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冰雪奇緣--Frozen

冰雪奇缘/魔雪奇缘(港)/冰雪大冒险

7.4 / 662,717人    n/A

導演: 克里斯巴克 珍妮佛李
編劇: 珍妮佛李 Shane Morris
演員: 克莉絲汀貝爾 艾倫圖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愛幻想的小孩

2013-11-27 21:57:04

迪士尼文化的創新與傳承(長文慎入)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自從皮克斯和夢工廠崛起後,迪士尼一直處於一種困境中。他們在努力找尋和其他Animation Studio相比,自己身上最獨特的地方是什麼,自己代表著什麼。他們也比誰都清楚,沒有創新就不會前進,但同時也不能丟掉自己的文化遺產。本片也算是真正做到了」keep moving forward」的承諾

其實和其他動畫公司比,迪士尼動畫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們的音樂。每當觀眾想起那些經典的迪士尼動畫的時候,音樂往往是他們第一個回憶起的元素。《小美人魚的》」Part of Your World」,《美女與野獸》里動人的旋律,《獅子王》的」Circle of Life」,還有迪士尼公園裡總在單曲循環的」A Whole New World」......往往是音樂讓迪士尼動畫有如此不朽的魔力。本片便是迪士尼又一次對音樂劇的擁抱。這也體現出了電影製作中的核心—合作。本片作曲家Robert Lopez和Kristen 安德生-Lopez(還竟然是夫妻)為本片創作的音樂可以說是令人印象深刻並且積極為電影敘事服務。開頭短短三分鐘的由「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這首歌帶領的montage乾淨利索的把Elsa和Anna從小到大的隔閡表現的淋漓精緻,並且旋律令人心碎,節奏和情感把握的相當到位。很有《飛屋環遊記》前十分鐘的感覺。如果沒有前期導演與作曲家的配合,這段剪輯是絕對不會如此有力。「Frozen」前身「Snow Queen」這個項目可算是歷經坎坷。由於迪士尼當時的一個頭頭非常喜歡這個安徒生原版的童話,讓這個項目立的很早,可是在故事上有很多挫折。原版故事中Snow Queen是個大反派,如果不改動的話就又會成為典型的女主為了救男主踏上一個旅程然後皆大歡喜歸來,live happily ever after的片子,那和以前那些動畫又有什麼區別呢?這個項目後來被擱置,然後班底經過了大換血,換成了現在Chris Buck和Jennifer Lee帶領的團隊。(兩位導演也是故事的創作者,但只有Jennifer Lee是編劇) 兩位作曲家也是積極的與導演們溝通和創作音樂。有意思的是,本片的所有由配音演員唱的曲子都是夫妻倆人操刀的(他們是songwriter),但是原聲帶(score)是另外一個人Chris Beck創作的。所以夫妻二人組也少了些壓力,可以更加專心的創作有百老匯風格的歌曲。Chris Beck在自己的背景音樂加入了他們二人原創歌曲的一些旋律以保證整張專輯的連續性。比如說全片最結尾的音樂就是「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的變奏版,這又體現了合作

Frozen豪華版原聲帶中的第二張碟收錄了兩位作曲家為本片創作但最終沒有被採納的曲子,我們也可以能從中瞥見這個故事在設計過程中是經歷了多少的變動。這些被剪掉的「原型」曲子都是在兩位作曲家自己家裡錄的,聲音是他們自己的聲音和他們孩子的聲音。(由於他們小閨女的聲音太萌了於是在最終版"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中為童年Anna配音的就是他們的小閨女Katie)

他們寫了一首關於Anna剛出生和Elsa一起表達自己怎麼叛逆的曲子,

一首關於預言的曲子(最終的片子可是啥預言都沒有),

一首關於Heir和Spare的曲子(有一版故事中將兩姐妹關係重點放在Elsa是皇位繼承人而Anna只是一個被忽視的備胎上。這首歌是Anna的獨白,說自己不僅僅是一個備胎,有自己的價值。最終的故事沒有把重心放在這個關係上,但Elsa仍然還是皇位繼承人。Anna是備胎這個資訊在最終版中沒有被突出,但是從這首被剪掉的歌中我們確實可以更好的理解Anna這個人物),

一首Anna和Hans的愛情歌(最終的曲子完全不是這個調子),

一首Elsa和Anna的曲子(由於衝突,Elsa主動把Anna的心凍上。最終版中這只是個意外),

另外一首Elsa和Anna的曲子(Elsa在監獄裡,Anna開始慢慢被凍死,這個時候兩個人才開始慢慢的理解對方。當然最終版也不是這個樣子的)

總而言之,從這些沒有採用的曲子中我非常欣慰的看到兩位導演在積極的和作曲家合作,讓音樂成為敘事的一部份,而不是在一切都決定好以後再」通知「他們二位去寫幾首歌。事實上,「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這首我認為是全片最催淚的曲子在一開始是沒有被採用的。但是在試映給員工以後他們強烈要求留下這首曲子,連約翰拉賽特都說」我腦子裡全是這首歌,我開車的時候都還在哼哼。」 後來這首歌也被留下,被製作成如此出色的一段montage。我完全無法想像本片沒有這段的樣子。所以作曲家也能成為敘事成份中的重要一員,這一首曲子由於廣受喜愛,甚至改變了原先的敘事。這也是很欣慰的一件事,因為這體現了電影製作的核心:合作。導演不是獨裁者,他們沒有守著已經定好的創意一點變化不許有,而是積極的與其他藝術家合作,經常改變和嘗試以達到更好的效果。估計這也是本片音樂為何能如此出色的達到敘事效果,而不是為了唱而唱。事實上,「Let It Go」是全片第一首確定的歌,也正是這首歌讓導演們意識到,Elsa不是邪惡的反派,她只是一個壓抑的青少年,因此他們也決定放棄反派這個設定。導演Chris Buck一開始向迪士尼老總們pitch故事的時候影片名是「Anna and the Snow Queen」,Elsa還是反派。因為這首歌和約翰拉賽特的緣故,導演們打算把倆人變成姐妹關係,這樣觀眾才會開始關心他們,然後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估計沒有一部迪士尼動畫中songwriter會如此緊密的參與故事創作過程。金球獎的獲獎感言裡兩位導演也都特別感謝了夫妻二人組,更體現了他們對整個故事的貢獻

其實在動畫片裡用大量人聲演唱的音樂也是雙刃劍,因為會對國際市場有影響。我覺得當初之所以「Tangled」《魔髮奇緣》沒在大陸引進就是因為裡面英文歌太多了,孩子們傷不起。去年的《無敵破壞王》絕對是看中文配音版的孩子們更多,因為好多小朋友還認不得字幕呢,你說再加上英文歌,然後就損失了好多兒童觀眾群,損失了孩子就損失了更多的陪他們的家長的票錢;就算引進字幕版,唱歌的時候大家都忙著看字幕了,對畫面觀賞絕對是有影響的。就想像Elsa建城堡那一幕,如果有字幕的干擾,觀眾是不會對畫面百分之百集中注意力的。如果集中注意力看畫面卻又忽視了Elsa歌詞里放開羈絆釋放自我的資訊,那又會缺點意思;除此之外,歌詞一開始的韻律都是英文,翻譯成別的語言真不見得還有原先的味道。本片的歌詞還有敘事的作用,你要是為了韻律但翻譯錯了不行,意思翻譯對了搞不齊韻律就沒了。舉例:"Let it go, let it go, can't hold it back anymore; Let it go, let it go, turn away and slam that door." 你看anymore和door押韻,所以唱起來很有感覺,如果翻譯成中文會成什麼樣子......《悲慘世界》去年在中國上映了,不管獲了多少奧斯卡提名,在大陸的票房不是那麼理想,很大程度上就是這個語言的問題。《悲慘世界》比《Frozen》可能還更嚴重點,恨不得全片都在唱歌,所有的劇情交代,情感宣洩,人物描寫統統都需要通過音樂歌唱來表現。海瑟薇的那首歌你只聽旋律也就是優美悲傷而已,只有和歌詞結合才能變成對命運的吶喊,對生命的絕望。但是在大家都忙著讀字幕,弄懂你唱的是啥意思的時候就會有個delay,造成脫離感,把音樂的力量削弱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就像我們可以把古詩詞翻譯成英文,但是那種意蘊是根本無法翻譯的

Elsa在「Let It Go」這首曲子中用自己魔力建造起冰城堡的montage也是非常令人驚艷,這也是一個音樂和畫面無縫銜接,各自給對方錦上添花的體現。迪士尼把這部電影改變成百老匯音樂劇的野心也是可見一斑,一是作曲家Robert是東尼獎的獲得者(The Book of Mormon),二是Elsa的配音演員Idina Menzel本來就是百老匯火很多年的「Wicked」中Elphaba的扮演者,她自己也因為對這個角色的出色表演獲得了東尼獎。所以估計改編成音樂劇也不是什麼難事。據說迪士尼已經開啟《冰雪》的音樂劇版的製作了,不過是不同的班底。百老匯版的《阿拉丁》今年也要演出了,不知道怎麼樣呢

兩位作曲家對於頻率配合的掌握也真是很棒,讓音樂嵌進入聲。如果各位只聽「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的卡拉ok伴奏的話,會發現基本上沒有和人聲旋律相似的旋律,這就意味著不會重合,不會相互抵消。Kristen Bell的聲音頻率很高,如果背景音樂頻率也高兩者就會相衝,對於樂器的選擇也很重要。雖然是個正常的作曲家都知道這個法則,但是這個合起來最終的成品令人滿意。「Let it go」 也是。據說夫妻二人寫歌的時候是專門為Idina寫的,腦子裡有她的聲音,因此最後成品的頻率配合也很出色,感覺也有點像同是Idina演唱Wicked中的「Defying Gravity」這首歌。很多編劇寫劇本里某個人物的時候,會把某個演員(比方說皮特)想像成這個角色再寫對話。就算最後沒有cast皮特,也可以讓自己寫的角色有獨特的voice。不過對於音樂而言,專門為某個演員的聲線寫歌也確實可以讓最後的配合很和諧。點讚

不管怎樣,迪士尼這次真的是守住了自己的音樂遺產,為本片增加了不少情感維度。我想他們也清楚和競爭對手的動畫相比,自己的音樂是最大的優勢吧

*據說現在本片的原聲帶專輯已經排到了Billboard第一了。史上進前十的動畫電影原聲帶中迪士尼佔了六部,分別是《阿拉丁》(No. 6 in 1993),《獅子王》(No. 1 in 1994),《風中奇緣》(No. 1 in 1995),《泰山》 (No. 5),《汽車總動員》(No. 6 in 2006)。非常兇猛啊

配音演員的演出也十分出色,Anna的配音演員Kristen Bell將Anna那種有點大大咧咧,又囧又害羞的特質表現的淋漓盡致,完全和角色融於一體。Elsa配音演員那出色的唱功必定會讓「Let It Go」這首歌成為High School Musical這種場合下的炫技神曲。提到動畫片的配音,我又要說幾句。本片的cast是:Kristen Bell, Idina Menzel, Jonathan Groff, Josh Gad, Santino Fontana。各位認出了幾個人名?估計相對最有名的就是Kristen Bell了吧。我們再對比一下Rio(藍天工作室)的cast: Jesse Eisenberg, Anne Hathaway, Jamie Fox, Leslie Mann。各位認出幾個?肯定比一個多吧。夢工廠就更別提了,每部絕對都有幾個超級大腕的電影明星。夢工廠CEO是從迪士尼憤憤出走的,想打敗迪士尼,因此在建立初期desperately要吸引觀眾,認為有明星演員作為配音演員可以吸引更多成年人觀眾,有更多的話題。這也似乎成為了每一部夢工廠動畫的特色。皮特,朱莉,威爾史密斯,成龍,凱奇......但事實上,配音這件事和拍電影是非常不同的。拍電影是片段性,講究live in the moment,所以電影演員習慣的工作狀態是拍一條,休息一會,溜躂溜躂,劇組人員準備好以後再拍下一個。而配音要在一個封閉狹窄的錄音室一路錄到底。很多電影演員根本受不了,經常要過一會就出來溜躂溜躂。再加上動畫片配音經常同樣一句話要用不同語氣不同強調點錄很多次,所以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同時也很需要技巧。比方說你和麥克風該保持怎樣的距離,你該怎樣對著麥克風說話,你怎樣用身體的不同發聲部位等等。僅僅是因為你是出名的演員並不代表你在配音上就很優秀。比方說本片中Olaf的配音演員Josh Gad在配音領域就小有名氣,但是人家整體的名氣肯定比不上皮特,可是他作為一個配音演員技巧上說不定比皮特好很多,還省錢很多......使用名人演員的另外一個弊端就是讓人齣戲。我看過中文配音版的《無敵破壞王》,謝娜其實配的挺用心的,但是由於聲音辨識度太高再加上偶爾的東北味總是讓我穿越到快樂大本營,完全毀掉我的觀影體驗(不過幸好先看過英文版)。用一個沒有太多名氣的配音演員其實還可以讓聲音和角色更好的融合,讓觀眾忘掉角色背後的明星,而集中在故事上。所以從選角上可以看出迪士尼的那股紳士勁,只選最合適的(很多本片演員都有百老匯演唱經歷),而不是最大牌的。 和夢工廠這種花大價錢請大牌電影演員的土豪不一樣。 Kristen Bell被選上也是因為她給導演寄了自己唱「Part of Your Wold」的帶子,讓導演很有信心,所以才選了她,不僅僅是因為她的名氣。或許明星可以給片子帶來短期的話題效應,但是真正最後靠的還是故事。

回到本片的故事本身,雖然和所有迪士尼影片一樣,愛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法,但是角度已然不同了,不是靠男主親女主這種「真愛之吻」的狗血劇情,而是親情。其實愛情這種東西不是理性的,而你想要令人信服的在一個半小時說出為什麼男女主相愛,而且愛的那麼深其實是很難的一件事。尤其是動畫片,所以它們很少會探討愛情背後的理性(倆人為什麼相愛,為什麼愛的這麼深),而是直接就讓倆人愛上了,也不用多解釋什麼,所以就會很陳詞濫調。本片妙的地方就是從片子開始就是從姐妹情入手,從倆人的親近到隔閡再到敞開心扉的團聚,這種姐妹情一直貫穿到結尾,我們都可以看出倆人對對方深深的愛。Elsa為了保護Anna而讓自己受盡感情折磨,Anna也是從頭到尾對自己的姐姐不離不棄,一直到後面的犧牲自己,一切都顯得合情合理,沒有往常童話中兩個沒愛多久的人就為對方死的那種「不合理性」。畢竟,愛自己家庭的那種愛要比愛一個陌生人的愛根基更牢固。這種新穎的角度也讓這部看似很公主很迪士尼的片子脫離了公主的俗氣,有了獨特的味道,也是一種敢於革新的勇氣。

故事上其實還有很多隱喻和女權主義色彩。姐妹倆人的隔閡和他們父母對問題的處理方式也有很大的關係。童年的Elsa在差點用魔法殺掉自己的妹妹之後,「愛」她的父母把她關了禁閉,讓她把自己特殊的一面隱藏起來,」conceal, don』t feel, don』t let them know」,這難道沒有在隱射同性戀群體嗎?同時也在影射女性在社會中被強迫著適應某種準則。而Elsa父母這種處理方式的後果就是Elsa常年處於恐懼和自我懷疑中,這種恐懼也是後來一切事件的導火索。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我也很喜歡Elsa的設定,她不是邪惡的反派,在不小心流露魔法後她逃到了荒郊野嶺為了不傷害人,她的種種經歷也讓她成為全片觀眾最同情的人物。影片名「Frozen」也因此達到雙關,同時指代Elsa魔法導致的冰凍,也代表了Elsa和Anna姐妹兩人從小到大一直被凍住的這段姐妹情。

好像一提到「女權主義」就會有很多人表示反感,這並不是倡導女性比男性強,而是在提倡女性和男性平等。比方說結婚生孩子後,女性往往會「自動」辭掉工作留在家專職照顧孩子(美國這種現象仍然非常普遍)。女性也應該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權利,有勇氣獨立自主,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運。這是女權主義倡導的。從迪士尼的公主史也可以看出女權主義發展的縮影。最初期的公主比如白雪公主和睡美人,都好像在倡導「快去森林裡瞎溜躂這樣你可以艷遇高富帥王子然後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她們的命運不是自己的,是要靠男人拯救的,婚姻是她們的歸屬。小美人魚可能是第一個迪士尼現代女性,開始離經叛道。她父親的苛刻要求也是社會準則壓抑的縮影,但是她不妥協,硬是要打破常規,但是仍然有侷限。比如說和反派在高潮的決鬥中很少是由這些公主親自打敗反派的(花木蘭除外,不過反正人家也不是公主)。在好萊塢傳統的三段式劇本結構中,最後的高潮永遠是要涉及主人公和反派的最終大戰。迪士尼的高潮設計總是有點避重就輕,為了獲得圓滿結局而讓高潮很奇怪。比方說《小美人魚》中巫婆是被王子的船撞死的,《美女與野獸》反派是自己摔死的,《魔髮奇緣》中女反派也是自己摔死的,都和女主角沒關係。電影的高潮在理論上是用來體現主人公為自己目標做出的最後的犧牲和奮鬥,但是這些公主片都沒有體現這點,而是為了創造一個反派被打敗的高潮而創作,而不是為了體現主人公的掙扎與付出。這些公主也許有自己的想法,有渴望自由的慾望,但是總是要有外界的刺激才能做出行動。小美人魚一直嚮往人類生活,但只有花痴上王子並和父親大吵一架才有變成人類的決心;長髮公主一直想看孔明燈,但只有一個熟悉外界的盜賊送上門才能給了她離開家的勇氣。她們有自己的目標,但她們並不是在一直為自己的目標努力,也沒有付出太多代價。這是這些公主的不足之處。她們有女權主義的苗子,但是她們仍然還需要外界引導。而《冰雪奇緣》女主安娜可以說目標非常明確並且一直在努力。與其說她的目標是找到真愛,不如說是想修複和姐姐的這段感情。安娜一直是主動的,一直在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姐姐出事,安娜自己一個人鼓起勇氣隻身前往;姐姐趕她走,她硬要留下來作伴;姐姐要被殺,她奮不顧身去救。從劇本創作的角度來說,安娜是一個高度統一的角色,她的目標很清楚,她也一直為目標付出汗水和代價,因此觀眾和她很有感情投射。電影最忌諱有一個被動的主角,因為如果主人公自己都不在乎目標,我們又為什麼要在乎呢?本片也擁有迪士尼動畫近些年最出彩的高潮。不僅是主人公自己戰勝了反派,而且高度體現了女主為了達成目標而願意做出的犧牲。電影是門視覺藝術,這意味著不是主人公內心的感情定義他們,而是他們的行動。如果不是本片高潮引出的行動,我們不知道安娜為了理想願意付出多少代價。她犧牲了愛情,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就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沒有人強迫她,沒有人引導她,最後的選擇都是她自己決定的, 這多麼有力量,這才叫徹底的女權。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迪士尼公主不需要王子拯救了。雖然最後免不了俗一定要成一對吧,但是安娜最終是和一個與自己相處時間最長的男人結婚,而不是嫁給一見鍾情的高富帥,這也算給觀看的小朋友和大朋友們建立了正確的愛情觀吧:要選那個和你風雨同舟的男人


最棒的地方是安娜自己救了自己!!我覺得不是姐姐眼淚哭醒的好不好!(當然每個人理解不同)。這片子為什麼偉大,因為女主自己救了自己,act of true love(選擇救姐姐犧牲自己)是安娜自己完成的,不是靠外人,不是被動的靠別人的真愛之吻,是自己!自己救贖了自己!所以不落俗!公主不需要王子來拯救!公主不需要男人來拯救!公主反正就是不需要別人來拯救!所以我一直覺得和姐姐眼淚毛關係都沒有。雖然姐姐眼淚肯定也屬於act of true love,可是總有因才有果吧?為什麼哭?女王殿下哭也是因為發現安娜決定犧牲自己,所以還是安娜自己的act of true love救自己在先,女王流淚在後。女王殿下全劇雖然可憐,我們都很同情她,但她確實是最被動的一個主角,總是外界在啟發她,總是外界在強迫她行動,而不是像安娜那樣一直主動。要不是不小心派對流露魔法,她肯定還是會一直忍著。Let it go也是因為「哎呀不小心被你們發現了算了反正也沒必要再藏了」,而不是因為「老娘不想隱藏了所以你們這群sucker都給老娘吃shi吧」而主動流露魔法來let it go。看出區別了嗎?我不認為這是壞事,有時候顧慮多就是因為太在乎,愛的太深,所以不願意傷害,更何況她還有國家責任在身,我們也因此同情女王,但是這改變不了她還是比較被動這一事實。跑題了。肯定有人會和我爭安娜到底是誰救的,但是我反正就這麼認為的。一千個人心中一千個哈姆雷特吧。

關於所謂的「過度解讀」問題,我覺得不是問題,因為觀眾才是電影的final author(忘了誰說的了反正說的挺有道理的)。也許製作者的意圖不一樣,那也不礙事。

為動畫添加故事性和電影感說起來還真的是迪士尼首創(1937年的《白雪公主》)。白雪公主這片子當年作為動畫為什麼驚艷了那麼多人,不僅僅是因為有色彩有聲音,而是因為頭一次動畫開始向電影靠近,可以很明顯看出迪士尼有專門的故事團隊來準備故事,而且動畫中很多地方模仿電影鏡頭,會跟著人物移動。以往還處於手繪時期的動畫中,動畫師往往是在一個固定的已經畫好的背景里讓人物動,所以那時期的動畫更像舞台劇而不是電影,因為佈景也動你就可以想像工作量了。我記得很清楚在白雪公主裡面老巫婆雨中在森林裡逃跑那場戲,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雨和背景裡的森林是有互動的,樹被雨影響而不是傻不愣登的僅僅做背景,這在當時真的是很驚人的細節。《冰雪》中迪士尼花了那麼多精力研發一個真實呈現背景雪的系統也體現了他們對這些細節的重視

現在所有電影在pre-production的時候基本都會有故事板。以前拍電影的時候一般只是整理出一個shot list,就是今天要拍多少個鏡頭,但是沒有那麼直觀。有預算的電影基本都會把shot list轉化為故事板,這樣和DP(director of photography)還有其他團隊交流的時候非常方便。猜猜故事板最開始誰發明的?bingo!當然是人家迪士尼啦。現在的導演拍攝前都先會把劇本分成各種beat,然後再決定用哪些shot。故事板的引入真的可以說是革新了電影pre-production的過程,要不怎麼說華特迪士尼老人家真的是一個很有vision的人呢。迪士尼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陷入一個低谷,就是因為1966年Walt Disney的去世,導致整個公司就沒有了方向。動畫片是由各種動畫師(animator)製作的,雖然迪士尼死後優秀的動畫師不缺,但是動畫電影的那種敘事性和電影性沒有人能向他本人一樣精通。所以迪士尼Animation Studio掙紮了很久,直到八十年代末由《小美人魚》等片開始了我們熟知的包含《阿拉丁》《美女與野獸》等經典老片的迪士尼文藝復興時期,這也標誌著迪士尼開始走出陰影,開啟新模式,也獲得了不少的成功。結果步入二十一世紀開始有皮克斯這種用電腦製作動畫的studio攪局了(準確說1995年的《玩具總動員》就開始攪局了,也是當時驚艷了多少觀眾),人家也很成功,所以迪士尼好不容易整出來的文藝復興也沒持續多久。在這個科技發展如此迅速的時代,很多animator沒有跟上時代,還執著於手繪(雖然我覺得這體現了人家的情懷),但也很迷茫。從這個角度來說,雖然《冰雪》是電腦製作的,但真的也是一部非常懷舊的片子,因為你可以從它身上看出很多迪士尼文藝復興時期的影子,精緻的造型,流暢的歌舞,還有我們的童年(擦,不小心暴露年齡了)。《魔髮奇緣》是迪士尼Animation Studio第一部完全用電腦製作的動畫,標誌著開始擁抱新科技了,但是仍然可以看出迪士尼對經典繪畫的執著,因為tangled全片都有一種油畫質感,好像是電腦和手繪的一個過渡階段。《冰雪》可以看出迪士尼開始完全發揮電腦動畫的各種優勢了,在技術上也算是進步吧,但是我總覺得Anna的那個油畫室影射了迪士尼動畫師們對傳統手繪動畫的眷戀和不捨,盯著Anna這個3D人物和牆上2D的油畫互動,看的我那叫一個心酸,不知道以後的動畫會是什麼樣子。宮崎駿如果不是手繪,他的作品會失去多少質感。科技還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改變呢?硬守護著傳統到底是執著還是頑固呢? #想太多 #閒的沒事瞎感傷 #我應該找點事幹因為這影評寫的太長了但是我停不下來

節奏上前半段堪稱完美,一直到Elsa用魔法建造冰城堡, 非常緊湊 ,一點也不拖泥帶水。但是從那裡以後就好像是兩個人寫的劇本,一個人寫的前半段,一個人寫的後半段。不過這和本片大部份的有人聲演唱的音樂集中在前一部份很有關係(9首歌裡用了6首)。鑒於這個項目中途的那麼多變故,這種節奏的紊亂也不是很奇怪。如果後半段沒有反派的揭露,真的會有點拖沓和無聊。但是雪人Olaf身上滿滿的笑點很好的調節了氣氛,也算是彌補了不足吧

反派被揭露的那一刻雖然我很震驚,但是有一刻覺得好俗,因為迪士尼最近這個伎倆用的太多了。離我們最近的是同是Jennifer Lee編劇的《無敵破壞王》 ,反派是一個似乎是好人的人;《玩具總動員3》裡的那隻熊一開始也似乎是好人;《賽車總動員2》裡的那個爵士也是一開始似乎是好人......所以縱然我覺得這個設定不錯但是還是有點覺得,咋又是一個好人是反派呢?我覺得迪士尼一是用這個超大的reversal來彌補後半段微緩慢的節奏,二是為了照顧成人觀眾。很多成年人被拽進電影院純粹是為了陪孩子,並不代表他們多喜歡動畫片。想要讓他們也認可故事,用這個方法也是不錯的選擇

視覺上非常驚艷。作為一部用電腦製作的動畫片,可以如此真實的完成對冰雪質感的重塑真是很不容易。劇組的人員去過挪威,看那裡的地形和習俗,借鑑了不少(比如說舞會上人是怎麼跳舞的,舞會音樂是什麼樣的,服裝是什麼樣的)使用在影片中;他們也住過那個全球很著名的全是冰做的旅館,就是為了觀察在那種情況下冰會是怎樣的質感,光會怎樣反射的。這個經歷對後來建造Elsa的冰城堡很有幫助;他們還特意研究雪在人踩過以後會是怎樣的反應。有一個劇組女成員還特意穿上17世紀的蓬蓬裙在雪裡走,為後來Anna穿著裙子在雪裡走提供了很好的素材;Elsa的魔法效果也是花了不少時間用很複雜的電腦件完成的,保證顆粒,亮度,還有那種美麗的小漩渦效果能很好的配合;最有意思的是為了繪製那個搶鏡的馴鹿Sven,劇組真的在工作室裡整來一隻馴鹿供畫家們取材。動畫片向來以製作週期長著稱。從幕後這些小故事來看迪士尼真的是花了不少心血讓這個冰雪世界既真實又浪漫美麗。最後的呈現效果上來看也確實很驚艷

還有一些小細節可以看出整個團隊的用心,那就是冰雪的狀態是和Elsa的情緒緊密相關的。在開頭知道自己父母去世以後,Elsa房間裡的雪是固定在空中的,不是動的。然後在結尾Elsa知道自己妹妹死掉的消息後,風暴瞬間停息,所有雪花不再飄動而是定在空中,和開頭的一樣。所以我們知道在Elsa極度悲痛的時候雪花會定住;在Elsa不小心誤傷了Anna之後,如果仔細觀察,她的城堡是在慢慢融化的,估計這是因為她內疚了,甚至有一刻城堡都有點泛紅色。然後她不停的告訴自己」don』t feel, don』t feel」,然後城堡就停止融化,又漸漸的長回去了,但是結出來的冰柱更尖銳更可怕了;在監獄的時候,牆上的冰隨著Elsa每一次的掙扎而變多......所以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出整個團隊認真的態度。他們知道特效不是為了炫技,而是為了敘事

去年的《無敵破壞王》讓人們覺得這是一部非常不迪士尼的片子,而《冰雪》會是一部很不迪士尼卻又非常迪士尼的片子。這都是歸功於本片對迪士尼文化的繼承與革新。

說了這麼多廢話,歸根到底,這也是一部很棒的娛樂片啊

P.S. 為感謝有耐心讀完本篇影評的童鞋們,請點這個連結來看本片的另外一個彩蛋:長髮公主和她老公的客串 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162219188/ 一開始是從迪士尼的facebook主頁和tumblr發佈的

P.P.S 再附贈幾個我覺得有意思的相關視訊連結

1. 幕後花絮(包含演員配音+動畫製作+配樂錄製)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Y1MDk0OTg4.html

2. 幕後科技 A Material Point Method For Snow Simulation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xNTUzNzk2.html
迪士尼為了模擬真的雪專門開發了一套系統和算法。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這個系統是怎樣模擬雪的。英文

3.藍光版特別收錄的"The Making Of Frozen"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3OTAxNzY0.html
音樂劇形式,三位主演再展歌喉,揭露幕後製作

4. 刪節鏡頭 Meet Kristoff 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3OTA2MzU2.html
是故事板的形式,描述了另外一種Anna第一次見Kristoff的情形

5.刪節鏡頭 Meet Kristoff 2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3OTAyNDk2.html
展示Kristoff爬山技巧。最後附贈賣萌的Sven

6.刪節鏡頭 The Dressing Room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3OTA1NzY4.html
同樣是故事板形式,發生在加冕典禮之前

7. 刪節鏡頭 Never Underestimate The Power Of Elsa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3OTAzMTg4.html
喜歡Elsa的親就別點開這個視訊了,有點毀三觀,描述Elsa還是反派時的樣子

*更新:國語版Let it go被翻譯成「隨它吧」,姚貝娜演唱。唱功和聲音還行,但是翻譯有點不忍直視(還是不忍直聽?),估計是因為自己先看的原版先入為主了,感覺比不上Idina那獨特的嗓音(誰讓人家是唱百老匯出來的)。讓我比較失望的是這首歌應該不僅僅是歌,還承擔著敘事功能,揭露了Elsa的心路歷程和改變。現在的國語版歌詞感覺是為了翻譯而翻譯,缺少了一種力量。不過翻譯這件事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自己覺得翻譯的意思到了就okay了;粵語版這首歌的翻譯是「冰心鎖」(贊!),歌詞很有文言文的感覺(再贊!),比國語版歌詞翻譯的不知好多少倍,但是仍然怪怪的(因為現代人誰閒的沒事說那麼多文言文的話,影響敘事)

不過Idina版let it go是電影正劇版,Demi是更現代一點的MV重新演繹版,真不能說哪個更好,只能說是不同風格和不同受眾群。《美女與野獸》不也有一個席琳迪翁唱的重新演繹版嘛。Youtube上關於原版還是Demi版誰更好都吵爆了,有點上升到人身攻擊了(Demi因為毒品問題去過rehab)。真的不至於,兩種歌目的不同。所以對於姚貝娜這版還是不用那麼在意,反正是為了宣傳推廣和本地化嘛。個人感覺有能力和機會的同學還是儘量看原版吧。畢竟口型神馬的感覺最自然,何況人作曲家專門為Idina寫的。而且語言這個東西,如果能理解,就不要在翻譯中失去點感覺了嘛。如果把《茉莉花》翻譯成英文唱,估計也是坑爹的趕腳

*新消息確認Idina阿姨會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演唱"Let It Go"。讚一個

--------------------------------吐槽分界線,請選擇觀看----------------------------------

1. 「Love Is An Open Door」有點像High School Musical用剩下的歌,在高潮部份很奇怪,估計是因為給Hans配音的Santino本來就是在百老匯唱男高音的,加上他的聲音頻率基本上和女孩子在同一個區間,因此本首歌在高潮部份倆人合唱DOOOOOOOOOOOOOOOOOOOOR的時候真是好詭異,應該找一個頻率低一點的男聲

2. 為什麼Jonathan Groff那首歌只有五十秒!!!五十秒!!這是歌嗎!!!白白浪費了他這麼好的嗓子!!!看人家在Glee裡面唱的多驚艷!!我怨念了啊!!!而且iTunes里這麼個五十秒的歌也收費1.29美元,和其他正常長度的歌一個價錢,想啥呢!!坑爹啊!!!摔!!
*好消息是,2月25號開始發售的digital HD版和3月18號開始發行的藍光版中會收錄一個叫"The Making of Frozen"的幕後花絮特輯,Jonathan童鞋會在裡面演唱新的歌曲,《歌舞青春》導演執導。好期待!

3. 美國人就這麼喜歡狗嗎????為什麼馴鹿和狗一樣!!!瞬間穿越到《Tangled》裡面那隻搶戲的馬上!!!那匹馬喜歡吃蘋果所以咱就換吃胡蘿蔔了嗎??完全沒區別啊!!!讓你坐就坐還甩尾巴咱有馴鹿的尊嚴沒有!!!

4. 為什麼女主們和長髮公主長的基本一樣???咱就這麼懶連臉型都懶得換嗎??沒上映以前我以為本片是冬天版的長髮公主!!!摔!!

5. 長髮公主就是一大堆金髮裡有一撮褐色的頭髮,所以咱安娜就變成一大堆橘色頭髮裡一撮白髮嗎???為什麼老是要有一撮奇怪的頭髮???我喜歡你這個設定,視覺上也挺有意思,但要體現受傷為啥一定要和頭髮過不去???編劇你是不是童年有陰影所以怨恨長髮飄飄的女性??我們高貴冷艷的女王陛下是不是因為體寒所以白髮嗎??自己倆閨女頭髮顏色都和自己的不一樣,國王陛下生前咋不懷疑到底是不是自己親生的啊??

6. 配色太於正了!!!於媽電視劇里總愛用各種高對比度的顏色做戲服,本片戲服一出來我就穿越到於媽的電視劇里了!!!看女王殿下披風的顏色!!還有安娜披風的顏色!!還有舞會裡所有裙子的顏色!!!就是於正的感覺有木有!!!齣戲啊!!

7. 一群大人帶一個小孩去鑿冰,就一個小孩啊!!!不見了也不找嗎!!!然後就順理成章被石頭們收養了???你特麼在逗我???是不是因為你們著急唱歌把孩子都忘了???這就是為什麼工作時別瞎唱歌!!!

*底下評論的補充:「那些鑿冰人似乎一開始就沒帶他,人家都是坐大車走,他自己拉個小木板在後面屁顛屁顛跟著。估計從小就無父無母在野外生存吧」

8. 女王殿下咱換裝以後那裙子為什麼衩開的那麼高???咱不是朱莉啊!!!走路還一扭一扭的!!!瞬間時裝秀了嗎???而且冰做的裙子為什麼不化呢???而且咱是怎麼讓髮型瞬間變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好的???咱高端大氣的眼影難道也是冰做的嗎???

9. 安娜凍成冰後為啥還能喘口氣???我後面的一群倒霉孩子都笑了!!!瞬間不悲傷了!!讓我齣戲啊!!怨念啊!!

10. 和《魔髮奇緣》一樣,為什麼女主這麼話嘮!!!恨不得一直在說!!想要體現人家主動也用不著這麼話嘮吧??時間久了真有點煩了!!迪士尼咱稍微換個風格shi不了!!

就這些了


版權:cn.hansonhe.com/frozen/
轉載請註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