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噩夢輓歌--Requiem for a Dream

梦之安魂曲/噩梦挽歌(台)/迷上瘾(港)

8.3 / 899,346人    102分鐘

導演: 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編劇: 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演員: 艾倫鮑絲汀 傑瑞德雷托 珍妮佛康納莉 馬龍韋恩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John_BM

2013-07-30 08:24:53

關於《夢之安魂曲》和導演達倫


1.達倫.阿倫諾夫斯基一直是我看好的一位導演。從我看過的四部長片來看,其作品普遍帶有現實主義色彩,又常借鑑恐怖片手法,有些帶有歐洲藝術電影的實驗風格,當然也注重觀眾和市場交流。私以為這是美國獨立片起家導演的趨向。此人其實是表面粗放,內心細膩的導演。與前輩同類導演比起來,他比大衛.柯南伯格更注重技術,看重電影視聽技巧的開拓,比布萊恩.德.帕爾馬更注重電影的整體性把握,比羅曼.波蘭斯基更通俗,易於為普通大眾所接受,這是他的一些優點。
2.當然,達倫也有薄弱的地方,比如劇情,也就是電影內容。他並沒有像柯南伯格那樣拍一些「觀念先行」的「概念電影」(借用「概念車」和「概念專輯」的說法),也無心以一場場段落式的戲劇性高潮打動觀眾(當然像本片還是有的),也不侷限於好好講述故事(受現代主義影響?)。
3.一家之言,《夢之安魂曲》看下來,感覺整部片比較好地抓住觀眾的神經,特別能引發觀眾的觀影興緻。比較不滿意的就是編劇和剪輯。我沒有看過原著,但在編劇(劇本作者就是導演本人和小說作者本人)方面,幾個角色的動機實在薄弱,幾乎是帶有一種象徵性,似乎是刻意隱去角色的複雜內心活動而表現人物的「偏執」(達倫非常喜歡錶現的主題),並且本片有著「浮世繪」一般的萬花筒多線敘事,將不同人的生活片段以快節奏相互交替剪切,似乎想野心勃勃地再現社會全貌。那麼本片可以看做是一個寓言:不一定是在講述毒品以及下層生活,可以像徵所有追求夢想,但在征途中因外界和內心的種種原因而離夢想越來越遠,這是一首獻給所有失去夢想者的輓歌。那這樣一來影片的格局就擴大了,看得出導演是想這樣拍。問題是如果導演真的是這樣的想法,他的電影語言是否能夠再現這一點?
4.從剪輯上說,電影中刻意將不同人的生活片段以非常快的節奏穿插,這樣一來的確加快了影片節奏,也能吸引觀眾,但卻讓人思考這些人物和場景之間的關係。看完全片後我們發現其實沒有必然聯繫,因此這用傳統好萊塢,包括受好萊塢影響的獨立電影的法則看來是沒有邏輯的。本片採用的剪輯手法更多偏向歐洲化,既強調生活事件的無序性(不是偶然性),有點存在主義的味道了。但是強調無序性似乎又背離上文說到的,呈現一個寓言。也就是說導演的影像化和我認為導演想通過劇本引出的寓意是有一點背離。
5.達倫一向會挑選和調度演員,他自己也承認先選定演員再寫劇本,彷彿是「量身定做」,《黑天鵝》讓我一下記住了娜塔莉.波特曼,《摔跤手》的故事無甚印象(只記得遍佈全片的80年代流金味),但米基.洛克真的與角色融為了一體。本片發揮最好的是奧斯卡影后艾倫.伯斯汀,比較弱的是詹妮弗.康納利,不是質疑她的演技,而是這個選角有點失敗,感覺她的氣質與電影有點不太相符,全片的演員沒有很統一的風格,群戲略為生硬。
6.作為一部以樂曲體裁命名的電影,無論是表面還是深層,本片的另一個主體都必須是音樂。從結構上來看,這部作品可以看成是大型套曲:三個樂章(夏、秋、冬,帶上一個引子——片頭)的四重奏(四個主要角色),每一部份的劇情展開也頗有藝術音樂的神韻;你也可以將它看做一張概念專輯,有如Pink Floyd,迷幻、消極、頹廢,同時充滿實驗味道,每一次不同場景的剪輯切換都可以看成是一個樂段或者一首歌,整部電影連起來便是一張「搖滾歌劇」。從音樂的使用上看,電影大量應用四重奏(又是四重奏,也許就是一個暗示)和電子樂,後者在影片的不少段落音樂起到的獨特的作用,且不談音樂與場面的結合度如何,音樂在本片中是起主導作用的,攝影機運動以及剪輯的節奏都靠音樂來推動,像MV一般。當然這種技法是有爭議的,一些國外媒體甚至因此給了本片差評。我對這種技法不置可否,但無可否認這已是許多新生代導演的常用技巧,比如大衛.芬奇的電影中也多次運用到。
7.關於本片花哨的攝影,這也是達倫愛炫的一點。比起《黑天鵝》,也許打光沒那麼出色,但其實這兩部片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格。這十多年間達倫在電影技巧上也稍有轉變,儘管最近的電影仍然顯得很華麗,但已摒棄了許多累贅的東西,不變的是導演對人類偏執行為的展現,對人性陰暗面的暴露和對人與人相互關係情感的探討,希望《諾亞》能給我們帶來驚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