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環太平洋--Pacific Rim

环太平洋/悍战太平洋(港)

6.9 / 532,901人    131分鐘

導演: 吉勒摩戴托羅
編劇: 吉勒摩戴托羅 崔維斯畢奇漢
演員: 查理漢納 朗帕爾曼 伊卓瑞斯艾巴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隔壁山田組組長

2013-07-30 03:37:35

談世界末日的時候…還談個屁啊嗚嗚嗚!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今天陪朋友去了一次,這麼一來就,三刷了……

三刷的話,看點就真的只集中在香港之戰的半小時了。




1、影片中漢字的運用是格外的多,香港基地處處都是繁體中文。男主角房間的牆上寫了一行字,居然還有語法錯誤。(「此處禁止鑿牆」什麼的)




2、將軍沒有休息之處。他的私人空間只有一個洗臉台,I字型的水泥地面,居然汪著兩池水——這是整個基地最具有通透感的房間,唯一一處能看到外面天光的房間,水波的反光讓整個房間更顯明亮。
這種摒棄了凡人需求、並充滿光明的環境佈置,為將軍這個悲情角色賦予神格。




3、兩個姓名梗:

A-將軍的名字叫Stacker Pentecost。彭蒂科斯特這個姓氏,具有「聖靈降臨」的含義,狹義上照應的是小女孩看見大機甲,將軍如天神下凡般現身的一幕,廣義上則是點明其領航地位。

將軍的主題音樂:http://www.xiami.com/song/1771959715?spm=a1z1s.3057849.0.0.NnKWJs

B-老將角色名叫Herc Hansen,Herc的名字則無疑指向赫拉克勒斯。儘管影片一直稱其為「赫克先生」,但在影片最後,他代替將軍進行指揮,說「這裡是赫拉克勒斯·漢森將軍,我宣佈戰時鐘永久歸零」。這裡我沒聽清原文,不知道是翻譯的自作主張把名字寫長了,還是他真的在這裡第一次說出了自己的全名。如果是全名,那麼在所有駕駛員當中,他與將軍作為兩位資歷最老的人,將軍是聖靈,他則是武神。

p.s.神話裡,赫拉克勒斯也曾白髮人送黑髮人。




4、幾段音樂的欣賞

怪獸登陸:http://www.xiami.com/song/1771959703?spm=a1z1s.3057849.0.0.a0Neyk

EVA新劇場版-序-使徒來襲:http://www.xiami.com/song/1768990365?spm=a1z1s.6626001.229054121.18.h1qSQz

命運(貝多芬C大調第五交響曲第1樂章):
http://www.xiami.com/song/1771109753?spm=a1z1s.6626001.229054121.115.Kz62kZ




5、吉爾默·德爾·托羅,過去的著名作品:
《刀鋒戰士2》
《地獄男孩》系列
《潘神的迷宮》(這畫風不對啊?)



——————————————————————————




前天和爸媽一起去二刷了一遍,發現了幾個細節:

1、換了個影院,廳小,屏亮,但是由於眼鏡顏色太深,實際上看起來是更暗了。這就導致很多場景看得不是很清楚……因為是第二遍所以清不清楚的感受非常清晰。一定要去設備最好的影院看。

2、中國隊員不是沒有特寫,有。香港一戰之前,將軍佈置任務,三胞胎之一的大臉上閃著堅毅(就義)的表情一閃而過。

3、「靜如凌波麗,動如草薙素子」,這就是影片給女主角的設定——所以,影片的日語吹替不但豪華,而且很「懂」,直接讓林原惠配森真子了。

4、男主角工人look的幾個出場,手喜歡插在口袋裡,太嫩。他長得像希斯·萊傑,但氣質不如,少了一點渾身上下懶惰自在的氣質。

5、 兩個很奇怪的地方:
a-森小姐的出場一段戲非常奇怪,就是男女主角第一次面對面那裡。不但台詞內容很無厘頭(「他和我想像的不一樣」,「我在這呢」,「對不起,是我太失禮了」然後森小姐羞澀笑,這他媽太不自然了!)、配音員念得奇怪(呼吸和重音整個像被掐著了),甚至連後期口型都沒對上!怎麼想怎麼彆扭。
b-為什麼博士和怪獸通感之後,對方就要找他?本以為是通感了之後對方就明白了人類的作戰部署,直接去摧毀機器人本部之類,但是怪獸們居然去尋找博士——找他幹嘛啊???目的何在???我不懂啊!!!

6、我去看這個片子也不是看劇情的。不過有人為影片的故事正名,從技術角度分析《環太平洋》劇本有多麼精密。。。哥們,環環相扣的起伏衝突只是精密的好萊塢作業,只是一個達標,是非常非常基礎的商業大片素養。作為一部好萊塢電影要是不能在劇本結構上【達標】,它根本都無法開機呀!這個就好像說,我也不喜歡MayDay,但是如果有人從「不夠商業」的角度批評MayDay,你批評的切入點錯了……
說它故事爛,完全是指它空有世界末日的好題材卻沒有做任何關於末日的思考,甚至未能在同類的機甲怪獸題材中開創新紀元。拿本片和《阿凡達》做比較,是高估了。

7、影片劇情上的幾個閃光點:
a-怪獸是恐龍文明。這個設定非常可愛!這麼一來,外星人,大恐龍,機器人,大怪獸,淘小子們喜歡的東西就全齊活了……
b-男主角形容楊希的死:「一個一直在你腦子裡的靈魂突然沉默。」
片中其他浮皮潦草的對通感的形容,實在是不值一提。男主角完整地體驗了一次死亡,此事應該用一個非常非常殘酷且有份量的細節或台詞來點透,但是片中未能做到,主人公幾次對此加以形容都太淺薄,令人失望。

7、掐了一下時間,香港之戰開始,影片進行剛好一小時。二刷本片,看點就集中在香港之戰了。。別的地方真的會感覺無聊。。。

8、我喜歡切爾諾·阿爾法。=w=
有人注意到沒,切爾諾·阿爾法似乎是女人為主駕駛啊?兩個駕駛員出場的畫面里全都是女性做主導(站在前面制定決策)的感覺啊。


9、羅伯特·卡辛斯基的影人簡介……好悲傷的感覺,別鬧了餵= =


——————————————————



    即將上映的《環太平洋》7月29日在深圳嘉禾影城舉行了媒體場試片。由於影片之前聲名在外,所以當日作為試片現場的1號大影廳座無虛席。
    這部有關「機器人大戰外星怪獸」的科幻動作片,具有劃時代的戰鬥場面,但是劇情非常單薄,以致於試片後有人寫短評說:「本年度特效最棒但是劇情最沒意義的大片就是這個了。」
    嗯,如果站在非AnimeFever的立場來看,非常中肯呀。
    散場後我採訪了幾位媒體同行,態度非常兩極分化:
    熱血青年、日本動漫迷和科幻愛好者都非常愛這部片子,說「麥扣背看完咬著枕頭哭了,在這之後上映的變4可咋辦啊?」
    但比較資深的藝術片愛好者就會覺得毫無內涵,說「怪獸好噁心」「鬧死了」。
    嗯,筆者認為,對這部片子的態度,可以當做區分朋友的標準……
   

 
看點?除了特效一無所有
但這一個看點就足夠了



    「好電影有兩種,一種是讓你把自己的故事代入產生共鳴,比如《大話西遊》;另一種則是把你帶進一個嶄新的世界,讓你張大嘴巴看完整部片子什麼都不用想,上次是《阿凡達》,今年夏天則是《環太平洋》。」一位媒體人在看完影片之後如是說。
    沒錯,《環太平洋》以獨特故事向觀眾展現了一個空前恢弘的奇幻世界,80麥克的深海怪獸與機甲巨人的激戰,無疑是影片的最大亮點,其精彩程度絕對讓觀眾飆起腎上腺素,震撼視效更將在CG史上留下重重一筆。
    為了對抗從異世界來的巨大怪獸,由中、美、俄、澳、日等環太平洋國家設計研發的巨型「怪物獵人」被投入戰場。這是一場壯烈的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鬥,新英雄——長得像希斯·萊傑的新晉男星查理·漢納姆,以及日本著名凹面女星菊地凜子——又一次在末日之前拯救地球。
    該片日前在香港、台灣、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亞洲七大市場火爆上映,影迷反響強烈,不少觀眾紛紛盛讚:「史上特效最讚的電影」「《變形金剛》三部加起來跟《環太平洋》比都是撓癢」、「這絕對是年度漢子電影」、「酷到捶地,爽到哭泣,這才叫大片」。影片最高潮的段落是香港的一戰,看片後有人稱之為「本世紀最偉大的動作戲」。
    的確,疾風怒濤、雷霆萬鈞的香港之戰,爽的我目瞪口呆……簡直要為在它之前上映的科幻動作片感到慶幸,並為在它之後上映的同題材影片感到悲傷——不久前剛剛上映的「超人」什麼的,跟它一比都是小兒科了真的……



中國元素?華裔三胞胎打醬油
主戰場香港魅力絕倫



    影片上映之前,曾經拿「中國元素」大做文章。為了取悅中國大陸這個除北美之外的最大票倉,他們還特意推出了一版「中國紅」預告片,大肆宣傳一部在中國常州製造的機器人「暴風赤紅」,以及它的駕駛員華裔三胞胎兄弟。但事實證明,在一部好萊塢大片裡,華裔人士如果不是反派,就只能是打醬油的。可憐的暴風赤紅三兄弟,連個面部特寫都沒有,第一場戰鬥就變成炮灰領便當走人了……拯救世界的,還是美國英雄。
    不過他們犧牲前用不知道哪兒的方言喊了一句「三點鐘方向」,稍感親切。
    其實中國元素這個,倒不是謊言,應該說是「宣傳方向錯誤」。這部影片的確有很濃重的中國元素,但不在於演員,而是在於場景:這部影片最重要的戰鬥場景,是在中國的香港。
    作為一個怪獸不斷襲擊的島嶼,香港是片中最大的戰區之一。劇組搭建了毀滅前與毀滅後的兩個香港,上環、中環、灣仔等地名街區均成為戰場,在片子裡可以看到香港街頭遍佈人類躲避怪獸襲擊的防空洞。
    這部戲中的香港,既具有蒸汽朋克的硬科幻風格,又具有未來都市般的抽象感。嚴格來說,在地面地帶的「人類視角」,就是稍嫌破舊的人文香港,高低錯落的燈箱與路牌令人一眼就聯想到《銀翼殺手》和《攻殼機動隊》。而在半空地帶的「機器人視角」,就是充滿現代感的高樓大廈與輝煌燈火,帶有星戰的宇宙高端范兒。兩個視角的結合,中國好香港!
    香港這個城市作為戰爭場景,其實有其合理性,但是在好萊塢大片裡就比較罕見——多元人文的融合,科技發展的新舊共存、侵略殖民與反擊、黑市交易與地下組織——純美國派的導演,通常只能想到南美國家,比如《野蠻人》啊《速6》啊《盜夢》啊《在路上》啊什麼的,他們全都選墨西哥和巴西。
    但是,一個「日系」的導演,他就會選擇香港!這是個屬於OTAKU之間的,甜蜜的暗號啊……



「談到世界末日,我們談什麼?」
「別他媽談了你看不到我正在哭嗎……」



    為了給戰鬥留充裕的空間,《環太平洋》基本沒有什麼劇情可言。不客氣地說,人物塑造乏善可陳,也毫無對於「世界末日」這個命題的哲學思辨。《環太平洋》沒有半點內涵,看我的口型——半點沒有。
    你若想在《環太平洋》里找內涵,就像在森林裡找鯨魚,走錯地方了啊哥。
    歸根結底,這是一部適合科幻迷、機器人恐龍外星人迷、動漫迷、熱血青少年的片子,他們可以給影片打到接近滿分,但是文藝片愛好者啊、資深影評人啊、心臟病患者啊、甜蜜小情侶啊什麼的就算了,大怪獸一驚一乍的可能還會把你嚇著。
    如果你想探討個人面臨末日時的心理掙扎,不如去看庵野秀明或者大衛·林奇;如果你想探討群體命運,出門左轉找庫不理克。
    不過我覺得這個片子賣的也不是熱血——要說熱血,筆者比較傾向於《天元突破紅蓮之眼》。那才是真的熱血到哭好嗎,超宇宙大戰艦紅蓮螺岩,浪漫死了我稍微回憶一下都濕了,
    而《環太平洋》,《環太平洋》——這他媽的,就是一個他媽的美國死宅,用他宅了五十年的血淚,為他中二史上所有影響人格的日本大神們,譜寫的一首,簡單的小情歌……
    使徒暴走,高達關節,哥斯拉腳印,精神傳感,我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去重看一遍片尾的致敬名單,然後按圖索驥把影片中的neta都他媽一個個捋出來啊TTATT
    有誰知道那個俄羅斯的機體到底有沒有參考《傳說巨神伊迪安》啦TTATT!!!





    其實全片我最噴飯的地方是,博士趴在地上找眼鏡的那個橋段……
    那一瞬間,我回到了中學,回到了淘氣小親親的世界,也順便去了一趟戀愛都市·愛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