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的希臘婚禮--My Big Fat Greek Wedding

我盛大的希腊婚礼/我的巨型希腊婚礼/我的希腊婚礼

6.6 / 145,138人    95分鐘


演員: 妮雅瓦達蘿絲 約翰高柏特 麥可康世坦丁 蕾妮卡珊 Andrea Martin (Ⅰ) Joey Fatone Christina Eleusinioti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莫墨_88410

2013-03-31 05:19:57

《我的希臘婚禮》隨便說說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無聊時看九把刀的短篇小說,裡面提到了這部影片,無聊繼續蔓延,就找來看了。
   (一)
    這部電影中最可愛的當然是女主的爸爸,他的小固執、對家人的愛是可愛的,而他對自己民族的自豪感則讓我油然敬佩。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作為希臘人當然有理由自豪。而中國呢,我們同樣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盛極一時,且現在頗具大國之勢,但有多少中國人在其他民族面前有這樣的自豪和自信呢?我們從骨子裡是自卑的,僅僅是因為那百年的屈辱?那為什麼幾乎從出現就一直經歷苦難的猶太人就始終認為自己是天之驕子,自己的民族、文化、習俗理所應當被任何人尊重呢?
    我並不精通歷史、哲學、文明史,僅對自己產生的疑問思考一個可能的能說服自己的答案。
我們的文明是農耕文明,我所認為的我們民族最大的特性就是不好鬥。我們強盛時,包容並蓄,對於尊敬我們的,我們還之於禮,毫不吝嗇的給與其財富、物質、文化、知識;對於想侵犯我們的,也只是防守為主,拿回自己的領土就收手,除非自動臣服,從不會主動去侵略。
    在強大時,這是大國風度;在衰敗時,自然就顯得懦弱,尤其是在上一秒還認為我們是世界的中心,下一秒卻被告知已是階下囚時,那種落差和震驚使得我們對自己民族的判斷有些矯枉過正,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愛國人士更是推波助瀾,我們整個民族對在反省我們的劣根性的同時,卻也丟掉了我們的自信。
    作為一個23歲、一直待在中小城市、沒有接觸過外國人、除了練聽力基本不看外媒新聞的學生,我自然不清楚現在其他民族對我們的評價,也不知道在異國生活的華人的感受,我只希望當然面對他們時,我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且有充足的理由。
  (二)
    上面說的有點大了,把這部電影當做一部愛情喜劇是最準確的定位。它再次驗證了一句話:只要足夠愛,一定會在一起。這句話反過來說可能顯得更有哲理:沒有在一起,一定是因為不夠愛。
三十歲的普通女人,擁有一群奇葩親人,遇到白馬王子,家人不同意,外加文化差異,這完全具備當下熱門的剩女婚戀家庭狗血劇的各種元素,要是中國電視劇導演來拍,一定是充滿爭吵、誤會、糾結,最後愛情可能還會敗給現實。
    但在這部電影中卻把衝突化為了歡樂,因為愛的真誠。因為愛,男主心甘情願且豪不覺得苦逼地作出妥協,開心地融入這個大家庭,他的父母也給與了完全的支持;因為愛,女主的父母接受了來自不同世界的女婿,家人們也熱情地歡迎他;因為愛,女主沒有因為愛情而忘記父母的感受,她接受家人為自己的婚禮做出的安排,即使那並不是她想要的樣子。因為愛,大家相互寬容、相互理解、做出妥協,那些可是不可調和的虛張聲勢的衝突便化為了無形。
   (三)
    勇敢一點,愛的純粹一點,幸福其實很簡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