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聖杯傳奇--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

巨蟒与圣杯/巨蟒和圣杯/蒙蒂·派松和圣杯

8.2 / 571,257人    91分鐘

導演: 泰瑞吉廉 泰瑞瓊斯
編劇: Graham Chapman 約翰克里斯
演員: Graham Chapman 約翰克里斯 艾力克埃鐸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旁觀的青年

2013-09-14 05:07:45

個人觀點 評論巨蟒與聖盃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的時候不知道是1975年的,也看不出來。也沒聽說過Monty Python。完全是抱著一種放鬆的心情看這部電影,即不帶任何感情色彩。
    從一開始說解僱了搞錯字幕的人,還以為是純搞笑的,但到最後發現沒有演職表,才知道這也是一個橋段。
    然後就是正片。甫一登場的是亞瑟王,雖然對其不甚了解,但好歹是個王啊,騎的馬居然是用椰子殼的敲打聲來代替,還一本正經地騎著,當中的惡搞意味就表露無遺。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理解惡搞這個詞,畢竟亞瑟王也是古不列顛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偉大國王,其在大不列顛帝國的地位不言而喻。有了這個椰子殼馬,自然就引出了和城堡上的人(法國人?)關於椰子、溫熱帶、燕子的討論。這也算有點荒誕意味?
    然後是另一個場景,抬死人。不知這是不是有相應的歷史背景。為了扔掉未死的老人,公職人員也幫忙。對制度的諷刺?
「-Who’s that, then?
-I don』t know. Must be a king.
-Why?
-He hasn』t got shit all over him.」——對階級的諷刺?
    然後是與路人dannis的對話。一開始的爭論是對個人身份的堅持?(詞彙貧乏)再繼續討論國王、下人、社會等級、階級,無一不是很精彩的。還有對他引以為傲的湖之仙女那裡得到被稱為「王者之劍「的聖劍Excalibur的全面詆毀「You can』t expect to wield supreme executive power『cause some watery tart threw a sword at you.」無疑是對王權、神權的赤裸裸的挑釁。
    接著就是和黑武士的決鬥。黑武士被斬手、斬腳,這樣的情景不但不血腥,反而有種滑稽的意味。黑武士一直嘴上逞強,最後還說「All right, we』ll call it a draw.」這不是諷刺了一切自以為是妄圖凌駕在人們頭上的自大狂?
    然後是民眾要燒死「女巫」。分辨女巫的方法:燒女巫,燒木頭(造橋?不,石頭也可以)、浮在水面、鴨子、等重...這是對無知百姓的諷刺?或者是荒誕?
    還有歌舞也是很歡樂的。
    然後是收到上帝的指引,要去找聖盃。上帝的說話也是很有意思的。「Don 't grovel. If there’s one thing I can 『t stand, it’s people groveling. Evey time I talk to someone it’s 「sorry this,」 and, 「forgive me that''」
    然後就是調戲英法的情景,還想弄個木馬屠城,豈料卻沒進木馬,失敗告終。
    接著竟然出現了一個現代人!一個類似教授的人,在講述剛才的情景。卻被電影中唯一出現的一匹馬,騎著馬刺死了。
    然後是分頭行動,私以為是Monty Python的成員有不同的構想而成的。
    羅賓爵士遇到三頭怪,趁他們在內訌偷偷溜走了,之後還被隨從用歌唱來恥笑他。有點桃谷六仙的意味。
    加拉哈德爵士是艷福最好的,進了個150人女子炭疽城堡。這是對修女的諷刺嗎?
    接下來是Knights of Ni,不知有何典故。
    蘭斯洛特救的不是公主,而是王子...
    然後是打兔子。當中的動畫運用得不錯,尤其是在資金緊缺的時候。讀The Holy Hand Grenade of Antioch的裝備手冊時,如同念聖經一般,連負責人都忍不住了Skip a bit, Brother
然後是The Castle of Aaargh the legendary Black Beast因為動畫師的死而消除了。
    到了死亡之橋the Bridge of Death,問三個問題的情節被後世引用得太多了,所以笑點都聽明了的。不過還是有精彩之處的:你是指非洲的燕子還是歐洲的燕子?
    最後集齊人馬攻城時卻被警察叫停,不得不說是神來之筆。
    另:這部電影中,很多人都是一人分飾幾角的,而我是沒有看出來的。還有,音樂方面做的很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