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逆光飛翔--Touch of the Light

逆光飞翔/

7.4 / 826人    110分鐘

導演: 張榮吉
編劇: 李念修
演員: 張榕容 黃裕翔 李烈 懷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鴨鎖骨

2013-06-22 05:58:53

我們需要怎樣的勵志片



即便口碑持續高漲,《逆光飛翔》現在也已很難找到排片的影院了,與其同期上映的《富春山居圖》卻仍在各大影院張牙舞爪攻城略地,真是讓人感嘆:這究竟是什麼世道?所謂「劣幣驅逐良幣」,就此在電影界開創了一個極壞的例子。我們的觀眾之所以選擇看一部電影,似乎只是為了抓住一個可以與人討論的話題,為此就算自虐也在所不惜。

面對如此惡劣的現象,我也實在不願意再添油加醋了,於是只有轉過身,專心來講一講《逆光飛翔》的好。

這仍然是一部標準的台式小清新電影,看多了確實會膩,只不過,在目睹了一大串內地烏七八糟的話題之作後,再來面對這樣一部電影,就只會生出由衷的感動。即使《新週刊》把「今年最好的華語電影」列為電影水軍的話語標配之一,我也要壯著膽子說一句:《逆光飛翔》,確實是今年到目前為止我看過的最好的華語電影。它在口碑上的勝利,或許可以歸因於真實的故事,歸因於黃裕翔的本色演出,歸因於漂亮的攝影和美妙的音樂,但歸根結底,這其實是價值觀的勝利。特別是在《中國合夥人》的話題席捲過後,我們實在是太需要這樣一部電影來正一下自己的三觀了。

之所以拿來和《中國合夥人》相提並論,是因為《逆光飛翔》也是以「青春+勵志」作為標籤的,只是這兩部片所勵的志實在是南轅北轍。《逆光飛翔》中的男女主角,一個彈鋼琴一個練舞蹈,可到最後也沒能取得成功,他們甚至都沒想過要取得什麼成績,特別是男主角黃裕翔,作為一個盲人青年,他所想的只不過是「不用事事都麻煩別人」,只要能獨立地從宿舍走到教室,在他看來就已經是莫大的成功了。而之所以練琴,就更是和成功無關,他甚至拒絕參加比賽,因為不想讓別人覺得他是因為看不見才獲得同情分。練琴對於他,就跟盲人按摩類似,是一種生存方式,而與按摩不同的是,鋼琴更能讓他獲取在這個世界上的存在感。他練琴,並且只是練琴,陶醉於其中,這就夠了。至於比賽名次和知名度,有什麼重要?

說到按摩,想起自己前幾天在一家盲人按摩店的經歷。因為腰摔傷了,就去了家熟人介紹的按摩店,給我按摩的是一個看不出年紀的女人,之所以看不出,是因為她的臉只有慘白的一片,五官都看不清。我趴在那裡,以前沒按過嘛,覺得疼,大呼小叫的,而這女人非常耐心,不停地跟我解釋為什麼要這麼按,講得很有條理,聲音也很好聽。等我慢慢適應後,她就開始跟旁邊的按摩師聊天,用貴陽話有說有笑的,偶爾的,她還會哼起小曲,是《給我一個吻》,「給我一個吻,可以不可以……」

我憋不住好奇心,終於問了她,眼睛是什麼時候開始看不見的,她輕描淡寫地答道,是1999年,她才二十出頭的時候,被人潑了硫酸,不但毀了容,眼睛也看不見了,現在哪兒也去不了,只能待在屋裡。「唉,我是沒有自殺的勇氣啊……還好我們家那位,能夠將就著我一起過日子……」說完這些,她停了會兒,又開始哼小曲,還是那首《給我一個吻》。我趴著靜靜聽,覺得真好聽啊。

什麼叫「勵志」?這首歌就是最好的答案。1999年,她二十出頭,那麼現在也不過就是三十多歲,是一個女人最需要愛和美的時候。她雖然被毀了容,但仍然能夠感受到愛,並且用聲音創造出美。

《逆光飛翔》中的黃裕翔就更是這樣,彈琴不是他向上爬的敲門磚,而是自處的方式,是安放靈魂的所在。他彈琴,是因為熱愛彈琴本身,這樣的人即使看不見,也不會覺得生命虛空。而《中國合夥人》中的成冬青呢,他就算背會了所有的英文詞典,靈魂依然無處安放,因為他並不愛英語。他的公司上了市,他賺了大錢,他成了第一、可空虛依然會隨時向他襲來。你得了第一、證明了自己,然後要怎樣呢?終究還是沒有可以依託的東西,只有靠別人的認同才能證明白己,這也實在是挺可憐的。

《逆光飛翔》的好,就在於這種平淡與真實中的生命張力,這種自己對自己的認同。黃裕翔說他不想因為別人的同情而獲得成功,這一點非常重要,既讓這個角色變得立體,又讓電影遠離了那種廉價煽情的模式,沒有利用盲人的困境來壓榨觀眾的眼淚。正好相反,除了開頭黃裕翔媽媽的幾個側影讓人有些動容鼻酸以外,這部電影的大部份時間都是讓人開心的。不只是黃裕翔,還有他周邊的那些人,練舞蹈的小潔、小潔的舞蹈老師、奶茶店老闆、大學裡的學生們,每個人都光彩照人,而這光彩,就來自於一種靈魂有所依託的狀態。

這部電影還會讓人聯想起蕭煌奇的那首《你是我的眼》,電影和歌幾乎可以互為註腳。這首歌這麼流行,也並非因為蕭煌奇是盲人,而是因為詞好曲好唱得好。聽歌的人對他不是同情,而是欣賞,因為他真的比我們要優秀,他是一個不需要用「盲人」來定義的音樂人。在產生正能量這一點上,我們可能真的要向台灣的這些小清新學學了。不過可能真的是社會階段不同,在他們追求自我的時候,我們還停留在把撒錢玩兒當成最高追求的階段,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