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摩登年代--Fake Fiction

摩登年代/魔力一点点/欧了大卫

4.8 / 43人    93分鐘

導演: 邵曉黎
編劇: 杜鵬 寧岱 邵曉黎 高巍
演員: 徐崢 張子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蟻

2013-08-29 09:48:15

這部片子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維去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首先,電影的結局,絕對不是我們所見到的那樣,歐大衛,毛娜和小女孩幸福地過著在沙灘上其樂融融的生活。片子在之前的一個場景中已經埋下了伏筆,歐大衛被魏總的手下揍完以後,回到家跟小女孩大吵一架,那時小女孩說了一句:「你不是我爸爸,我爸爸還在夏威夷。」說明了一點,小女孩有精分症,或者說有選擇性失憶症。她可以忘記自己真正的爸爸是個未知之人,忘記自己的媽媽是風塵女子,然後選擇性去失憶,去臆造一個「爸爸」出來,因此片尾部份一家三口的美好生活,其實是小女孩臆造出來的自我想像空間。實際情況是,當小女孩衝上前去拉開布簾時,看到的不是歐大衛逃了出來,而是歐大衛的屍體,然後精分發作再次失憶,就看到了我們看到的所謂「結局」。


       這樣推理是有根據的,首先,之前有一個場景,魏總罵歐大衛是下三纜,歐大衛想揍魏總,結果反被揍,於是可看出魏總的武力在歐大衛之上,所以即使歐大衛真的可以從玻璃箱裡脫逃出來,也絕不可能把武力在他之上的魏總塞進裡面,就算退一萬步,歐大衛逃脫出來之後從後背偷襲把魏總打暈,再塞進去玻璃箱,這樣似乎說得通,但是片中可看到魏總在水裡是清醒的,因此排除了擊昏後塞進去的可能性,於是這個變成了不可能事件。也許有人會說,這就是歐大衛在生死關頭潛能激發所完成的魔術吖。呵呵,魔術,只是障眼法,再怎麼潛能激發,最多只能順利從水箱逃脫,如果魏總不是魔術助手,他是不會乖乖脫光衣服把自己裝進去玻璃箱的。倘若一句潛能激發就能完成不可能事件的話,那不叫魔術,叫超能力。


但是,如果把小女孩拉開布簾後看到的畫面理解成是她自己再加工後的想像空間的話,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魏總的手下看到自己的老闆被封在水箱裡不去搭救,反而鼓掌的鏡頭了。


這就有人問,為什麼要把精分後臆造出來的美好世界做成結局那樣呢?首先,是為了通過審核,這好歹是喜劇片,結局如果太灰暗的話,恐怕會被封;其次,歐大衛在迴光返照之前,腦海里閃過了許許多多個鏡頭,其中有一個鏡頭,是他和小女孩背上都長了翅膀,手拉著手在空中盤旋飛舞,這是個極好的隱喻,暗示出「我歐大衛即使要為了正義而死,也要為小女孩撐起一片烏托邦,在自由的天空裡飛翔」,說實話,在他進去酒店的房間揍張總的時候,我就知道大衛要死了,但是我仍然要在內心替大衛叫好。那個張總,在KTV的時候我就想大衛當場揍他了,無奈大衛當時還不能徹底的硬起來,後來看到毛娜被抬上車,總算是男子漢了一回。


        在今天這個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社會,潛規則現象成為了社會的一種陰暗面,我們都像小女孩那樣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膽小怯懦的人,像毛娜那樣,選擇了妥協,內心倔強的人,像小女孩那樣,變成了偏執狂精分症患兒,內心善良吊兒郎當的人,像歐大偉那樣,一開始選擇了同流合污坑蒙拐騙,後來被小女孩感染,變成了為她撐起心靈烏托邦的英勇就義者。如果這三個人都沒有交集,也許他們的人生會一直平淡無奇,但是命運把他們擰在了一起,就產生了這麼一部鬧劇。


     看了前面的評論,有人說寧願看小時代也不看摩登時代,我想說的是,這部電影所揭露的社會陰暗面還是挺寫實的,現實中確有這樣的現象存在,這片子也許跟喜劇二字有所牴觸,但是我更願意看到人性的光芒在醜陋的社會黑暗面前璀璨地綻放,而不是看一群衣著光鮮的上流社會人士爭風吃醋。


      合上眼睛,聯想起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我一次次地問自己,如果我是歐大衛,我會去做小女孩的爸爸嗎,我會去救毛娜嗎,即使,以生命為代價?


      雖然說病態的是這個社會,不是我們自己,但我希望更多的人,特別是在現實生活

中像張總那樣喜歡潛規則的所謂成功人士,能看一看這部電影,看看張總那副好色的嘴臉是多麼的可恨,以致於即使是以生命為代價,也會有人站出來揍妳一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