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百老匯上空子彈--Bullets Over Broadway

子弹横飞百老汇/子弹穿过百老汇/百老汇上空的子弹

7.4 / 41,878人    98分鐘

導演: 伍迪艾倫
編劇: 伍迪艾倫 道格拉斯麥葛雷斯
演員: 約翰庫薩克 傑克華登 Tony Sirico Victor Colicchio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刀刀

2013-05-31 07:02:51

伍迪艾倫式的完美結局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伍迪艾倫還是那個我們熟悉的小老頭,絮絮叨叨,神經質,《子彈橫飛百老匯》也帶有明顯的伍迪艾倫電影風格。

  劇作家大衛長期鬱郁不得志,藝術家特有的清高讓他對腐敗混亂的話劇界充滿失望。黑幫大佬看中了名不見經傳的大衛的劇本想要投資,但條件是讓自己的情婦奧利芙飾演主角。雖然奧利芙嘮叨的個性和蹩腳的演技讓大衛深感抓狂,但在利益面前,他痛苦的屈服了。在這個奇怪的劇組裡,劇本的漏洞,女演員之間的糾紛讓大衛深感絕望,此時,奧利芙的保鏢契奇無意中展現了過人的編劇才能。在契奇的幫助下,被改寫的劇本居然獲得了盛大的成功,大衛成為了百老匯的成功人士。

  突如其來的成功讓大衛沉浸在激動之餘,陷入了迷惘和新的痛苦。他曾經抱怨女友並不理解他,認為只有劇組中的海倫理解自己,他甚至向女友攤牌,但卻被告知女友已和他的朋友偷偷來往了很久。契奇對奧利芙的蹩腳演出實在難以忍受,竟開槍殺了她。大衛對此深感不安,沒想到因為自己的劇本鬧出了人命。

  在目睹了契奇被黑幫老大派來的人殺死後,大衛突然醒悟,跑去找回了女友。大衛承認了自己的失敗,他對女友說「我愛你;我不是個藝術家」。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伍迪艾倫的故事。

   首先故事必定流暢和巧妙,讓人不忍停下來,總是包含期待;劇中的人物也一如既往地自大狂妄,憤怒、絕望、徬徨,經歷過荒謬和無常的生活遭遇後,才學會看清自己。而最「伍迪艾倫」的點睛之筆就是結局,故事總有完美的結局,所謂完美結局並不是驚世駭俗的成就,或刻骨銘心的情感,抑或難以置信的喜從天降;完美結局是殘酷生活中的一點希望,走了無數個彎路,下個路口一定能找到出路,與生活和解,對荒謬無常報以微笑,不要太把它當回事。


   媒體採訪伍迪艾倫時,他說自己最大的缺點是太懶惰了,如果他再勤奮一些,可以拍出更好的電影,但我們寧願相信這是一種謙虛,伍迪艾倫的電影總是有些完美的結局,但並不影響其作品的深刻,讓人看後回味無窮。如此看來,伍迪艾倫是真正的藝術家。在片中,契奇,這個黑幫分子才是真正的藝術家,在臨死前,他告訴大衛劇本的最後一句台詞應該改成什麼,因為只有那樣才是完美的結局。契奇對劇本創作的天賦,得以淋漓極致的展現,他不必再迴避再躲藏。大衛也終於坦蕩地承認自己並不是個好的藝術家。

  再看看《遭遇陌生人》裡的被相守幾十年的老伴拋棄的海倫娜,堅信面對人生的無常和荒謬,做夢比吃藥官管用。《業餘小偷》中暴富後的雷弗倫奇這對歡喜冤家,總還是能走回共同的起點。《曼哈頓謀殺疑案》中拉里和卡羅爾夫婦,平凡的生活中遭遇了一起謀殺案,感情更加堅固。《愛在羅馬》裡從家鄉來到羅馬開始新生活的新婚夫婦Antonio和Milly,各自度過了難以啟齒又讓人興奮不已的一天後,如願開始了新的生活。

  伍迪艾倫一定是個積極的悲觀主義者,他在這本可以提個鳥籠遊湖聽曲的年紀,仍堅持每年拍一部電影,堅持將腦中的靈感編織成一幕幕讓人啼笑皆非的喜劇,或許他本無意以大師的姿態點醒觀眾,只是碰巧他讓我們看到了生活再灰再沉,也有完美結局。


PS

  
  作為一個伍迪艾倫的粉絲,看多了他的電影,總能找到似曾相識的感覺,比如大衛的作品總是不被認可、被女友批評時內心憤怒和絕望,就是《遭遇陌生人》裡剽竊朋友作品的小說家的遭遇,失去工作,靠岳母的資助過活,苦苦尋求出路。
  大衛被演員海倫的不同尋常吸引,以為不再愛女友,但又有些不捨,徬徨無助的心態,恰恰是《愛在羅馬》裡年輕建築師一不小心愛上女友閨蜜的翻版。
  契奇在舞台後被黑幫開槍殺死,讓我想起《曼哈頓謀殺疑案》那一幕槍殺也是發生的舞台背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