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真愛找冤家--Fly Me to the Moon[2012]

私奔计划/真爱找冤家(台)/完美计划

6.3 / 6,864人    104分鐘

導演: 帕斯卡爾肖梅伊
編劇: 洛朗日樂
演員: 黛安克魯格 丹尼伯恩 伊什尼齊科特 瑪蓉‧黎瓦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uc

2013-11-02 08:14:59

作死女神逆襲屌絲男



         浪漫愛情喜劇一直都是主流商業片的常見類型,無論是在偏商業化的好萊塢,還是在更文藝范兒的歐洲,這種即輕鬆又小清醒的愛情,都是觀眾們暫時逃避現實,調劑繁重壓力的「拿鐵咖啡」。其實在法國,每年上映的愛情片中此類佔了大部,票房穩定。那些驚世駭俗的生死絕戀,帶有爭議性的情色作品,即便能夠吸引眼球,博得激賞和批判,可對於大部份普通觀眾而言,仍然是遙遠的小眾口味。《私奔B計劃》就是這樣一部討好主流的法式商業片,靚麗俏皮的女主,壯美秀麗的風景,嬉鬧衝撞的喜劇橋段,再來些不切實際的浪漫邏輯,就構成了一部中規中矩的愛情之旅。
 
         用當下最流行的話來說:「屌絲逆襲女神」,足以概括整部影片的情節。《私奔B計劃》只求養眼好看,不求合情合理,甚至最後也沒給出明確的肯定:這個女追男的鬧劇,到底是真實的故事,還是一家人為了安慰離婚女上司編出的心靈雞湯。影片所有的動機,都是建立在荒誕的「家族詛咒」之上,伊莎貝拉全家無論男女老幼,都要在第二次婚姻時才能找到幸福。鑒於這種古怪的迷信,伊莎貝拉與完美的男友相戀十年不敢結婚,也無法生兒育女,但是作為女人,她對這兩件事是十分嚮往的,為此不惜鋌而走險,通過假結婚和離婚來逃避詛咒。這種不知所云的理由,顯然是脫離實際的炮製,即便在以浪漫著稱的法國,也只能算是茶餘飯後的笑話。但在浪漫喜劇片中,觀眾不會去深究其中的合理性,在今天的法國,也的確有很多人經歷過多次婚姻,對於結婚和離婚的道德束縛,沒有亞洲國家和清教徒那麼強烈。這讓影片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那就是他們越來越熱衷於在交友網站和相親活動中尋找伴侶,許多人僅是因為對循規蹈矩生活的厭倦而離婚,單身,同樣不乏浪漫精彩。《私奔B計劃》中的那個完美男人皮埃爾,無論是人品,長相和事業都無可挑剔,卻拒絕未婚先孕,這在同居盛行,單親家庭比比皆是的法國,可以說是罕見的保守,其遭遇可以說是主創故意在諷刺。當然與高富帥相比,主角讓-伊夫就是徹底的屌絲,能最終逆襲追到女神,與其說是他的憨直和真誠打動伊莎貝拉,還不如說伊莎貝拉自己的心態因社會風氣發生了變化。法國人之所以浪漫,就是對愛情和家庭的態度相對淡然和樂觀,好合好散,很少會變成仇人,老死不見。《私奔》中的這一家子正是如此,平時他們(尤其是她們)有些矯情有些「作」,喜歡來點驚喜,但真要是碰見了心動者,也就顧不上那些傳統和世俗的看法了。
 
                即貼近生活,又顛覆生活,這就是《私奔》(其實原名《完美計劃》很好,不知為何翻譯如此)所代表的法國喜劇的典型定位。劇情發展源自讓-伊夫的工作:背包族寫手,帶領觀眾到肯亞大草原,吉力馬札羅雪山,莫斯科大玩了一把。來一口羊雜湯和伏特加,坐一把運輸機,感受非洲土著和俄羅斯戰鬥民族的文化特色,也算是愛情喜劇常見的商業賣點。更何況兩位主角都是票房紅人,出生德國的黛安•格魯格因呂克•貝松賞識在法國出道,憑藉《特洛伊》中的海倫一躍成為女神,如今在好萊塢和歐洲影壇通吃;而丹尼•伯恩常年是法國票房冠軍,趙本山+葛優式的人物,別看螢幕上呆傻焉壞,卻是集製片,導演和主演的全才。這二人的組合倒也能擦出火花,無論是秀恩愛,還是玩整蠱,都賞心悅目,在風景名勝中忽略了情理上的拷問。屌絲男總能讓人同情,抱得美人是眾望所歸,《私奔》中各種屢試不爽的橋段,讓電影再次成為造夢的機器,讓逃避現實的觀眾心滿意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