電影訊息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阿黛尔的生活/接近无限温暖的蓝(港)/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台)

7.7 / 163,416人    180分鐘

導演: 阿布戴柯西胥
編劇: Julie Maroh 阿布戴柯西胥
演員: 阿黛兒艾薩卓普洛斯 蕾雅瑟杜 Jeremie Laheurt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頓河

2013-12-17 22:42:14

藍是最不溫暖的顏色


今年的金棕櫚片《阿黛爾的生活》,改編自同名漫畫《藍是最溫暖的顏色》,原漫畫找來看了下,畫風不大看得下去,大概就有點歐系重口耽美的趕腳,漫畫名字就有種淡淡的哀傷。但是被阿布戴柯西熙一倒騰,也就是借了個女同相愛終不得的殼,畫面的風格、故事的立意都已全然不同。以致於最諷刺的就是這個片名,「藍色」什麼時候跟溫暖沾邊了?藍色從來都是冷靜、清遠、涼薄。

這種客客氣氣的距離感,大概恰好是阿布戴柯西熙要傳達給觀眾的感覺。

《阿黛爾的生活》在坎城首映之後,整個小鎮都沸騰了,大家紛紛議論著唯美浪漫的畫面,無可奈何的愛情、當然還有彈眼落睛的三十分鐘少女拉拉性愛。一部傑出的電影總是這樣,他可以從或雅或俗、或微或著不同角度給人以談資,我只是有點好奇,為什麼媒體對影片赤裸裸的政治映射閉口不提。倒是很後來《新京報》上翻譯的一篇阿布戴柯西熙自己的訪談,讓我釋然,他在文中提到,《阿黛爾的生活》里,他想說一些階層的距離感。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色戒》在威尼斯首映,所有人都在談論性的部份,而李安在一個小規模的採訪中提到:其實我很慶幸大家對於性話題的討論,掩護了我真正擔心的事情:中日民族關係在兩岸都是一個敏感的神經,我做了一個很大膽的挑戰。只為那些啊,把那家國全拋下,不難理解反應慢的有關當局,為何秋後算帳那麼絕情。這件事從創作上來說,走的徹底又大膽,而性總是掩護一切的擋箭牌。

作為一部女同題材的電影,《阿黛爾的生活》並沒有拿任何同性的艱難作為噱頭,頂多有些少女在性傾向認知的困惑,但這掙扎並不糾結於外部的壓力、而只是自我選擇的困惑,她的出軌對象也是男性,最後要來拯救她破碎生活和愛情的,也是同族的男性:這一切彷彿在說:我其實也可以跟別人過所謂「正常」日子,但我偏偏忘不了她那個藍頭髮的EMMA,如果把這種單戀糾結比作法屬北非和法國的關係,一切都可以嚴絲合縫找到對應的解釋。

兩家晚宴的對比、Adele在藝術Party上的無所適從,這些都是非常直接的階層差異描寫。而影片最明顯的隱喻就是Emma的頭髮,那一簇讓Adele糾結的夢幻藍色,在她們關係疏遠時,變回了滿頭金黃。在我看來,最有意思的一句的台詞,則是Emma和Adele初相戀時,有一搭沒一搭的問:你叫什麼名字啊?Emama打趣地問:adele這個名字意思是不是自由啊?陽光啊?愛啊?答案都不是,Adele是怎麼回答的,各位可以再看一遍電影。

好電影就在於,表面上波瀾不驚,回頭再看暗潮洶湧。阿布戴柯西熙絮絮叨叨的台詞兒,可不是為了鋪墊小清新的陽光的,細細品來,幾乎每一句都反覆紮在主題的腰眼兒上。

可能年紀漸長的原因,現在看所有失敗收場的愛情片,漸漸看不到半點兒感動,看到的都是命中注定。並以為:比起憂傷的失戀本身,這才是最憂傷的部份。而推而廣之到人生更多其他事,又何嘗不是如此吶?我看《Adele的生活》,最難過的是,看她嘴嚼著各種食物來掩飾不安,看她各種掙扎來突破出身的束縛,最終都歸於徒勞——她是否能理解悲劇的原因,都不改變悲劇本身。

人生而平等嗎?人生而不平等。
那條鴻溝,不看它,它也讓你痛苦,它左右你的生活,製造各種障礙。
可直面它,才是人生最痛苦的時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