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02908762

2013-11-20 17:33:16

《第一滴血》的心理層面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個電影號稱是美國貝雷帽的教學電影。

特種兵技能的各種展現,表達的如臨其境。英雄的描寫,史無前例。是一個經典作品。

當然如題,我並不是來探討華麗的製作和牛逼的技能。我想說的是蘭博作為一個特種兵,他的心理狀況刻畫。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腦和電腦有著驚人的共性。有記憶體,有硬,有寫入設備,有輸出設備,有預設程序,有電腦有的一起運作方式。

蘭博作為特種兵,一個優秀的職業軍人,而且是特殊的軍人,他的心理層面上,停留在戰爭狀態。就是說,除了戰友,就是敵我關係。

一開始,蘭博來到一個小鎮。警官很自然的把他定義成了三無人員,流浪漢。很自然,作為法律的維護者,警官選擇了驅逐此人。

但是,蘭博幾乎不與之辯解。

可以說,他不知道用怎樣的語言和這個警官對話。任何衝動,都可能開啟他「敵我矛盾」的思路程序。

作為電影,刻畫了警官對他的一些虐待。但是稍微了解一點越戰的人就會理解:在那個越南農林中,除了相信戰友,無人可信。

所謂的什麼戰爭人道主義,不傷及平民是根本不可能的。蘭博最後獨白:他的一個戰友,在越南讓小孩子給他擦皮鞋的時候,那皮鞋箱就是炸彈箱。等到蘭博轉身回來的時候,炸彈已經爆炸了,戰友的血肉碎片濺了他一身。

45年至75年的越戰,早已把這個國民訓練的全民皆兵。當你去買雞蛋吃的時候,老太太的籃子裡就可能放著手槍幹掉這些外來人。

這是游擊隊戰術的產物。誠然,我國在抗日戰爭期間也不少這樣的例子。小兵張嘎的活躍,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可以說是依靠「不殺平民」的擦邊球政策,活躍於敵占區。雖然日軍這方面並沒有美國人那麼信封。但是從一些老的教材中,尤其是延安文學社的產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利用平民達到軍事目的在東亞並不少見。只不過我們的教材加以美化而已。

當然,美國人也在美化他們自己。只不過本文的重點不在此,主要是剖析心裡。

蘭博描述的這一段經歷,可以說,對於任何一個經歷過類似而活下來的人來說,都造成巨大的心理衝擊。

戰爭是慘烈的,是無情的。人類作為生物,面對任何同種生物被死亡摧毀的時候,會本能的躲避,畏懼,排斥,如果一個人對於殺人或者屍體情有獨鐘,那絕對是變態人格。

同樣的例子出現在08年的地震後。當時很多官兵和醫護人員從汶川回來之後的半年左右的時間,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鬱,恐懼,神經衰弱等等。

學名叫做PTSD,post-truma stimaltion depression,拼寫大概就是這樣。創傷後應激,depression也有時候做diease疾病來解釋。

蘭博作為一個職業軍人,經歷過不計其數的類似慘烈時間,如果他不想發瘋,必須保留一個鑑定的信念,就是說:他得有一個理由活下去。就是說,他殺人為什麼?他不殺的人又是為什麼?

一旦這個天平失衡,他就會脫離正常軌跡。

蘭博在全片中,幾乎無法和普通人進行交流。當他唯一鼓起勇氣去問一個黑人大媽戰友的下落之時,得到的回答是:

此人以死。

對於普通人,得到的反饋是:一個好朋友不再了。普通人可以傷心,然後傷心完了去做其他事情,比如參加侄子的婚禮,去度假,或者還有一樁生意沒有完成。

但是長期的職業作戰,已經令蘭博完全脫離的普通人的思維模式。當他問起戰友下落的時候,已經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並且抱著極高的期望:找到戰友,一起生活。戰友就是他能感到安全和繼續活下去的理由。

但是就這麼一個普通回答:此人已死。卻可以給他造成巨大的抑鬱和失望。可以說,他在美國本土因為死去一個戰友而不知道如何生活下去。

或者說,這和他的流浪是一個道理:他可以吃野豬,吃老鼠,喝雨水,這些都是作戰訓練的結果。而如何在一個不打仗的社會中,和人正常交流,卻是戰爭不需要的。從他入伍的那一天,就沒有學過,也不曾有過。

影片最後的獨白「在這個國家,我連一個洗車的工作都找不到」。這也就是原因所在。

而由此造成的心理衝突卻在美國本土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打個比方,蘭博的大腦,這台電腦,從裝系統的時候就裝的是「戰爭」「任務」,至於普通社會中的「烹飪」「園藝「」看電視「」上班「等等這些概念,等到要裝載的時候已經沒有硬空間了。

而心理的正常與否有這麼幾個簡單標準: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心理內在的協調性;自知力。

而從警察局的逃脫直到蘭博最後製造爆炸,從礦井裡逃脫,打入警察局等等一切,可以看到,他的主觀並不與客觀統一。或者說,是徹徹底底的戰場思維。

從警察局逃脫,如果換了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如何像警察證明白己的身份,使用身份證?但是當蘭博看到刮鬍刀的時候,想到的是在越南被俘之後的恐怖,直接激發他過激的反映,逃脫警察局就像是在逃脫敵人的牢獄。

或者到最後,作為普通的一個美國人,會要求見自己的律師,要求上訴。但是蘭博的戰爭思維沒有這個記憶庫。

可以說,直到他最後見到自己的上校之前,獨白出內心的衝突之前,他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是兩回事,他甚至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在本土。即使他知道自己在美國本土,卻因為無法接受,而選擇了越南戰鬥時保留的記憶。

越南時的戰鬥記憶,是保留它僅有的一點自知力的支柱。但是除此之外,他的自知力大部份是喪失的。

心理學上這個叫做變態心理。

最後上校的出現,可以說建立了蘭博和正常社會的唯一聯繫。從而有了影片最後的獨白,他終於通過語言將自己所有的心理衝突宣洩出來:

我為祖國打仗,為什麼人民從我下飛機就不接受我,唾罵我?

我在戰場相信戰友,與敵人鬥爭,而這些國民不是我的戰友,卻也不是越戰意義上的敵人,那他們和我的關係是什麼?

我擁有榮譽,榮譽是戰爭富於的,那沒有戰爭,我的榮譽在哪裡?(自我價值的變形心理衝突)

我擁有榮譽,榮譽是國家給的,但是為什麼我連個洗車工人都做不了?

國家訓練我是為了打仗,那麼為什麼我現在不打仗?

我的價值是打仗,那麼不打仗我的價值是什麼?

我的戰友死了,我還活著,活著的理由是什麼?

最後的獨白,可以說圍繞著這些衝突展開。

看多一點美國電影的人,會發現美國人電影中特別注重美國人的生命。包括這個電影,其中一個目的也是在宣揚重視每一個人的價值。這一點我要加以說明。

除了行為主義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心理學,人本主義號稱心理學的第三大勢力,而其正式誕生於美國。原因就是因為很多美國士兵作戰之後,因為不同程度的傷殘,和國家待遇補貼的不到位,造成了及其數量巨大的社會心理問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誕生,正是以人文關愛的角度,相信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人都是有自我完善潛能這個角度,加以發展。代表人物有馬斯洛,羅傑斯。

當然,影片對於所有角色的心理刻畫都很傳神:比如副局長因為被蘭博打傷而為泄私憤想將其槍殺;作為和平社會中警察局長的權利控制欲與責任良知之間的衝突;搜捕隊伍對於圍捕的興奮——擁有權力後虐待對方的快樂,這一點也可以延伸思考虐囚的心理誕生。社會學家曾經說:權力集中是腐敗的根源。圍捕隊伍開始的任務是活捉蘭博,但是當擁有了火箭筒這個認為絕對優勢武器的支持時,人表現出的是使用權利的興奮,哪怕是施暴:炸死蘭博。

這個電影獨具魅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