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自由之心--Twelve Years a Slave

为奴十二载/自由之心(台)/被夺走的年(港)

8.1 / 741,752人    134分鐘

導演: 史提夫․麥昆
編劇: 約翰雷利
演員: 奇維托艾吉佛 麥克法斯賓達 露琵塔尼詠歐 布萊德彼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allsirius

2013-11-10 21:02:54

《為奴十二年》:臻美的圖像傳記


個人評分:93(A)

拋開別的不說,但是McQueen在《為奴十二年》中精妙複雜的視覺語言,我就覺得值得一座小金人。電影第一個鏡頭就是田地特寫,然後直切一排毫無生氣地等待主人訓教的黑奴,然後就是重複的勞動,類似的鏡頭,又在影片中反覆數次出現,時代的背景,奴隸人性的壓抑、自由的剝削以及商品屬性,就通過幾個鏡頭暴露出來;夜晚與身邊女性黑奴的互慰,又切到與妻子的同床溫情,似曾相識卻迥然不同的情境,觸發男主對家庭和自由過往的回憶。
電影就以這種半倒敘半插敘的方式,講述男主角從自由黑人被人犯綁架,最終販賣到美國南部成為奴隸的經歷,直到兩條時間線交合。但敘事邏輯完全鏡頭上的相似或者對比,勾連出一種從男主角視角、心理和情感發展為主線的線索。每段經歷,又是記憶片段式的蒙太奇剪輯,從靜物或景物的特寫,給出時間和背景線索,進而過度到人物行為和語言的細節刻畫。各種象徵,類比,暗示的技法,還有景深控制,和McQueen最為擅長的人物半長鏡頭特寫的心理刻畫,幾乎省略了傳記片所常用的所有文字語言的協助性描述, 把視覺影像的優勢和作用發揮到極致。個人最欣賞的是結束前的一次長鏡頭面部特寫,男主角完全沉浸在自我意識中,一切心理活動都留白給觀眾的想像。但是男主角在希望和信任被一次次碾壓後,對未來對命運不確定性的徬徨卻能被捕捉,絕望下不自覺地尋覓希望卻又還怕失望的複雜和難以名狀。

除了影像語言,穿插的歌謠則是導演藉以烘托氣氛和情感的另一重要媒介。印象特別深的開場不久Paul Dano那段訓誡黑奴時充滿戲謔和諷刺的演唱,穿插著奴隸們勞作的鏡頭,直接就把電影壓抑的情緒和赤裸披露的態度體現了出來;而在累死田地的同伴葬禮上,男主情緒難以克制的高聲頌唱,則是一種壓抑過久的釋放,情感上的高潮。

與前作《飢餓》和《恥辱》聚焦人物的小格局不同, 男主角自身的不幸經歷是影片的重點,但他同時也起到了一個觀察者的作用,導演以他的所見所謂為媒介,去勾畫特殊時代下的眾生相——企圖反抗卻難得保全的奴隸同伴,骨肉分離心痛欲絕的黑奴母親,難忍屈辱渴望解脫的黑妹,還有或心存仁善或病態殘暴的奴隸主——從而去展現奴隸制度下人性的軟弱冷漠病態殘酷,當然亦有溫暖和真善。通過精妙的電影語言的調度和控制,McQueen成功駕馭了這種帶有大時代史詩屬性的小人物傳記,完成從獨立小品到大格局題材的晉陞,可以說是他指導生涯的重大曆程碑。唯一的遺憾是主題還是停留在了他所熟悉的具體人物刻畫和剖析上,缺了一點更深刻更廣泛的挖掘和昇華。

表演方面,電影的人物和故事的素材,就決定了奧利佛 Lawrence獎得主Chiwetel Ejiofor有足夠施展的空間。 和Forest Whitaker相似的故事講述者和觀察者的主線視角,主角並非是電影百分百的焦點中心, 但儘管表演始終維持在高水準,但沖在中段被配角搶去了很多關注度。不過好在卻比Whitaker擁有更多張力和爆發力的發揮空間,尤其是剛剛發現被綁架後的震驚怨怒,還有反抗下的肉體摧殘,從電影最開始就給了觀眾情感和視覺上的震撼。
法叔的角色是經典的惡人,心理扭曲病態的殘暴奴隸主形象,不過卻被他演繹得足夠入木三分,記得一場他喝醉追打男主卻反被圍欄絆倒摔得嘔吐的戲份,觀眾不自覺地報以掌聲。而最有難度的則是他對自己欺凌的那個黑人女奴的複雜情感,固執而變態的佔有慾和虐待癖的糾結,暴怒殘酷下隱含的惻隱憐愛,能夠被Fassbender極具張力地表現。而戲份的限制和力度的掌控,又讓他的表演豪不喧賓奪主,確實是典型的強勢配角,沖獎的絕佳機會。
新人女Lupita Nyong'o的表演則是最大驚喜,角色戲份不多,但是每場重點戲份都足夠吸引眼球。在法叔所扮演的奴隸主的欺凌與其妻子的妒恨夾縫中隱忍求生,在對自由的嚮往與生命的絕望中掙扎,角色的複雜性和特殊性給她的表演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卻也把她表現的天分展現出來,新人的席位應該可以拿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