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瘋狗綁票令--Seven Psychopaths

七个神经病/疯狗绑票令(台)/癫狗丧七(港)

7.1 / 274,299人    110分鐘

導演: 馬丁麥多納
編劇: 馬丁麥多納
演員: 柯林法洛 伍迪哈里遜 克里斯多佛華肯 山姆洛克威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arlie啊

2013-03-24 09:53:03

It's got many layers.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昨天第一遍看完都不知道怎麼動筆寫短評;

今天又跳著過了一遍,還是不知道怎麼寫影評。

好吧從演員說起。

Colin Farrell,可以擺出完美囧字的大濃眉,英國口音感覺不是很明顯。在片中是個酒鬼編劇,性格較懦弱,90%的時間都是張苦逼臉。

Christopher Walken,對他印象最深的是當時在《五美元過一天》裡的他,剛才查了一下,發現他的知名度遠比我想的大啊。《貓鼠遊戲》、《神奇遙控器》之類的都有演。他的臉總覺得像上了曾霜似的,頭髮也一直很個性。

還有個Sam Rockwell,其實是主角啊,怎麼放到最後一個了⋯⋯有點類似於謝爾頓的感覺,面部表情豐富,把那個神經病演的惟妙惟肖的。

有關formal properties。

這部電影所使用的肯定是一種非常規的電影結構。時間上是線性的,帶有時不時的回憶和想像。但實際上給我的感覺是隨著時間發展,劇情內的人所設計的劇本和劇情外現實導演和編劇(其實都是麥克唐納)所推進的故事是相互交織的。如果使勁從這方面想,很容易就繞進去了。

音樂應該是為電影定製的我猜,都是直接關聯到劇情的。

沒辦法用很系統的模式寫這篇觀後感,因為我並沒有想出這篇文章的Topic,所以把幾個我關注到的點寫一寫吧。

Hans在劇內聽完比利講完對劇情結尾Shoot-out的描述以後說:「it's got many layers.」 我覺得這個是對全劇最好的總結,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有超過一層的表述。

比如比利,最早的身份是個稍微有些神經質的Dog-kidnapper,還一直對馬丁的女朋友頗有微詞並想在Marty的故事裡參一腳。之後他幫馬丁登報召來了5號和6號神經病。然後Marty讀到他的日記,發現比利做這些都是為了友情。之後他作為第一號和第七號神經病的身份先暴露給了觀眾,隨後又被Hans和比利發現。最後一手策劃了最後的Shoot-out scene。他重複著說"this movie ends my way」,其實說整個故事都goes his way都不誇張。

哦對了,Marty說比利殺了女人,其實比利在全片第一幕裡就救下了Angela。換個角度來說他實際上讓Angela多活了不少時間。

Hans的Layer很明顯,還有那個完全虛構的越南人,最後在Hans的幫助下從一個復仇者轉變成了為了和平自我犧牲者。抽像一點兒想,這個過程很像是畫油畫時一層一層往上蓋顏料的過程。

看到豆瓣上這部片子歸類為喜劇的時候我想了想,的確笑出來好幾次。特搞笑的部份是比利時常會一句話說兩遍。

「Oh shoot, you're reading LA weekly, are you? Huh?
Oh, sshhhhooooooot, you're reading LA weekly, are you?
No, no, no.
No, no.」

還有,當Marty問他,
「Why did you kill those people?」
比利的反應,「 HUUUH?」

最後,最真實最打動我的細節我覺得是黑Boss帶Marty回去找比利的時候,Marty看到那塊插著個十字架的岩石的時候笑了。

他們之前開車路過這塊兒地方的時候,他說,"If we were gonna have a shoot-out, that』d be the perfect place. " 所以當真正的結局發生在這裡的時候,他笑了。

我覺得這是Marty精神世界轉變的一個分水嶺:不再被恐懼或者世俗觀念的大方向所支配,他變得能接受,能發現身邊的細節和樂趣。

按我自己的話說就是,當我能自娛自樂了,生活就再也不會無聊了。

這是部充斥著暴力,卻訴說著各種各樣的感情的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