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熾愛琴人--Behind the Candelabra

烛台背后/华丽后乐园(港)/炽爱琴人(台)

7 / 44,268人    118分鐘

導演: 史蒂芬索德柏
編劇: 理查拉葛瑞夫尼斯
演員: 麥特戴蒙 羅伯洛 麥克道格拉斯 丹艾克洛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文文周

2013-06-04 08:09:45

電視電影秀場反轉版《米爾克》


本片是這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第一部同性題材電影,是關於7、80年代美國著名的鋼琴演奏家李伯拉斯的傳記片。李伯拉斯實際身份是同性戀,此事藉由與他登台合作五年之久的搭檔兼「情人」 斯科特-托馬森在1982年通過法院向其索要1.13億美元的「贍養費」而浮出水面,然而李伯拉斯直到離世也從來沒有在其職業生涯中公開承認過自己的同性戀身份。

本片改編自斯科特的自傳《燭台背後》,李伯拉斯這個人物充滿了傳奇的色彩。他紅極一時家喻戶曉,尤其是在輿論風暴最為猛烈的時候,還依然保持著極高的藝術水準。在2006年,好萊塢曾打算邀請尼古拉斯-凱奇出演這個角色,然而計劃被擱淺,最終這兩個角色落在了道格拉斯和達蒙的身上。本片是道格拉斯在癌症手術後接的第一部片子,他本人對此感慨萬分。

本片一共只花了三十三天拍攝,有HBO電視台出資。服裝和造型都華麗得刺眼,李伯拉斯的奢華生活被描述得十分俗氣。尤其如果跟開幕片《了不起的蓋茨比》相比的話,本片裡的浮誇和奢侈簡直毫無質感,真的就是蛋炒飯比佛跳牆。可見資金對電影的影響是巨大的。好在索德伯格以及幾位主創有著極高的工業素養,因此成片流暢工整,挑不出毛病。可惜也沒有什麼突破,直男演同志已經沒有人能突破西恩潘和詹姆斯弗蘭科了。這兩人恰好曾經出現在過同一部影片裡,便是很適合拿來做對比的2009年柏林電影節上的《米爾克》。都是同志題材人物傳記片;男主角同樣是活躍在7、80年代,同性戀權益尚未得到認可的時期;兩人都是公眾人物,一個是文藝界,一個是政治界;都有一個年輕於自己的情人。不過,李伯拉斯沒有出櫃而米爾克是爭取同志權益的領袖。

索德伯格雖然片產量高,水準一直比較穩定,但是跟加斯范桑特比,對同性題材的把握顯然缺乏內心的貼近。他的幽默感倒是很好,希望不是因為他本身覺得他們很可笑。麥克道格拉斯的演出確實十分精彩,他畢竟是在模仿一個很多人熟悉的人物,要既有特點又有共性,非常不易。也不是一直光彩照人,還有禿頭贅肉切頭皮的造型。可惜四年前西恩潘已經達到了這個水準,在沒有這些服飾道具的修飾下,西恩潘已經傳神地扮演過一個樸實有活力的同志。道格拉斯在此片中至多算跟西恩潘打個平手,能不能因此得獎說不準。馬特達蒙對於同志角色來說還是太直了。儘管他金髮抹上粉底很有「小白臉」的氣質,身材也僅次於「雷神」,但是並未突破他以往的表演。換句話說,因為馬特達蒙的關係,令這部同性電影看上去跟普通愛情故事沒有差別。

索德伯格曾經說,他對於性愛場面的感受是,應該在觀眾的視線外,要不然就變成「記錄」了。他認為畫面呈現有界限,一旦越界會吧觀眾從電影中分離出來。在本片中他依然堅持這觀點,因而同性激情性愛場面極為節制,點到為止。不僅如此,其實本片也沒有刻意討論過同性身份問題,沒有帶入過多的社會環境。導演解釋說,他是以一種未來視角在看待。如果放到50年後,我們社會中的某些問題,或許就不再是問題,而關於「同性社會問題」,他在記者發佈會上說,當有一天沒有人討論這個問題了,就不再成為問題。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