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冰裸殺---197°C Murder

制服/冰裸杀(港)/恶魔右手

4.5 / 46人    93分鐘

導演: 王光利
編劇: 鄧曉華 秦雯 王倦
演員: 任達華 徐若瑄 陳思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3-10-30 07:11:04

中國製造的《犯罪心理》


本來不打算看《制服》的,而且理由充分:一是主創里沒有特大牌的,感覺底氣不足,二是國產懸疑片實在叫我失望太多次了,不想再花錢受一次打擊。但瞄了一眼簡介,我的興趣上來了。又是變裝殺人又是連環兇案,腦子裡第一時間想到美劇《犯罪心理》。說到《犯》劇,我飽含內疚,第五季短棄之後一直沒補,如今都第九季了,也不知幾位探員可還安好。也罷,就去影院支持一回「國產」《犯罪心理》吧。

《制服》善解人意,充分預料到我的來意,和《犯罪心理》真不是一般的像。我猜想主創里一定有該劇的粉絲,而且細緻鑽研過。團隊組合模式相同,老大年紀較長,既能分析斷案,又能窮追猛打,還被一段陰暗過去縈繞不散,手下是少壯派,有陽光帥哥和秀氣女漢子,再加上法醫、鑑定科、技術科助陣,兜兜轉轉拼湊出案情。除了頭腦風暴和證據說話,還穿插若干段激烈搏鬥,真兇畢露後爭分奪秒的併線推進,最後在驚險營救中結案。看完影片,我感覺就像看了一集加長的《犯罪心理》,就連幾個關鍵逆轉,都像扣著插播廣告的時間點安置的。

當然,《制服》里是沒有《犯罪心理》那些行為側寫的,否則估計真兇一出現,就被戴上手銬,哪還能容他裝模作樣混到公安局裡去。這當然不屬於bug,也不是我大陸公安業務不熟,而是profile這種破案手段,會理所當然被許多觀眾斥為神棍的,遠不如踏踏實實的刑偵手段容易接受。當舶來品嫁接到本土,需要一個精細的「中文化」過程,《制服》主創考慮到了觀眾的接受能力,不至於產生水土不服,比那些照著美劇一通亂抄的懸疑大片、諜戰猛劇等,用心多了。

影片很短,還不足90分鐘,基本上是美劇靠場景推動情節的那套方式講故事,台詞少而精,絕大部份都緊扣案情,半句廢話也沒有,連那些看似抒情的談天,都另有用意。人情味是淡薄了些,而且削弱了犯罪片的misdirection,但從講故事角度看,節奏是很舒服的。每當你覺得,這個地方拍的真多餘,要歸之為尿點,後續發展都會告訴你,這是個少不了的鋪墊。每當你覺得,這個細節好弱智,被侮辱到智商了,劇本總會顯出它的技高一籌:嘿嘿,我早就想到了,別想挑我刺。

徐若瑄在雨中那段「小清新台劇」風,我的鄰座紛紛搖頭,唉,太假太齣戲了,我也覺得,真是典型的over-act,但看完了回頭琢磨,此處居然也能自圓其說,over得挺有道理。當然,毛病還是有些,編劇彷彿有點強迫症,拋出的所有細枝末節都要執著的呼應到。其實有些不圓上也無所謂,高潮部份一一交代,結果是拖緩了節奏。營救應該是生死攸關的事,如果「敘舊」的話少說幾句,變態的表情少做幾個,更完美。

年近六旬的任達華真敢打敢拚,去年看《大追捕》,他在裡面死磕張家輝,就讓我捏了一把汗,要知道那時候張已經練出一身恐怖的腱子肉了。《制服》里他一出場就是運動健將,和年輕人一起玩單車競速,緝兇中幾次狠打都親自上陣,建築工地的野蠻肉搏,高潮部份的玩命一跳,看著著實叫人不忍,反倒是幾個後輩都坐了冷板凳。方友為的職務是隊長,放美國就是captain級別,在美劇里踢門的活兒一般都不親自幹,方隊的拚搏勁頭,給大陸公安樹立了榜樣,讓我肅然起敬。

殘酷之外,也有些逗人發笑的地方。陳思誠飾演的保險經理,精明老練,世故里帶著諂媚,十足演活了業務界老鳥那種「橡皮糖」特質,前半段幾次登場,都有讓人舌頭抵著腮幫子笑的冷嘲效果。他身份揭曉後我更是哭笑不得,這是專門來黑保險公司的嗎?本片有多位編劇,保不齊哪一位被保險公司坑過。更有趣的是高群書,猛一亮相,那造型就把我笑抽了,影院裡觀眾還沒認出來,一片寂靜,但等他搖頭晃腦一開口,全場都樂壞了。高導實在太萌了,這麼好的題材里不玩cosplay太可惜了。

《制服》瞄準的是萬聖節檔期,這個時期嚇人片扎堆,從宣發上看,《制服》也有藉著鬼節撈一把金的盤算。其創作思路,頗能折射出國產驚悚片的某些現狀。為了噱頭,必須玩些超自然神秘,又不能真的出鬼出外星人,原創的概念稀缺,可惜用的樣板也少,鼓搗出來的東西,想不雷人都難。而偵破核心是個例外,有成千上萬的影視和小說可資借鑑,也有大量真實案情供你參考,用心整合,編個讓人滿意的故事是不難的。像《制服》一樣,把個跌宕的追兇故事裝上異裝、變態殺手、殘酷折磨、暗夜捕殺等配件,既能叫人出出冷汗,又不至於出現「挖了大坑填不上」的尷尬,還能順帶俯視一下觀眾的智力,多有成就感。(文/方聿南)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