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鍋蓋頭--Jarhead

锅盖头/平头日记

7 / 206,294人    125分鐘

導演: 山姆曼德斯
編劇: 威廉布洛勒斯 安東尼史沃福
演員: 傑克葛倫霍 彼得賽斯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Q先森

2013-12-08 07:58:50

一槍未發的戰爭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從越南戰爭結束三年的1978年開始,美國出現了一大批以越戰為背景的反戰影片,比如《獵鹿人》(78),《現代啟示錄》(79)、《野戰排》(86)、全金屬外殼(87)、早安越南(88)、《生於七月四日》(89)、《天與地》(93)等;而兩次伊拉克戰爭結束最少也有十年(第一次伊戰距今已有二十多年)了,類似主題的影片卻寥寥無幾,難道因為這兩次戰爭美國都獲勝就不需要反思嗎?薩姆.門德斯拍攝於2006年的《鍋蓋頭》,是我看過的為數不多反省伊戰的影片之一。鍋蓋頭(jarhead)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marine)的俗稱,因為每個新兵入伍後,都會迅速被剪成鍋蓋頭髮型。

影片的第一個鏡頭即是向庫布里克的《全金屬外殼》致敬——海軍陸戰隊教官近乎變態地對著全體新兵訓話,這為本片奠定了某種諷刺的基調。開場明亮的畫面和輕鬆愉悅的配樂(Bobby Mcferrin的Don't Worry, Be Happy)是鍋蓋頭初入軍營的心情寫照,同時這段輕鬆音樂也伴隨著一段段戲虐和諷刺的段落——接待處官員稱陸戰隊士兵為一幫白痴和混蛋;男主角史沃弗自述marine的頭就像一個鍋蓋,一個空容器(空虛,沒思想);那個捉弄新兵的把戲就更是一場鬧劇。

影片開場一直就是這種輕鬆戲虐的氣氛。訓練中雖有意外死亡,但陸戰隊士兵對戰爭是充滿渴望的,他們的好戰情緒在觀看《現代啟示錄》的經典段落(華格納《女武神》的伴奏下,美軍直升機屠殺越南平民)時展現得淋漓盡致。導演暗示這些「鍋蓋頭」里被打滿了愛國好戰的雞血,無知且缺乏同情心,全然沒有意識到越戰的殘忍和非正義性。

第一次伊戰(海灣戰爭)爆發,士兵們被送往沙烏地阿拉伯,這之後配樂更多的是戰爭環境下的音樂,其中著名遊戲《真實戰爭》裡的配樂在片中反覆呈現。令鍋蓋頭們大失所望的是,他們沒有奔赴前線戰場,而是在後方保護沙特的油田。這道出了美國打這場戰爭最真實的動機——保護自己在中東的石油利益。在等待參戰的過程中,鍋蓋頭們訓練、喝水、遊戲、談論女人、接受採訪,他們越來越無聊,開始想念家人和愛人。在無聊等待和女友背叛的刺激下男主角終於迷失了,他不斷違反軍紀,荷槍實彈瞄準戰友,堅持要看一個戰友妻子偷情的錄影帶,而士兵們以為是要看經典越戰片《獵鹿人》。

在後方等待半年之後,鍋蓋頭們終於參戰。戰爭的殘酷和真實凸顯出來:燒焦的平民屍體,焚燬的車輛,火焰衝天的油井,天空中下著的黑雨,染成黑色的沙漠和白馬,一副人間地獄般的駭人景像。這與影片上半段輕鬆戲虐的氛圍和明亮的色調形成強烈的反差。戰爭帶來的不再是勝利和英雄主義,甚至沒有快感和刺激,而是揮之不去、令人作嘔的夢魘。經歷了敵軍炮火襲擊、己方空軍誤襲和地獄戰場的鍋蓋頭們還是一槍未發,他們感覺窩囊和沮喪,情緒失控,一等兵弗勒竟然把阿拉伯人的屍體據為勝利果實,這在海軍陸戰隊裡是個別行為,但在陸軍里似乎很普遍。軍人的人性已被殘酷荒謬的戰爭扭曲。

鍋蓋頭終於有任務了,他們奉命狙擊共和國衛隊的兩名指揮官。正當史沃弗和搭檔卓伊瞄準伊軍高官時,美國空軍指揮官取消了這次狙擊。空軍要炸掉這個伊軍基地,他們不想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舉幹掉幾百名伊軍士兵(而不是殺掉指揮官後迫使軍隊投降)。卓伊為此和空軍指揮官發生衝突,因為他可能將永遠錯過開一槍的機會。戰爭的意義難道是為了滿足軍人的殺戮願望?伊拉克似乎成了美國國家軍事機器的狩獵場!影片接下來的鏡頭更暗示了這次空襲的屠殺本質:前景是由窗框形成的、象徵耶穌受難的巨大十字架,透過玻璃窗,是伊軍基地被轟炸而燃起的烈火和濃煙,以及失望迷茫的男主角。

在陰森蒼涼的中東音樂伴奏下,史沃弗和卓伊走在幽暗無垠的沙漠裡,像兩個失魂的野鬼。他們回到美軍基地,戲劇性的轉折出現——陸戰隊員們興高采烈地狂歡慶祝,戰爭結束了。全體鍋蓋頭向夜空開槍,把壓抑已久的情緒發洩一空。長達半年的等待加上四天四小時的戰爭,鍋蓋頭們實際上沒有一槍射向敵人,戰爭的黑色幽默與荒誕感在最後的發洩中達到高潮。

儘管門德斯在片中多處表達了對伊拉克戰爭性質和軍人行為的反省,但這種反省比較收斂,基本上點到為止,批判和反思的深度、力度與《現代啟示錄》、《全金屬外殼》等優秀反戰片相比頗有不及。這或許和本片所處的政治環境有關,不像在七八十年代美國社會主流意見對越戰基本達成共識,這是一場不必要、不應該捲入的戰爭;而兩次伊戰,尤其是第二次伊戰(2003年)之後,美國似乎形成了一種比較強烈的輿論氛圍,即批判這兩次「正義」戰爭是政治上不正確的,這種意識形態上的壓力或許限制了導演的創作手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