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j的花果山

2013-02-20 19:03:09

一曲家庭讚歌,一首黑幫史詩,一出人性悲劇——《教父》電影評論


     在我個人最喜愛的電影榜單上,排在第一位的電影便是《教父》。第一次看《教父》那年,我才21歲,如今十多年過去了,對於《教父》我卻愈加鐘愛,我已記不清自己到底看了多少遍《教父》。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每一次看《教父》都能讓我有新的發現和新的感悟,歷久彌新。我想,偉大的電影就是這樣的吧。
《教父》這部電影自1972年上映後,在全球都取得了熾熱的反響。據說當時已旅居英國的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在看了不下十次《教父》之後感慨道,這也許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遺憾的是為何不是我拍的。
即使在現在來看,《教父》這部電影在很多方面來看都是接近完美的,它將電影特有的語言發揮得淋漓盡致,同時也將電影這一新興的藝術形式推到了一個極致。這部電影無論從形式到內容,從內涵到外延,從社會到個體,從故事到角色,還是從編導到表演,從攝影到剪輯,從燈光到音樂,都近乎完美。在時光網上,我給本片的評分是十分,但這仍然不足以反應出我對《教父》的熱愛。
在我看來,《教父》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同時,它也是一曲偉大的家庭讚歌,一首偉大的黑幫史詩,一出偉大的人性悲劇。
 
·家庭讚歌
關於《教父》,我曾聽說過這樣一件有趣的事,一個父親強烈推薦他的兒子去看這部電影,兒子問他為什麼,父親回答,這部電影將告訴你如何做一個男人。有人說《教父》是最偉大的家庭電影,理由是《教父》最核心的價值觀就體現在家庭上(英文為family),因為有家庭,所有有責任,之所以有責任,是因為對家人的愛。影片開篇,馬龍·白蘭度飾演的老教父就對家人說,一個不抽時間陪伴家人的男人算不上好男人。相信光憑這一句話就能俘獲大部份觀眾的心,特別是女性觀眾。正因為《教父》對家庭的強調和尊重,所以《教父》能得到絕大多數觀眾的認同,能在他們心中引發共鳴,並最終得到大家的喜愛。
影評人羅傑·艾伯特就曾說,《教父》非常巧妙且成功地設置了兩代教父的角色,他們深愛著他們的家庭和家人,並願意為了家庭而犧牲自己的一切。影片做到這一點之後,觀眾雖然知道他們是黑幫,知道他們會做一些違法的事情,但就是卻對他們恨不起來,甚至對他們的行為表示理解和讚賞。
是的,為了家庭,唐·克里昂和他的兒子麥可·克里昂都願意付出自己的一切。他們基於這一點而產生的種種行為,欺騙、謊言甚至殺戮,都只是事務,都是服務於維護家族這一大前提的,這裡用引用片中的英文原文最為貼切,It's just business.。理解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兩位教父的所作所為:老教父拒絕了暴利的毒品生意,因為毒品生意將毀了他的事業並最終毀了他的家庭;桑尼被其他黑幫謀殺之後,老教父召集紐約五大黑幫家族集會握手言和並宣稱不再復仇,同樣是出於為了長遠地維護家庭的考慮;麥可放棄了自己的人生接手家族事業是為了家庭,和其他黑幫火拼是為了家庭,清除家族內部的叛徒,同樣也是為了家庭。正是基於這一點,影片中的教父的核心價值觀引發觀眾共鳴,觀眾就對他們恨不起來。
 
·黑幫史詩
在《教父》之前,還沒有一部電影像它這樣,能做到將黑幫以波瀾壯闊而又細緻迷人的方式展現在觀眾眼前。是的,以前確是有大量看起來像「黑幫」的電影,但其實嚴格意義上講它們都不算黑幫電影,它們應該歸在黑色電影和犯罪電影哪一類,他們多數在講黑幫中的個體而非黑幫這一群體本身。而《教父》開歷史之先河,用非常細膩的手法,從不同角度,多層次地將黑幫這一獨特的群體做了一個眾生相。之所以說《教父》是黑幫史詩正是基於這一點。它有條不紊地,從內而外地將一個犯罪組織的來龍去脈,利益衝突,生存狀態,愛恨情仇從容不迫地娓娓道來,有高度(組織),也有深度(人性),有宏觀(群體),也有微觀(個體)。在《教父》之後的幾乎所有黑幫電影,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教父》的影響。
中國的觀眾大多都看過《上海灘》,片中飾演許文強的周潤發就特別喜歡《教父》,並在《上海灘》及其後的很多角色中都模仿教父的演繹方法。例如他經常用一塊雪白的手帕擦汗這一動作就模仿自艾爾·帕西諾飾演的麥可。說個題外話,周潤發後來到好萊塢發展後曾多次表示,如有機會能跟偶像艾爾·帕西諾演戲,他將不計片酬與角色。可惜至今他們都未合作過。
在《教父》之前,黑幫作為一個特殊而又諱莫如深的群體,普通人都對其知之甚少,覺得很神秘,殊不知神秘就會帶來浪漫,而浪漫則是電影最需要的東西。從這點上說,黑幫元素是《教父》大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人性悲劇
教父的小兒子麥可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當過軍人並榮獲勳章,他對自己的人生有著良好而長遠的規劃,他的人生原本可以很美好。麥可理解他的父親,但一直排斥介入家族的黑幫事務中。他曾在姐姐康妮的婚禮上對女朋友凱說,我理解並尊重我的父親,他為了家庭付出了很多,但我不想成為他那樣的人。老教父唐·克里昂也極力避免麥可重蹈自己的覆轍。遺憾的是,後來當老教父中槍入院時,由於大兒子桑尼脾氣暴躁,二兒子佛羅多性格懦弱,他們都難堪大任,保護父親姓名並拯救家族於危難的重任只能落在生性沉穩、冷靜睿智的麥可身上。出於對父親的愛,出於對家庭的愛,麥可選擇了走上一條他並不喜歡的路,從此孤獨地在這條黑暗的道路上喁喁前行。
麥可的一生,就是一齣悲劇。為了保護父親,為了拯救家族,麥可決定在談判的時候射殺毒梟和警察,這是麥可人生將發生巨變的一個最重要的轉折點。這場戲中,觀眾應該對麥可不斷游離的眼神記憶猶新,此時的麥可內心正經歷著最激烈的掙扎,他可以選擇不開槍,選擇逃避,也可以選擇開槍,從此走上一條不歸路。為了親人,為了家庭,麥可最終選擇「犧牲」自己,犧牲自己的前途以及未來。槍殺毒梟和警察之後,麥可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轉變,從此,他的眼神變得愈發深邃、冷酷而堅定。在父親死後,麥可陷入了真正的孤獨之中,世上再沒有人能像父親那樣理解他,理解他的擔當,理解他的行為,理解他的犧牲,理解他的內心。即使是他的妻子凱以及姐姐康妮,她們不能理解麥可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她們,為了家庭。
麥可的人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一條黑暗而孤獨的道路,這是一齣悲劇;而深處現實社會這一更大黑幫中的每一個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另一齣悲劇呢?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一個重要的細節,無論在電影海報上還是在影片中,片名 The Godfather 上都有一隻手提著線,而教父就是線下面拴著的玩偶。這一細節深刻地暗示了片中角色的悲劇命運——無論你是誰,在社會上扮演什麼角色,都不可避免地成為被操控的玩偶。
感謝《教父》,它就像一杯甘醇的美酒,歲月積澱,愈顯芳香。
這篇文字,送給《教父》,我心中最偉大的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