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盲探--Blind Detective

盲探/

6.5 / 2,482人    130分鐘

導演: 杜琪峰
編劇: 韋家輝 游乃海
演員: 劉德華 鄭秀文 郭濤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殺手里昂Leon

2013-07-02 22:20:52

《盲探》:杜琪峯的鬼馬狂想曲


文/殺手里昂Leon
  當年,《紐約時報》影評人曾對早期的香港功夫片有過如此的評價:「盡皆過火,儘是癲狂」。或許,當時的這句話並非出於對香港電影的一種褒獎,但是如今看來,早期香港電影中的張狂與縱樂,作品中所包含的獨具匠心的創意卻成為香港電影的一個榮譽標誌。其實,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現在杜琪峯所執導的這部《盲探》。相信很多觀眾會喜歡《盲探》,正是因為其癲狂。然而,或許也正是由於其過火,有些觀眾可能會無法接受。

  從2000年的《孤男寡女》開始,杜琪峯、劉德華與鄭秀文所組成的「鐵三角」組合便正式成立。這部關於辦公室戀情的愛情小品在當時香港影市最為低迷的時期取得了3500萬的票房成績,成為當年香港電影的票房冠軍,成為救市之作;次年,「鐵三角」再度出擊,講述兩個胖子為愛減肥的《瘦身男女》再次獲得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到了2004年,講述賊公賊婆兩個鴛鴦大盜的《龍鳳斗》拍完之後,杜琪峯卻宣告「鐵三角」組合解散,從此不再合作。因為杜導覺得已經找不到新穎的合適題材,再合作也拍不出新意來了。其實,在《龍鳳斗》中,觀眾也已經看到了這種新意匱乏的傾向,因為無論是在口碑還是票房上,《龍鳳斗》都遠不如前兩部作品。直到九年之後,杜琪峯才食言。因為他遇見了《盲探》。《盲探》確實是杜琪峯所要找的那種題材新穎,風格獨特的電影。

  在看之前最早的預告片時,感覺《盲探》像是一部結合了《大隻佬》與《神探》那樣帶有驚悚懸疑味道的警匪片。但是,看完整片之後才發現,這只不過是杜導給觀眾耍的一個小把戲而已。《盲探》只是一部包裹著偵探片元素的喜劇片而已。影片融合了驚悚、懸疑、喜劇、推理、動作、愛情等各類商業元素,但是最後呈現出的螢幕效果卻還是以喜劇為主。在片中,你可以看到《大隻佬》的影子,但是杜導卻拋棄了因果輪迴的宿命論;你也可以讀到《神探》的韻味,但杜導這次卻沒有大玩精神分析。《盲探》少了銀河映像作品中所特有的標籤化的東西,卻多了香港電影中那種張狂縱樂的鬼馬娛樂精神。所以,對於普通觀眾來說,杜琪峯的這部《盲探》去除了菁英化的個人表達,而顯得更加通俗易懂、老少咸宜。

  這並不是一部非常正經的片子,整部影片透射出一種誇張與癲狂的鬼馬氣質,這不僅表現在整部影片的風格上,更體現在演員的表演上。影片以破案為線索,由多條案件交織而成,而小敏失蹤案則貫穿整部影片的始終,成為影片敘事的主線。而劉德華與鄭秀文這對螢幕上的「黃金搭檔」在偵破案件時通過配默契的配合,碰撞出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火花,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劉德華飾演的神探莊士敦眼盲心部盲,有著靈敏的聽覺與嗅覺,有著天才般的邏輯推理,被稱為「破案之神」,辦案時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自信模樣,但在這個天才人物卻有著先天不足,身上集合了許多缺點:貪財好吃、傲慢無禮。而正是由於這樣鮮明的性格特徵卻讓觀眾感覺到一種來自於生活中的真實,且極具喜劇張力;而鄭秀文飾演的女警何佳彤則帶有點神經質、性格大大咧咧,對莊士敦有一種偶像般的崇拜與愛意,在辦案過程中模仿犯罪現場時,變換著各種服飾造型,可謂吃盡苦頭,產生了強烈的喜劇效果。正是由於兩位演員那種誇張與癲狂的表演方式為這部影片注入了一種新鮮的、獨具一格的氣質。

  影片對於喜劇效果的營造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兩位演員默契的配合而碰撞出來的。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杜琪峯導演的小聰明,通過各種小包袱還有對於影片節奏感的控制來創造喜劇效果。導演將原本正經嚴肅的犯罪推理過程進行了喜劇化的處理,消解了偵探片中的嚴肅莊重感,卻增加了喜劇片中的幽默與玩味。特別是在還原犯罪現場時,導演故意模糊了電影真實性與假定性之間的界限,讓自己親身置於當時的犯罪現場去感同身受,值得玩味。

  或許,有觀眾會批評《盲探》的推理不夠嚴謹。的確,如果你是在按照一部偵探片的標準去衡量《盲探》的話,你會發現影片中的推理過程完全經不起推敲,很多邏輯線索也無法撐起整個故事的結構。然而,杜琪峯並沒有打算將本片拍成一部邏輯縝密的偵探片,我們完全可以將《盲探》視為杜琪峯及其銀河映像為了娛樂觀眾所彈奏的一首鬼馬狂想曲。觀眾要做的只需在漆黑的影院裡盡情狂歡就行了。
(影評原創,未經作者允許,私自將文章用於商業用途,一經發現一切法律後果自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