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西遊:降魔篇--Journey to the West: Conquering the Demons

西游降魔篇/除魔传奇/西游

6.8 / 10,223人    110分鐘

導演: 郭子健 周星馳
編劇: 周星馳
演員: 舒淇 文章 羅志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本來老六

2013-04-03 17:27:09

且餓且倦且歸兮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且餓且倦且歸兮——《西遊降魔篇》
  有很多境界總是讓人神往,譬如說「開悟」。諸般文字,萬種妙相,其中有比較樸素的便是:餓來即食,倦來即眠。在我想來,所謂開悟,便是胡不歸兮。《西遊降魔篇》作為周星馳的第四部導演作品,已經讓人產生這種想法。聽到李安說這個是「小孩子的玩意」,便加上一句:歸去的方向之一不就是回到小孩子的光景。電影中屢屢出現一些小花巧,就如小孩拿出自己路邊撿來的石頭,這些小孩子的玩意自然莫名其妙,但有時候卻會讓人如獲至寶

  一、魚兒魚兒水中游

  《西遊降魔篇》大致就是小孩的把戲,與其說是唐僧找了三個打手,不如說唐僧找到三個玩具。當然這些玩具沒有包郵。頭一個是一尾大魚。
  大魚兇猛,萬物皆可入口。可是最初的時候不過是女兒眼裡的一個玩笑。譬如這裡小姑娘的一顰一笑。
  小女孩覺得日子裡滿佈水銹,於是父親出盡法寶想讓她透上口氣。開始的時候水波不見,小女孩嚇得哇哇大哭,似乎大難臨頭。旁觀的我們自然莞爾:這有什麼好怕,這有什麼好懼。然後血污浪濁,我們都害怕起來,小女孩卻拍掌大笑。奇怪過後,我緩緩想起,這便是叫做顛倒。何以為懼,何以為喜,我們看得見的和那個小女孩的相差又有多少。
  接下來自然是大家都看到了,大家都恐懼了,連著那個號稱會變身為最殘忍的道士。周星馳的電影是什麼?似乎總該是吊兒郎當,總該是不要多想直接去笑的。這麼多年的直接去笑在他自己的電影發生了變化,就是他真的會用哈哈大笑,去阻止你去想。
  很多人都會注意到那些民眾從怯懦到勇猛,從躲避到擔當。其實這並非是因為他們悲憤,不是因他們血氣激發,他們其實不過就是發現大魚就像貴州那隻毛驢,打得多了,至少不是打不得。其中更有意思的還是那個道士,那個將招搖撞騙進行到底的道士。
  他溫柔地退還了據說是漁民傳家之寶的鹹魚,他堅決告訴大家已經沒事了可以下水,他就像絕世劍客一樣一擊不中就像逃跑,可惜遇見了一個真的想做事情的文章。
  這裡面文章雖然本事一塌糊塗,但卻非常堅絕地要做些事情,他試圖讓被蒙蔽的凡眾被危險驚厥,他試圖告訴大家我們齊心協力就可以讓這種危險消弭雲散。他突然覺得的確也不是一個人可以做到的,於是他找到了這個道士。道士發出了最可怕的威脅:你放我走,否則我會非常殘忍的打死你。他忘記這個威脅根本是自相矛盾的,一個可以非常殘忍打死對方的人,何需要人放走。
  這是這個故事我覺得第一個殘忍的地方:我們每個人都想歸去,但歸去的藉口卻顯得那麼蒼白。我想讓昊天放我們一條生路,我們的理由是否則我們會非常殘忍地把天捅破。這曾經被稱為「廣大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
  道士得到了解脫,因為出現了美女驅魔人。這個時候就是愛情出現了。也就是愛情為什麼會出現呢?因為愛情可以讓你偏離正確的方向。
  扯回來說岸上之魚。離開一汪渾水的怪魚竟然變成了白麵小生,一副我本善良的迷惘,滿嘴的獠牙隨著血都不見了,大家目瞪口呆之際也會有些恍惚:是打死他呢是打死他呢還是打死他呢?
  舒淇大手一揮,惡魔變布偶,彌天大禍就這麼戛然而止。這裡有一個大關節,究竟是舒淇的飛環還是文章的兒歌在驅魔中起了真正的作用呢?答案似乎昭然若揭,可是正所謂得到了魚妖的身體一定靠無定飛環,喚醒他的本心呢靠什麼呢?

  二、你為什麼這麼在乎我的容顏
  魚妖伏法,大家都歡天喜地,只有文章還記得那個小女孩,記得那個面對小女孩被吃的無能為力。然後,他還要面對師父的指點:其實妖怪才最可憐。這種從能力到認知的混亂應該是非常大的,於是師父直接打發他去找孫悟空。陳玄奘半信半疑地出發了,我們正準備看他是否會預支九九八十一難,周星馳輕輕把筆盪開。
  說到這裡就要問一個問題:《西遊降魔篇》的主角是誰?顧名思義,似乎就該是《陳玄奘路降三妖,唐三藏斬斷心魔》。實際上我覺得卻是《三妖問道陳玄奘,慧劍從來哪裡有》。大致不是陳玄奘帶著我去聽故事,而是故事一個個搶在他眼前紛至沓來。
  於是有這樣一個問題:你為什麼這麼在乎我的容顏。這裡其實致敬的該是《東成西就》裡的張國榮和王祖賢,就如林青霞在馬上笑瞇瞇地回嘴:你要搞清楚,不是我色迷迷地看著他,而是他色迷迷地看著我。
  在一部喜劇片,或者說鬧劇片裡是不需要張國榮的,他需要最好標準的難看。
  本片的滷煮師兄其貌不揚不算,一臉的絡腮屌絲讓人感覺他似乎就是豬八戒轉世了。他當然不是。豬八戒是個美少年。豬剛鬣出場是類似花蝴蝶粉郎君這樣的傳統盜花賊扮相,整個臉就像被油烤化的糖塊,每個部位都會讓饞嘴的小娘皮舔上一口,真這麼做了,接下來拔舌而入阿鼻地獄。
  那個乳豬群是我非常喜歡設定,因為這是實打實的「他們都是在被烘烤,只是非常時髦地被烘烤」(梭羅《瓦爾登湖》)。我們其實大可不必像滷煮師兄那麼恐怖於被開膛剖腹,被鐵鉤烈火。
  我們更應該恐懼的是,我們早已經身處火中,只不過沒有意識到那燙,那血的微沸。但其實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是焦躁的,我們才會胡言亂語,我們才會不顧到頭來都是白骨膿水,我們下意識地說:你為何如此在乎我的容顏。這樣,我們可以不去思考,這樣,我們可以以為那火遙遙無期。
  這時候,美麗的姑娘再次出現。愛情是什麼,愛情是最好的麻藥,愛情是讓我們被烘烤的時候被安慰:不難熬的,再過一會才好。
  英雄救美也好,美人救愚蠢也罷,周星馳牢牢記住自己的任務是來讓大家哈哈大笑的。
  於是鮮花鋪路的葉傾城開始腎虛,於是女人會指著男人的下體說你為什麼不把那個拔掉,於是男人開始在男人面前跳脫衣舞,於是……他一個勁地說:你為什麼不早說啊?我們開始打哈欠,我們開始以為到此為止。周星馳不甘心的,於是便有了之三。

  三、我還可以去哪?
  這個片子的一大優點是逆世界,就是並非按照原著先收悟空,再收悟能,終收悟淨。而是完全倒過來的,是無意收了悟淨,一動念路遇悟能,為收悟能不能而求悟空。這個和書最大的矛盾在於,這個時候的孫悟空頭上可沒有緊箍咒。
  無論什麼版本的西遊記,唐僧五行山釋放孫悟空,大抵都是新聞聯播一樣的喜氣洋洋。走上前去,退到遠處,這裡孫悟空今朝難滿脫天羅,那邊廂唐三藏打手挑夫旅伴一次找齊。因為菩薩來過,因為悟空早已忘記五百年前,那血滿了天,那血滿了山。
  這一次,黃渤演的孫悟空可謂憊懶刁滑,威逼利誘。可以說,只要文章吃得出力,菊花拿去也沒有什麼關係。可是文章似乎總不心動。美女再次出場,黃渤似乎認命般地吐槽這個最後能讓他脫困的恩主:看什麼看,我還能去哪啊?
  是啊,佛祖降下羅網,派來的人又是一根棒槌,脫困無望,自然抱怨幾句。我們熬過了五百年,我們熬過了一個又一個在我們面前攤開雙手的無能之輩,我們能做的不過就是幽幽吐槽:看什麼看,我還能去哪啊?
  然後。孫悟空被放出來了。他呵佛罵祖,指天滅地。似乎是陶醉於自己的智力終於得逞,似乎是陶醉於自己的力量終於被釋放。於是,驅魔師被他打到如土雞瓦狗,他又嘗到了人血,他又感覺到了拳頭上敵人血肉模糊的酣暢。他似乎無處不可去,無處不可留了。直到那個他覺得被他欺騙的傻瓜跌坐合十。這就是周星馳的圖窮匕見:他把臉來畫花,他把衣衫來扯破。這便叫做顛倒。
  在力量無法束縛的時候,不去管他;在力量完全釋放的地方,不去管他。雖然那個佛從天而降的巨掌才是取勝的關鍵,我們其實可以輕而易舉地發覺,九天十地都恐懼的魔神大聖,他所恐懼的並非是再次被鎮壓,再次被壓為齏粉,而是他不能理解:肉眼凡胎的一個蠢和尚,怎麼可以在他修羅惡煞般的手段下:跌坐合十,奉念持誦。
  他當然可以輕而易舉毀滅對方的肉體,但是那份皈依大道的渴望從何毀起?齊天大聖如何?天又如何?無窮無量當下,齊天不過是個小孩子的玩意罷了。

  三個玩具收齊,姑娘也在終於來臨的愛情裡面揮手而去,路途慢慢,只是不知道是向前還是一種歸去?
  餓就食來困即眠,所謂放下便是忘記之前的種種牽掛。
  胡不歸,歸哉。

  ------
  只圖寫出塊壘消減的痛快,不去管電影裡有沒有這個意思,這是我一貫的癲狂。如一定要罵,請輕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