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越戰獵鹿人--The Deer Hunter

猎鹿人/越战猎鹿人(台)/猎鹿者(港)

8.1 / 362,501人    183分鐘

導演: 麥可西米諾
編劇: 德里奇瓦什本
演員: 勞勃狄尼洛 約翰卡佐爾 克里斯多佛華肯 約翰薩維奇 梅莉史翠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eiger

2013-05-05 19:41:40

美式自我療傷-《越戰獵鹿人》


美式自我療傷-《越戰獵鹿人》
看的是高清修復版,比我以前屯的dvd效果好多了。以下說7點:
1.敘事結構。單線性,沒有閃回回憶,前後跳躍,真實地帶入主角的視覺讓觀眾體驗賓夕法尼亞洲一個煉鋼小鎮的俄裔美國移民的社區生活。越戰期間,新兵入伍的歡送儀式和一名新兵史提夫的浪漫婚禮同時進行。我們看到了隆重、愉快、輕鬆、有點魯莽、小瘋狂的場景。可以說是我見過的電影中,描寫婚宴派對最讓人看得賞心悅目的一幕。足足用將近1小時描寫這些入伍前的場景,但入伍後,被越共捉為人質,玩生死俄羅斯輪盤,逃跑成功,被解救,在越南的混亂生活,以及主人公邁克回到鎮上,又重回越南找尼克等,整個基調與前面入伍前的愉悅形成鮮明對比,是隱含痛楚和哀傷,但沒有插入任何閃回記憶畫面,三個主角被越戰割裂,扭曲的生活,讓快樂的過去恍如隔世,在敘事結構上達到了與主人公經歷的默契與吻合,我想這真是這種簡單而精巧的敘事結構安排的高明之處。(恰恰反駁了很多號稱質疑某些影片採用單執行緒故事難以出彩的劣質影評人的狹隘之詞。)
2.人物角色塑造。很多人說克里斯托佛.沃肯的演技比其他人,包括大神德尼羅要出色,我不同意。理由是,僅僅是情緒上,在角色的戲份克里斯托佛.沃肯佔了悲情優勢,而演這種文弱、憂愁、被扭曲的文藝戰爭青年形象,在美國電影史上能擔當這些任務的演員太多了,隨便數幾個都可以,蒂姆羅賓斯,西恩潘,馬丁辛,米基洛克,甚至強尼戴普,當然,這種穿越猜測純屬娛樂(要嘛當時還是愣頭青,要嘛是其他原因),但德尼羅的美式英雄主義的個體形象,卻是讓電影成為經典的重要因素。在那個年代,德尼羅把所有的時代英雄都演光了,美國往事、憤怒的公牛、教父、計程車司機,獵鹿人。這些經典電影,他做了主角,看過他的表現以後,我個人認為是找不到別的演員可以代替這種氣場。當然,克里斯托佛.沃肯完全是值得一座小金人的出色發揮。其他配角也演得太好了。梅麗爾斯特里普演的是一個外表柔弱,但對生活態度堅定的勇敢姑娘。她的演出應該說不過不失吧。
3.精彩的細節。這部影片雖然敘事結構簡單而精巧,但細節的安排之出色不容忽視。首先是婚宴上,德尼羅和梅麗爾斯特里普的幾次接觸,從眼神到動作,從含蓄的規避偷望到細微的動作,邁克暗戀琳達,而琳達心領神會,比如琳達入屋,邁克馬上拿東西從後門出去,避開琳達;舞會上琳達與尼克傾情地跳舞,邁克在一旁喝悶酒,卻偷望琳達,視線正好與對方碰上,視線之間有一名寂寞女子正似是而非地看著邁克,最終卻成了尼克的舞伴,而尼克似乎也對這種情況心領神會。但他們的友情完全是真摯的,當然不會捅破,不是那種落入俗套的兄弟搶女人的情節,很真實而含蓄地表達了友情。另外一個精彩細節是退伍悶騷軍官在宴上喝悶酒,與他們幾個入伍新兵的小摩擦,正好是為後半段越戰慘痛回憶埋下了伏筆。還有很多不可盡數的細節值得影迷分析玩味。
4.應該「過度解析」的部份。為什麼這樣說呢?坦白說,這就是那樣的一部電影,帶著旗幟鮮明的反越戰色彩,而且裡面有非常明顯的隱喻和象徵意像的表達手法,這可以說是,正期待觀眾去發揮想像力,對它「過度解析」的一部電影,我想,這正是這類文藝電影獲獎的關鍵。影片名稱是獵鹿人,而影片當中,有三軍前後2次,拍得荒涼孤寂,饒有深意的打獵鏡頭。這正是影片最為關鍵並期待被解讀的部份,在這裡,盡情去挖主題吧,正是影片期待觀眾體味的地方。有影評說,是獵人與獵物的角色互換,美國精神在戰爭中,從獵人到獵物的轉變,印證了越戰的失敗。這種理解有其道理。但我認為,狩獵活動象徵的是一種人類從古到今,維持生存的必要手段,我們現在吃的肉等東西也是打獵得來的,只不過是用養殖、機械化屠殺等方式取代了過去的自然野獵的方式。人類生存發展總是建立在屠殺其他物種的基礎上,以他物為食。所以,但從個體意義上出發,獵鹿人要獲取獵物,需要的是勇氣、膽量、智謀,而對於獵物,他是一個可以剝奪對方生命的征服者。海明威的文學作品中,不厭其煩地描寫他的打獵經歷,被認為是一種勇氣的體現。我們不妨從這個角度去分析,同伴忘了靴子,邁克不肯外借,我認為他不肯外借的原因很複雜,首先他認為朋友對打獵的準備不足,他認為打獵要準備充分,要靠自己能力,也許他認為他為朋友犧牲太多了,他內心有抱怨,為此小爭執,尼克還訓斥了他一頓,但他不以為然。他內心是孤獨,如此地與周圍的朋友格格不入,在婚宴後大醉裸奔,在追獵時冷靜、孤傲而殘酷、勇敢,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經典的美式英雄形象,真性情,豪不造作,面對獵物他毫不退縮,總能想到辦法克服內心的恐懼。但戰爭中,他們期待建功立業(當時很尊重復原軍人,越戰士兵,也是這種環境,國家宣傳有關),結果,現實完全是不同的。被捉為人質,實際上還是邁克一個人在戰鬥,我看片的理解是,原計劃是邁克告訴尼克,叫他看他眼式反抗,結果尼克那時候已經半崩潰狀態,他按下扳機,也許是為了解脫,但他卻在扳機沒有作響時候,露出猙獰而扭曲的笑意,恍惚在俄羅斯輪盤下生存才提醒他還依然活著。結果邁克還是做了一個成功的反抗英雄,拯救了朋友。整個事件當中,他的確是最堅強的,史提夫和尼克都崩潰了。所以,俄羅斯輪盤下,邁克依然是上帝的寵兒,這也許正是電影信仰的本旨,勇於求生,堅強求存的人,還是得到上帝的眷顧。為什麼第二次打獵,邁克的槍會落空呢?不是他槍法不如以前,從殘疾的史提夫問他,他的回答可以知道,邁克是故意放走公鹿。戰爭讓他認識到,戰爭根本不是他想像的那種可以建功立業的東西,而是奪走了他的生命、青春、朋友,他的勇氣沒有失去,邁克舉槍瞄準的那頭公鹿,其實是他內心的恐懼,以前,他使用的方式是直面恐懼,勇敢地開槍,擊中目標,他是獵人。但當自己成為俄羅斯輪盤上的獵物,用槍指著自己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成了獵物,而且生命受到威脅是多麼值得恐懼的一件事情,所以,第二次狩獵時候,舉槍射擊公鹿,也許他想到了正瞄準著自己脆弱的內心,他放了空槍,什麼都改變了,他覺得挽救生命比狩獵也許更加重要。也就是狩獵以後,他回去找尼克!當然,結果是如此的無奈和悲傷。所以,獵鹿的象徵意義與越戰反思的聯繫,就看你如何發散聯想。
5.影片對戰爭中美國形象的主觀態度。的確,我看到影片描寫越共往難民們的藏匿處扔手榴彈的行為很不解,是戰爭中接到屠殺人口,減少糧食物資儲備,或是坑害敵人,煽動群眾參與戰爭的熱情的戰術?還是描寫越共軍人因為戰爭而失常?那麼,為什麼就完全沒有美軍瘋狂屠殺的畫面?有朋友說這點顯然不如野戰排,恐怕我也要認同。其次,影片反而刻意把越南中的美國人描寫成被越南黑社會和軍隊玩弄的獵物,這點也許是影片表達需要,但過份誇張、刻意的主觀意識也是讓人有所質疑。而且,讓人懷疑導演有嚴重的種族歧視傾向,影片裡面,雖然說都是俄裔移民,但幾個朋友裡面,邁克的名字最典型的美國人名字,他的個性,行動,也最為像美式英雄的作風,反而其他朋友,卻彰顯著或多或少的人格缺陷,不知是否有影射冷戰時期其他北約陣營的嫌疑。過份誇大美國在戰爭中的受害者形象,確實是本片值得考慮的一個因素。
6.拍攝手法出色。影片中有幾處經典的汽車行駛的鏡頭,卻都是不可忽視的細節。首先是影片開頭是經典的大卡車駛過,富有視覺衝擊力,有一種壓迫感,揭開這個沉重的故事的序幕。其次是,邁克他們入伍前,駕車的瘋狂舉動,比如與貨車競速,表現他們愛冒險,還不懂生命的脆弱。他們通宵達旦地狂歡,到黎明時候驅車往山上打獵,那一排孤寂的路燈,彷彿引渡亡靈,充滿淡淡的哀傷。邁克回國以後,他躲在出粗車裡面,想迴避親友們的祝賀,因為他不覺得自己回國有什麼值得光彩,2個朋友下落不明(儘管後來在醫院裡找到成了廢人的史提夫)。最後是追送靈車的畫面,與之前他們通宵玩樂,打獵深夜回家的路是何其相似,讓人無限惆悵。
7.邁克裸奔以後,尼克那句:「我們的一切都在這裡,我喜歡這個鬼地方。如果我出事了,不要把我留在那邊。」多麼讓人揪心的承諾,邁克雖然做不到,至少他盡力地兌現承諾了。琳達在尼克失蹤以後移情邁克,成了最為合理的解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