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逐冰之旅--Chasing Ice

逐冰之旅/寻找冰川

7.8 / 7,458人    75分鐘

導演: Jeff Orlowski
編劇: Mark Monroe
演員: James Balog Svavar Jonatansson Adam LeWinter 路易賽侯尤斯 Kitty Boon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yuanyuan2015

2013-04-07 21:21:58

逐冰


       「Chasing Ice」,《逐冰》,這部影片發行5個月以後,我第一次聽說了它的名字。
       時值春月,柳色如煙,華光似錦,(如果我沒有過敏的「習慣」,)當是北卡最美的時節。正當我抱著一箱器材行色匆忙地往寢室趕,準備辜負這滿園春色的時候,新能源社團的少年們,不留餘地迎面攔住我,推薦了這部電影。即便滿腔熱情,面對無數assignment,project,debate,機關槍一樣due due due due,我只想僵笑一陣,然後擺手謝謝。直到我聽到 「the Cove」的名字。他們說這部電影同 「the Cove」由同一製作團隊完成發行。於是我下定了決心。
       然後,我就被騙了。此兩部影片,除去編劇,作曲出自相同的藝術家之手,在拍攝編輯等方面,完全處於兩個水準。 很明顯,這不是一部專業的紀錄片。就連導演在影片放映後的Q&A環節也坦白承認了自己起初設計的只是做段公益視訊上傳到youtube來引起社會關注,直到後來發現事越做越大無法收手,才重新編成了長片。影片敘事鏡頭手持晃得有些業餘,剪輯、結構方面也並無新意,最大的問題在於導演似乎沒有搞清楚重點,不知是在拍人還是在拍冰山變暖:拍人不夠立體,拍氣候變暖又太個人英雄主義,甚至又有點像是戶外探險旅遊片。我到現在也認為,本片的編劇,Mark Monroe,實在沒有發揮出自己幾次最佳劇本提名應起到的作用。年輕的Jeff Orlowski才29歲,如果多一些經驗,或提早統籌,做好規劃,在敘事方法上下足功夫,這定會是部相當精彩的紀錄片。
       但我還是給了4星,以上的一切絲毫不影響《逐冰》帶給我的感動和震撼。我甚至十分慶幸新能源社的同學們標題黨一般騙了我的訪問,才讓我得以欣賞到與春暖花開截然不同,卻更加令人心醉的美。以攝影師詹姆士 Balog為首的EIS(Extreme Ice Survey)團隊,為了採集資料證明氣候變暖是個不爭的事實,在冰島,格陵蘭,阿拉斯加等七處世界之顛架起了相機,追逐冰川漸融的腳步。極地一望無際的銀白中漸冒出了黑點,這些黏膩的沙塵來自中亞的沙漠和平原。看著Balog托著病腿一步一坑踩進格陵蘭冰冷的海/泥水,我身旁的少女不覺打了個冷顫——是的,坐在62華氏度的放映廳,大家感受到的是徹骨的寒。隨後,跟著Balog的鏡頭,我們有幸見識到了最驚心動魄的滄海桑田。冰川之間開裂的縫,奔騰而下無始無終,北冰洋好似一個無底的洞,泛著光招呼夜空中螢螢的星,我想起「少年派」中那條躍出海面的鯨。究竟有多美呢?美到好似時間停滯、我淚流不止,甚至聽到整個放映廳都倒吸了一口涼氣。航拍的直升機掠過了層層白雪與逐漸漂離的冰,在冰河下埋葬著史前的微風,亞細亞的沙塵,還有一條名叫「鐵達尼」的大船……我想,人生在世定要攜手真愛走過兩個地方,一是黃石公園,再就是極地的冰川,才能見識到億萬年的山石風化成沙,飛沙走石穿越大洲大洋,又被冰河埋葬,才知道什麼是「生命」,「永恆」和「一眼萬年」……此外,本片的主題曲 「Before My Time」由J. 洛夫和Scarlett Johansson共同演唱,非常畫龍點睛。我想即便今後每每再聽到 「I don』t wanna die alone way before my time…」 的低吟淺唱也會不覺有淚盈眶吧。
       無法言狀的美之後是難看的真相。回答幾個問題。氣候變暖是否是真的?是真的。氣候變暖是否是人為的?是人為的。現在採取措施是否太晚了?再不行動就太晚了。行動有效嗎?不試試怎麼知道。給我最大衝擊的是,這些令人窒息的美,在一點點消失,恐怕還能有機會看到這樣美景的人已經不多了。不太好意思得說,我從沒「如此」正視過環保的重要。
       從視訊改成長片,版權問題導致影片受眾的極度減少。本片自去年聖丹斯電影節驚艷登場後,至今只在美國國會,公共組織,高校內小範圍放映。如果有機會可以看到的人,一定不要錯過;倘若將來有幸可以在市面上購買到其音像製品的話,我也定會再度支持。Balog一隊是令人尊敬與佩服的。我從沒見過有誰對這個世界熱愛得這麼深切而單純,這部影片帶給我另一個直接的影響是,我想,倘若有機會,我願意加入Balog一行,親眼目睹最純美與最險惡交匯,並把這樣的驚心動魄帶給更多人吧。
       影片結束,掌聲不息,放映廳裡是一對對哭紅了的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