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明星世界末日--This Is the End

世界末日/末世/大明星世界末日(台)

6.6 / 436,009人    107分鐘

導演: 伊凡戈博 塞斯羅根
編劇: 塞斯羅根
演員: 艾瑪華森 詹姆斯法蘭科 傑森席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時漆

2013-09-24 06:24:15

《世界末日》:這事兒擱中國,找誰來演?


文/時漆

    縱觀慢慢的影史長河,發展到現今的地步,「電影」這個概念對於某些群體來說,已經超脫出了一般人的理解範疇。至少對於仍未實施電影分級的國家來說(例子在此就不用枚舉了),電影在功能性上依然兜轉於娛樂、教育、消費等之中,在形式上簡單的就可以分為爛片與好片,但我們有沒有想過把電影徹底換身包裝,掙脫一切傳統價值觀的束縛,改頭換面的成為一種純粹宣洩情感,隨機創作,非但要不按照常理出牌,而且還得把整個牌局給攪合了,沒有贏家,也沒有輸家,混沌即是美麗,無序即是秩序。影片《世界末日》正是這麼一部從頭到尾既可以說是一群人在胡言亂語中不知所云的狂歡著,又可以說是字字璣珠、處處影射,俯首即是真理的限制級人文道德教育的傑作。

    大多數情況下,一看到羅根·塞斯這個名字,就能預感到這部電影必有其奇葩之處,感受不到只能說明你沒找到。塞胖既能把溫暖的元素統統降溫,又能將很明顯的冷笑話蛻變為溫馨的箋言。喜劇固然是他作品的標籤,但除了喪屍系列他沒有涉獵之外,其餘的圈圈點點,他都粘到了邊。沒看到他連超級英雄都要蹂躪一番(詳見《青蜂俠》),大概也是唯一一部應當把汽車當成是主角的電影。近期的轉型之作《糾結之旅》,又愣是把愛情演繹成了親情,把親情鼓搗成了愛情,在感嘆彆扭的同時,又會忍不住掉下幾滴眼淚,不得不說,這傢伙真的很有魅力。此番他自編、自導、自演重磅推出的《世界末日》,在雷瞎觀眾的雙眼、踐踏觀眾的審美、摧殘觀眾的智商的同時,又無不叫人大呼過癮。各路一流的、二流的、三流的、不入流的影視明星紛紛以真名示人,毫不避諱地大肆調侃自己的作品,讚美的時候是入木三分,吐槽的時候是一無是處,其故事的情節連貫不連貫、合理不合理暫且統統拋開不管,單是這種自我審視的姿態,便是相當值得嘖嘖稱奇的。塞胖同詹姆斯·弗蘭科大侃《菠蘿快車》的情形,對白設計得真實的到了家,難以相信這個場景描摹的並不是兩位一線好萊塢巨星在平時休閒生活中探討工作。

    最表面的看《世界末日》,說白了這就是一部如假包換的「爛仔幫電影」。「爛仔幫」這個名詞,在大多數情況下都用於褒義,就像咱們形容周星馳的電影為「無厘頭」一樣。只不過,西方的「爛仔幫」比之東方的「無厘頭」要更加赤裸裸許多,表現力度更為強勁剛猛,三觀非常正確的觀眾去欣賞基本上是會忍不住奮袖出臂,幾欲先走的。單論《世界末日》整個故事的構架,我倒想拿史蒂文·史匹柏的《世界大戰》來說事。《世界大戰》開創了以平民百姓的視角來反映在末世極端生存環境下境遇的先河,不再以政府、軍隊、重要人物作為場面的著力點。而《世界末日》,這不就是以全明星視角來展現末世生存狀態的出頭鳥了咯?當然,「末日」這個東西在大多數電影中都只是個噱頭,一場災難,一個航拍的廢墟場景,就能輕而易舉的向觀眾說明,這個故事是發生在世界末日的時代背景下的,千萬得記住了。然而,直接就以「世界末日」為片名的電影,看上去彷彿其姿態已經昭然若揭了,可事實上呈現出的卻是一幅影視明星們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眾生相。我從未把影片中那些天崩地裂、地獄之火熊熊燃燒、熔岩怪物四處亂躥的圖景當回事兒,這跟世界末日有什麼關係,跟《聖經》又有什麼關係。不如就當作一群家喻戶曉得明星圍坐在一塊兒拉家常、聊八卦、談人生、述理想來著實在。高富帥、白富美的明星們,在現實生活其實同普通人並沒有什麼兩樣,他們照樣也有三急,喜歡打飛機,熱衷惡趣味,品味就止步一根巧克力棒等等。影片想表達的,不外乎是地獄面前,人人平等;而在天堂里,人人都是自己的神。

  眾位明星「不知廉恥」、「摒棄節操」的表演,真心讓人感到絲絲的動容。尤其要大讚一下查寧·塔圖姆,實在是太受委屈了,丹尼·麥克布耐德不知會不會被他的粉絲用口水淹死。相對來說,愛瑪·沃森就是個敗筆,前一秒驚艷,下一秒立馬平庸,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卻只施捨了塞牙縫都不夠的料。拿前陣子上映的《電影43》相比,你有娜奧米·沃茨,我就有麥可·塞拉,損招各有千秋,委實難分伯仲。當然了,看《世界末日》的時候,你可以盡情的放縱,什麼都不去思考,但是絕對不能不去思考這個問題——「這事兒擱中國,找誰來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