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Thor:The Dark World

雷神2:黑暗世界/雷神奇侠2:黑暗世界(港)/雷神索尔2:黑暗世界(台)

6.8 / 722,306人    112分鐘

導演: 亞倫泰勒
編劇: 唐潘恩
演員: 克里斯漢斯沃 湯姆希德斯頓 娜塔莉波曼 伊卓瑞斯艾巴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omalhaut

2013-11-09 12:46:12

細數《雷神2》的北歐神話原型及改編


【11.12 二刷後已補充更新】

和《魔戒》之後的無數流行文化一樣,漫畫和電影《雷神》也從北歐神話這個湮滅已久的古代神話寶庫中尋找靈感。不同的是,托爾金為了「創造屬於英國自己的神話」,對北歐神話的借鑑非常隱晦;而《雷神》則大模大樣直接照搬北歐神話的世界觀和大部份人設,完全可以視為北歐神話最原始典籍《埃達》在一千多年後的續寫同人作品——不知當年的斯堪的納維亞吟遊詩人們會做何感想呢。

作為一個北歐神話迷,《雷神2》的觀影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尋找和北歐神話致敬點並享受其中的過程。總體來說,電影及漫畫除了「神展開」的屬性外,對北歐神話的細節典故還是把握的很好的。

(以下神話專有名詞採用茅盾《北歐神話ABC》中的譯法)

1. 九大世界(Nine Realms)

與第一部電影相比,《雷神2》強調了九大世界的世界觀——北歐神話基本設定之一。但具體是哪九個世界,就沒有統一說法了,就像中國的「三皇五帝」具體都是誰有多種說法一樣。其中一種說法,九大世界分別是:

阿斯加德(Asgard):又稱「仙宮」,公映電影中文字幕譯為「神域」,以奧丁(Odin)為首的亞薩神族(Aesir)居住在此;
伐納海姆(Vanaheim):伐納神族(Vanas)在此居住;
亞爾夫海姆(Alfheim):光之精靈(Light Elves)在此居住;
米德加德(Midgard):又稱「中庭」,人類居住在此,影片直接將其設定為地球;
尤騰海姆(Jotunheim):巨人國,巨人(Giants)在此居住,包括冰霜巨人和風暴巨人;
穆斯帕爾海姆(Muspellsheim): 火之國,以蘇爾特爾(Surtur)為首的火焰巨人居住在此;
斯瓦塔爾法海姆(Svartalfaheim):黑暗精靈(Dark Elves)在此居住;
尼弗爾海姆(Niflheim):死之國,冥後赫爾(Hel)的宮殿就在這裡;
尼薩維尼爾(Nithavellir):矮人居住在此。

世界之樹伊格德拉修(Yggdrasill)貫通這九個世界。《雷神1》中,索爾給簡解釋神的世界結構,就在簡的筆記本上畫了一棵大樹,將九個星球狀的東東連起來,並提到了伊格德拉修。

《雷神2》則全面玩弄了「九大世界」的概念,九世界連成直線(Convergence)會打通世界的邊界,暗精靈首領陰謀藉機用以太武器將九界統統陷入黑暗,索爾和他的大戰也在Midgard、Svartalfaheim和Jotunheim之間來回穿越。【個人認為,公映字幕把Convergence翻譯為「天體會聚」有一定的誤導。因為神話中的九界並不是指九個星球,「九星連珠」只能是個類比。】

影片在會聚發生時展示了格林威治上空不斷逼近直線的四個世界:
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156835213/
(影評不能貼圖真捉急啊~)
最近的綠色世界是伐納海姆(我開始以為是光之精靈的亞爾夫海姆,但影片前期伐納海姆鏡頭中更符合,會聚時Hogun還留在那裡);稍遠些的藍白色世界是巨人國尤騰海姆,冰霜巨人居住的冰雪世界;紅色的世界是火之國穆斯帕爾海姆;最遠處金色的世界似乎是阿斯加德。

影片像上一部一樣著力刻畫了阿斯加德的金碧輝煌,畢竟這裡是索爾的老家;不太確定片中奧丁寶座所在的那座大宮殿就是著名的英靈殿瓦爾哈拉(Valhalla),但奧丁手下那群金盔金甲的神域士兵必然是恩赫里亞(Einheriar)。奧丁為了在諸神的黃昏中對抗巨人,揀選人間戰死勇士的英靈收入英靈殿瓦爾哈拉,這些勇士的英靈就是恩赫里亞。神話中的恩赫里亞好像隻負責在英靈殿裡大口喝酒,大塊吃肉,間或比武角力,僅僅在末日之役傾巢出動幫奧丁打仗,影片中恩赫里亞卻成了阿斯加德攘外安內的常規部隊。

影片還展示了北歐神話典籍中著墨不多的伐納海姆,開始時索爾在那個世界平定戰亂,甩出雷錘一擊將泥巨人打了粉碎。這個橋段有向神話中索爾殺死巨人赫朗格尼爾(Hrungnir)的故事致敬的意思,神話中赫朗格尼爾用泥土造了一個九里高,三里寬的巨人來對付索爾,卻用母馬的心臟做泥巨人的心臟,於是泥巨人一開戰就嚇攤了;

巨人國尤騰海姆在洛基的台詞里提及,當洛基和索爾上演苦肉計的時候,洛基向暗精靈首領自我介紹:我是尤騰海姆的洛基;九界會聚發生時,索爾和瑪勒基斯也穿越打鬥到了尤騰海姆,上一部中霜巨人的怪獸也穿越到了地球。

暗精靈的國度Svartalfaheim在神話典籍中很少提及,事實上她是否能列入九大世界還有爭議。而黑暗精靈這一種族,據我了解,就是巨怪(Troll)和矮人(Dwarf)之類的生物,一見陽光就會變成石頭。如《霍比特人:意外之旅》裡的troll,《埃達》中的矮人阿爾維思(Alvis),都屬於暗精靈種族。但《雷神2》的暗精靈被塑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形象:整體看有點像《神秘博士》裡的Cyberman......囧,但耳朵是尖的——明顯受《魔戒》電影中精靈形象的影響,但神話原典對精靈的描述極少,似乎是類似仙子(Fairy)照料花草的小生物,並非魔戒中神靈一般的存在。

另外,神話中雷神索爾的主要敵人是巨人。大小《埃達》多次描寫索爾遠征尤騰海姆,擊殺多位強悍的冰霜和風暴巨人。但巨人梗《雷神1》已經用過了,所以第二部反派勢力,同人創作者只好隆重推出黑暗精靈,其實就是雷神的宿敵——巨人的替代者。

2. 奧丁(Odin)

奧丁是亞薩神族的首領,阿斯加德最高神。《雷神》拋棄了亞薩神族的概念,但奧丁的造型還是很符合神話原型的。首先,奧丁是個獨眼龍——他用一隻眼睛為代價和巨人Mimir交換智慧泉水;另外,奧丁的武器是長矛岡格尼爾(Gungnir)——是奧丁折取智慧泉上世界之樹的樹枝製成,另一說系矮人杜瓦林(Dvalin)製造,所以當你看到暗精靈入侵阿斯加德時,各個手執復古型衝鋒鎗,而眾神之父奧丁卻只有原始的冷兵器,也不要詫異吧。

影片有一個小細節:一隻巨大的烏鴉飛到奧丁手臂上。奧丁的烏鴉也是有神話依據的。《埃達》記載,奧丁有兩隻烏鴉,一隻叫胡基(Hugin),一隻叫穆寧(Munin)。意思分別是「思想」和「記憶」。

《雷神2》還提到,奧丁的父親勃爾(Borr)曾和黑暗精靈做過殊死鬥爭。神話中勃爾確實是奧丁的父親,但包括勃爾和勃爾的父親勃利(Buri)在內的神族殊死對抗的是巨人,最後,神族獲勝,始祖巨人伊密爾(Ymir)被殺死,其血液像洪水一樣把他的後代淹死了大半,剩下巨人勃爾格爾米爾(Bergelmir)逃到尤騰海姆定居。【這裡,巨人的遭遇似乎被套用到暗精靈身上,再次表明暗精靈在本片中取代巨人而成為眾神的主要對抗勢力】

3. 芙莉嘉 (Frigga)

芙莉嘉是奧丁的正妻,地位相當於希臘神話裡的天后赫拉。電影中的芙莉嘉是奧丁、索爾和洛基三位男神共同愛戴的賢妻良母,同時也是一個勇敢的女性。但我感覺,神話中的奧丁和芙莉嘉並沒有非常恩愛。《埃達:Grimnismal》寫到,芙莉嘉為報復奧丁的惡意炫耀,派侍女到人間散佈謠言,設計讓奧丁被人間的國王逮捕並施以火烤之刑。

索爾的親生母親是喬迪(Jord,大地),而非芙莉嘉,但電影中索爾已將芙莉嘉認作親媽了。神話中奧丁和芙莉嘉的兒子是一對雙胞胎:光明神巴爾德(balder)和黑暗神霍德爾(Hodur)。兄弟倆一個陽光帥氣人見人愛,一個醜陋陰沉雙目失明,最後霍德爾在洛基的蠱惑下殺死了自己的兄弟巴爾德。我感覺《雷神》中索爾和洛基的形象和相互關係,大致對應著神話裡這兩位對立統一的神祇,比如索爾穿紅披風,洛基穿綠披風——紅綠造型對比,索爾的善和洛基的惡的對立。從這個意義上說,設定芙莉嘉為索爾的生母,也無可厚非。

影片中的芙莉嘉為掩護兒子的女友,也為了保護以太武器,勇敢的面對黑暗精靈以致英勇獻身。這個設定我覺得很符合北歐女性勇敢剛烈的特徵,要知道北歐神話裡的美神,上半身裝束都是戎裝。片中芙莉嘉的葬禮完全是北歐維京勇士的規格:死者手執長劍躺在遠去船隻的柴堆上——船的造型酷似維京長船,岸上由一名恩赫里亞射出火箭將柴堆點燃。載著屍體的小船行至阿斯加德邊界,芙莉嘉的屍體化作天空中閃耀的星星。這裡似乎也是對神話的致敬——北歐神話中,獵戶座是仙后芙莉嘉的織輪。

此外,芙莉嘉有很多有名的侍女,影片中出現了埃爾(Eir,仁慈),就是那個給Jane Foster檢查身體的女神。埃爾是北歐神話中的醫神,因為古代北歐醫術是女子的業務,傳女不傳子,所以醫神也是位女神。Jane在阿斯加德享受的可是神級醫療待遇啊。

4. 索爾(Thor)

影片第一主角,雷神索爾。造型和神話設定非常接近:魁梧,強壯——影片不失時機的向觀眾秀錘哥的肌肉。神話中的索爾有一頭爆炸式的紅頭髮,但若放在電影裡未免太雷了,所以紅髮改成了超人式的紅披風。索爾的雷錘也和神話中一樣能伸手即來。神話中的索爾是唯一一個不走彩虹橋(Bifrost)的神祇,因為他的腳步太沉重,會破壞輕盈的虹橋,所以索爾要涉過四條河才能下凡,但《雷神》明顯對這一設定置若罔聞,《雷神1》里索爾和神友們騎著馬從薄而堅硬的彩虹橋上飛馳而過;在地球上情況緊急時,索爾還會呼叫海姆達爾: Beam me up!!

影片中當索爾和洛基在暗精靈首領面前演苦肉計時,洛基假意砍下了索爾的右手。這裡應該是在向阿斯加德另一位神祇——戰神提爾(Tyr)致敬。提爾為了讓諸神順利束縛芬里爾狼(Fenrir),將自己的右手放在狼口中,結果手被咬掉,成了獨手戰神。【經回帖提醒,提爾在影片中作為醬油角色出現,片尾cast也有tyr,可惜我刷了兩遍電影都沒注意到誰是提爾.....】

神話中的索爾四肢發達,孔武有力,基本上是阿斯加德最勇敢的神祇。《埃達:Lokasenna》中,眾神集會飲宴,索爾正好不在,洛基不請自到,把席間上至奧丁,下至弗雷(Frey)侍從能叫出名字的神祇都罵了一遍。直到索爾駕到,洛基才忌憚雷神之錘的威力逃跑了——但也可能是顧忌基情??據茅盾《北歐神話ABC》總結,索爾總是勤勤懇懇的打巨人,他是「工作」的象徵,洛基總喜歡搞惡作劇,是「消遣」的象徵,北歐神話中,索爾和洛基雖然沒有兄弟關係,卻經常一起出行,代表工作和消遣都是不可或缺的。

神話中,索爾正兒八經的原配妻子是希芙(Sif)——有一頭金色長髮的豐饒女神。《雷神》中也有希芙,不過為了讓索爾和人類女子Jane Foster相互望斷天涯路,希芙降級為索爾的普通朋友,雖有奧丁的撮合也不來電。

5. 洛基 (Loki)

神話中的火與惡之神洛基,是霜巨人法布提(Farbauti)和勞菲(Laufey)的兒子。勞菲應該是洛基的母親,結果《雷神1》勞菲變性為洛基的父親霜巨人國王。但最受北歐神話迷詬病的改編是,洛基本來是奧丁的結拜兄弟,影片中竟成了奧丁的義子,輩份都亂了。

但洛基亦正亦邪的特質電影和神話卻很一致。北歐神話的幽默屬性有很大一部份由洛基體現,那些小奸小惡無傷大雅的惡作劇,比如偷剪希芙的頭髮,比如變成牛虻叮矮人,都讓人忍俊不禁,但洛基的詭詐和邪惡最終導致了諸神的黃昏——神的末日的來臨,而洛基那時已投身反抗阿斯加德眾神的陣營,在末日之役與海姆達爾對陣並同歸於盡。

影片中的洛基對養母芙莉嘉的愛,以及芙莉嘉的死,驅使他和索爾再度聯手對抗黑暗精靈,但他也殺害或囚禁了奧丁,自己變成奧丁的樣子坐上Asgard的寶座。至於他在《復仇者聯盟》裡的行徑更是惡的代表。【另外,電影復聯最後洛基被索爾帶走的時候,嘴上套了個鐵罩。這個設定其實也是在向北歐神話致敬。神話中有一次洛基和矮人打賭輸了,想逃跑卻被索爾捉住交給矮人處置,矮人們就用鐵線把洛基的嘴縫上,免得他再說壞話。】

神話中的洛基善於變形,是個傑出的Shape-shifter。變成牛虻叮咬矮人,變成鮭魚以期逃過索爾的追捕,變成母馬引誘巨人建築師的公馬,都是神話記載中洛基的光榮事蹟。

影片中洛基的變形術得到了發揚光大,甚至發展成幻術魔法,而且劇情顯示,這種魔法是仙后芙莉嘉教給洛基的。擅施魔法是伐納神族,尤其是女性的特長。伐納女神古爾薇格(Gullveig)來到阿斯加德施法,被包括奧丁在內的亞薩神族刺殺和焚燒了三次——可見女巫是不受歡迎滴。影片把魔法屬性嫁接到亞薩神族的天后芙莉嘉身上,也難怪瑪勒基斯被芙莉嘉的幻術欺騙後,會破口大罵Witch。

回到洛基的變形術。影片中洛基出獄與索爾並肩行走時,有一連串的變形,最後變身美國隊長算是個廣電剪刀手沒法剪掉的小彩蛋。其中洛基第一個變身的形象就是一個恩赫里亞,之後在Svartalfaheim原地滿血復活後,洛基同樣變成了這個恩赫里亞。

隨後,洛基把索爾變成了一個女人。這裡很明顯是在向北歐神話中知名度最高的喜劇小品「索爾假扮新娘奪雷錘」的故事致敬。索爾為了向風暴巨人索列姆(Thrym)要回雷錘,在海姆達爾的提議下扮成美神芙蕾雅(Freya),一身新娘打扮前往尤騰海姆假意和索列姆成親,洛基則變成侍女陪同前往。要知道,北歐神話是非常陽剛的神話體系,雷神索爾又是整個體系中最具男子氣的神祇,換句話說就是純爺們兒中的純爺們兒,為了拿回心愛的雷錘也只好忍氣吞聲換上女裝。影片對這個故事的致敬就是讓興奮的洛基直接把索爾變成女兒身,同樣博得影院裡一片笑聲。

6. 海姆達爾(Heimdall)

阿斯加德的守望者海姆達爾,影片選角是我最不能容忍的。北歐神祇怎麼會有黑人呢?!因為第一部是黑人演,第二部就不能換了。海姆達爾的牙齒應該是金色的,但演員造型卻把眼睛弄成金色,這是在突出他的千里眼嗎?穿一身黃金聖衣好歹能彌補一下黑色皮膚帶來的缺憾,可惜第二部有一段,海姆達爾摘下了他的頭盔——好黑的一顆頭啊~~~~

另外,海姆達爾的招牌道具——加拉爾(Giallar)號角不見了,只剩一把劍。

7. 神的死亡

北歐神話與其他民族神話最大的區別,在於神的必死性。阿斯加德諸神必須定期食用青春女神綺瞳(Idun)的青春蘋果,才能保證不會老去;而即使有青春蘋果的保證,神的生命也註定會終結於諸神的黃昏(Ragnarok)。《詩體埃達》第一首便描述了包括奧丁和索爾在內諸神的死亡——這就是北歐神話的慘烈與現實。

《雷神2》也觸及了這個話題。奧丁首次面對Jane Foster時,稱她為必死的凡人(The Mortal);但他之前還對洛基說,我們神也是必死的,只不過我們的壽命更長一些。似乎是為了印證奧丁這句話,後來沒過幾分鐘,仙后芙莉嘉就在暗精靈入侵中死去,再次應和了神話中諸神必死的設定。從這個意義上說,北歐眾神更接近人,他們必死,卻也不畏懼死,死亡反而令生命更有價值,這也是我喜歡北歐神話的一個原因。


碼字至此,突然感覺對這部漫畫來源的爆米花電影是不是有點太較真兒了。流行文化中有越來越多的北歐元素,但真正去看原始神話的人卻少之又少。一直抱著「原著最高」的心態鄙視同人作品,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看了魔戒後反而成了北歐神話迷的原因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