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天機-富春山居圖--Switch

天机·富春山居图/天机(港)/富春山居图

2.3 / 1,591人    120分鐘

導演: 孫健君
演員: 劉德華 林志玲 張靜初 佟大為 斯琴高娃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3-06-10 17:48:34

排排坐,看晚會


筆者狂迷間諜片,不謙虛的說一句,不太冷門的歐美作品基本都欣賞過,同題材的英美劇也看過十之七八,國產的諜戰劇也小有了解,自認在這個類型還是頗有見識的。然而《富春山居圖》開頭不久就把這自信擊得粉碎,我發現自己竟看不懂故事在說什麼。我本能的以為,這是由於《富春》屬於《全面啟動》式的高智商片,很殺腦細胞,於是全神貫注,認真揣摩起細節,不料卻越發一頭霧水。
 
影片從頭到尾充斥了強烈的儀式感,足以讓人忘記還有故事這回事。從杭州、台北、東京到杜拜,特工劉德華足跡所至的每一處,都經過對手佟大為和其爪牙的精心佈置,將燈光調到最炫,蠟燭蜿蜒擺放,火苗燃至等高,所有迎賓員穿戴好奇裝異服,化好不人不鬼的濃妝,各就其位,擺出或驚悚或美艷的姿勢,還點綴以評彈、越劇、舞蹈、雜技、體操各種助興節目,只等劉德華一踏進門,就能目睹最豐盛完美的視覺盛宴。如此超現實的尊貴待遇,西方同行詹姆斯·龐德、伊森·漢特、傑森·伯恩都無福消受,中國特工首秀大螢幕,真是一步登天。
 
其實客觀來說,超現實並不是壞事,007電影就一貫有這個傳統,壞人的老巢往往宏偉華貴,龐德和女郎調情的場所也是旖旎奢華,營造出讓人當不得真的卡通感。然而,一頓大餐里只需一兩份魚翅燕窩就夠了,人家007享受完了,該開槍還開槍,該掐架還掐架,還跳飛機還得接著跳,藝術指導絕不會搶了編劇的風頭。而孫健君導演的這道大餐里,從開胃菜到餐後甜點,全是這種視覺上大滋大補的高蛋白,連打架都走華麗過盛的路線,那就叫人難以消受了。試想,一台春晚若全是色彩斑斕的歌舞,觀眾再愛國也忍不住換台呀。
 
哦,差點忘了,咱們孫導本就是拍慶典儀式出身,執導電影還屬頭一遭。因此《富春》不像電影,連mv也算不上,頂多算是多個晚會現場的拼接,也就絲毫不奇怪了,反而充滿了導演濃郁的「個人特色」。當然這可苦了不愛動腦的觀眾,影片不到五分鐘換一個場景,中間全沒有過度,交代時間地點全靠字幕,交代案件進展全靠手機電腦和配角匯報,超過一個場景以上的場面調度基本為零,整部影片瑣碎的像拼了一半的拼圖,連個起碼的前因後果都不屑交代,觀眾的腦補量最起碼達到《全面啟動》的十倍,才能大概搞懂這到底說了個什麼玩意兒。
 
《富春》走的並非沉默冷硬路線,對白的資訊量並不少,但他們聊了些什麼呢:佟大為一邊擁抱著島國情色文化,一邊大秀戀母情結,又在病床前和林志玲聊起愛情的抉擇;劉德華在跑車上向林志玲炫耀古文知識,之後又在她在沙灘大談信仰和夢想,期間還不停把鹹鴨蛋掛在嘴邊;林志玲深夜潛入張靜初房間就為了交流女人經,連英國人開口也要來幾句沒頭沒腦的。眾人廢話連篇,惟獨對情報怎麼搜集,向敵人怎麼用計,行動如何部署等關鍵資訊絕口不談,導演好像把觀眾也當成了諜戰對手,一切保密。當然這樣也好,故事本就像漁網襪一樣佈滿了漏洞,要是角色再說些自相矛盾的話,估計直接扯成漁網了,少說還能少錯。片裡有些自作聰明的對白,明顯在拙劣的模仿好萊塢,可惜連學也學不像,「女人躺著的厚度比站著的高度更管用」,這話要是從羅傑·摩爾說的,效果肯定一級棒,可放在劉德華嘴裡,卻只能製造笑場。
 
《富春》宣傳為動作巨製,實在是虛假廣告,足夠告到消協去的。激烈場面寥寥,打鬥軟綿綿的,且替身氾濫,場面小家子氣的可憐,狙擊手撂倒幾個龍套,女殺手搞定幾個警衛,四五人在幾十平米的地方槍戰,劉德華張靜初大戰一群雜技女,再加上跳傘、撞車、墜車等粗糙動畫,就是幾乎所有,別說追趕如今的好萊塢了,光從60年代007電影裡隨便拿一場百人混戰、槍炮齊鳴的高潮戰役來,就足夠讓《富春》吃一嘴灰塵的。主創平庸到要讓一個中國人和一個日本人比拚西洋劍,來強調影片的國際化,然而換來的只是筆者止不住的好奇:試問這兩人無緣無故是怎麼打上圖書架去的。
 
《富春山居圖》的標題是個大失敗。《奪寶奇兵》瓊斯博士和納粹搶約櫃,要是換了別的古董,故事就不成立,《十二生肖》成龍和文物販子爭銅首,假如換了玉璽,劇本也得改寫,但本片裡幾幫人搶了半天的富春山居圖,本身對故事沒有一絲影響,換成任何名畫都行,甚至任何能裝進捲軸裡的東西——比如《不可能的任務2》的病毒——故事也照樣說得通。至於那個「兩畫合璧」的倒計時,換個別的藉口,照樣能營造緊張感。就算隨便弄個麥高芬,比如《不可能的任務3》從頭至尾沒交代的那個「兔子腳」,把標題改成《秘諜奪寶》之類的大俗套,也比這麼唐突國寶要高明些吧。
 
影片中段,劉德華經歷了酷似《霍元甲》中李連杰的一段心理療傷,網上一致認為這是多餘的敗筆,筆者持相反意見。女孩向劉德華求愛,說「不讓你當我叔叔,我就快十八歲了」云云,這是孫健君向好萊塢發出的宣戰號角:你們壟斷諜戰大片的時代過去了,咱們華語片也「成年」了,不再認你做叔叔了!須知英語裡say uncle是認輸的意思,而且美國有「薩姆大叔」的外號。當然,支撐這豪情壯志的籌碼,咱們都見識到了,也只能啞然失笑。筆者認為,大家應該說服有自大自滿毛病的朋友去看看《富春》,那會讓他們認識到,自己那點心高氣傲,就跟小女孩不諳世事的求愛,就跟孫導要超越好萊塢的野心一樣,是何等荒唐可笑。

文/方聿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