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瘦竹

2013-02-12 11:06:35

漫步《雲圖》說《雲圖》


一、《雲圖》與永劫回歸


在大衛•米切爾的小說《雲圖》中,青年音樂家弗羅比舍在自殺前曾經有過這樣一段冥思:

「褪去保姆、學校和國家貼上的一些信念,你會發現一個人內心中永遠去不掉的真相。羅馬帝國會再次衰落,科爾特斯會再次蹂躪諾奇提特蘭城,尤因會再次遠航,艾德里安會再次被轟成碎片,你和我會再次睡在科西增嘉的星空下,我會再次來到布魯日,再次愛上伊娃,你會再次讀到這封信,太陽會再次變得冰冷。尼采的留聲機唱片播放結束時,為了那無窮無盡的永恆真理,撒旦會再次演奏它。時間無法影響這樣的安息,我們不會死去太久。一旦盧格爾手槍讓我得到解脫,我的降生,下一個輪迴,就會馬上來臨。」

那些稍微上了點年紀的文青們看到這段話一定會有似曾相似的感覺,沒錯,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開篇差不多就表達了相似的意思,這就是尼采或者巴門尼德(古希臘哲學家)所謂的「永劫回歸」。

《雲圖》的「永劫回歸」,不僅表現在它的循環的結構(ABCDEFEDCBA),還表現在它的六個故事雖然風格迥異、結局不同,但不過是同一主題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的變奏,並且由此形成一個整體從而完成一次更大的「永劫回歸」,六個故事微弱的聯繫以其說是聯繫,不如說是後世的人對於前世的微弱記憶,而這種記憶與後面發生的故事並沒有多少因果關係。

《雲圖》一共講了六個故事,美國公證人亞當•尤因的故事、青年音樂家羅伯特•弗羅比舍的故事、女記者路易莎•雷的故事、出版人蒂莫西•卡文迪什的故事、基因人星美-451的故事、牧羊人扎里克的故事,在這六個故事中,我們處處可見貪婪對人性的扭曲、導致的瘋狂以及由此給整個人類帶來的不幸與苦難,直至最終導致人類的毀滅,第六個故事,就是這種毀滅的結果,而倖存的人類又開始了新的爭鬥,直到完成新一輪的毀滅。

在第一個故事中,亨利醫生為了尤因的財物不惜謀財害命,當眾人爭論為什麼是白種人而不是別的民族統治了這個世界時,他欣然解釋道:

「我們對寶藏、金子、香料和統治的熱愛,哦,最主要的,甜蜜的統治——或者確切說是我們的貪婪——是最強烈、最飢餓和最不擇手段的!是的,這種貪婪,推動了我們的發展;我不知道是為了邪惡的還是神聖的目的。你也不知道,先生,我也不會過度關心。我只感激我的造物主把我丟在了勝利的這一邊。」

而正是這種貪婪導致了莫里奧里人的最終滅絕。

第二個故事能源大亨們對核電廠潛在危險的掩蓋、第三個故事是作家給書評作者提供的「免費飛行」、第四個故事中純種人對基因人的奴役,都是貪婪的一次次變形。

人性的貪婪不只表現在對物質追求的永無止境,也表現在人們對自己在後世人眼中的不朽追求中,在第二個故事中,青年音樂家弗羅比舍終於看清那個最偉大的音樂家的本來面目時總結道:

「我突想想到,對埃爾斯這樣的人,這座廟就是文明。大眾、奴隸、農民和步兵只存在於鋪路石的石縫裡,他們無知到連自己一無所知都不知道。而那些偉大的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還有最重要的——這個時代或者任何時代的作曲家,他們就不一樣了。他們是文明的設計者、締造者和宣傳者。埃爾斯認為我們的作用是讓文明更輝煌。我的老闆最大,或者說是唯一的希望是建造一座光塔,一千年以後,進步的繼承人會指著它說:『看,那就是維維安•埃爾斯。』」

而關於整個人類不幸的命運他總結道:

「總會有一場戰爭爆發,羅伯特。它們永遠不會徹底消失,是什麼引發戰爭?權力慾,人性的根本。暴力的威脅,對暴力的恐懼或者暴力本身是這種可怕的慾望的工具。在臥室、廚房、工廠、工會、聯盟和國家的邊界你都能看到這種權力慾。」

雖然大衛•米切爾因為人類的貪婪對人類的前景表示悲觀,但並不像真正的「永劫回歸」論者那樣宿命,並不認為在人類的前進之路上不可作為,在整部小說的最後,也就是第一個故事的結尾,大難不死的尤因這樣說:

「如果我們相信人類可能竭盡全力超越這一切(指弱肉強食),如果我們相信多樣的種族和宗教也能像孤兒和平地分享石栗樹一樣和平地分享這個世界,如果我們相信領導者恪守公正、制止暴力並對權力負責,公平合理地分享陸地和海洋的財富,這樣的世界就會實現。」


二、《雲圖》與小說養料


《雲圖》的第二個故事中,當弗羅比舍提到自己創作的《雲圖六重奏》時說它「在第一部份,每段獨奏都被它後面的一段打斷;在第二部份,每段被打斷的獨奏都按順序再次開始」,事實上,大衛•米切爾正是這樣構建他的小說的。我相信一定有這樣的音樂結構存在,為了寫小說,大衛•米切爾從音樂結構中學習小說的結構,那些音樂的門外漢自然不能理解這樣的奇思妙想。


《雲圖》中的六個故事無疑都是可以獨立成章,沒有閱讀其中任何一個故事都不會對另外一個故事的閱讀造成影響,每個獨立的故事大概都可以歸為通俗小說,但當它們作為一塊塊積木,當一塊塊積木一劈兩半,再壘成小屋的時候,就有了讓讀者頭暈目眩的效果,這個小木屋裡上演了一次次「戲中戲」,這中「戲中戲」最早可以追溯到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玩得最好的自然非卡爾維諾莫屬,但卡爾維諾所構建的彷彿童話中的小木屋,而大衛•米切爾的小木屋之上,讀者們彷彿還能看到上面冒出的裊裊炊事,不管他講的是遙遠的過去,是遙遠的未來,還是當下。

《雲圖》中的第一個故事即亞當•尤因的故事,頗有老派航海小說的范兒,作者毫不掩飾其受《白鯨》、《魯賓遜漂流記》的影響。第三、四個故事即女記者路易莎•雷的故事和出版人蒂莫西•卡文迪什的故事我們又能找到許多好萊塢大片的元素。第五個故事即基因人星美-451的故事裡有這樣的名詞:「只有遵守守則,老爹才愛我,只有老爹愛我,我才會快樂。」,在這裡讀者又可以見到許多《1984》的影子。

據《雲圖》的中文譯者楊春雷坦承,《雲圖》的詞彙量比《百年孤獨》還多一倍,涉及的知識包括航海、音樂、植物、地理、歷史、科技等專業知識,譯者自然是想強調翻譯的難度,希望讀者理解,讀者也從中可以看出大衛•米切爾為了創作《雲圖》在小說之外做足了功夫,這樣在小說之外做足了功夫的作家,還包括《我的名字叫紅》的作者帕慕克、《香水》的作者聚斯金德、《查布剋夫人的畫像》的作者傑弗里•福特等,博爾赫斯、卡爾維諾、馬爾克斯、科塔薩爾這樣的大師自不待說。哪像我們國內有些已經出了名的作家,翻來覆去就那點事兒,我很懷疑他們自從出名以後就不再讀書了。

三、《雲圖》中的幽默

大衛•米切米在《雲圖》中,雖然用小小的積木炫了一下技,但《雲圖》決不是像喬伊斯的《尤里西斯》、《芬尼根守靈夜》那樣晦澀難懂的小說,我搞不清楚為什麼有些人會說他讀不懂,其實你需要的只是一點點耐心而已。

如果你細心一些,甚至還能發現,其實在《雲圖》里是處處不乏幽默的,比如在第二個故事即音樂家的故事裡,當作者提到維維安的一位客人對弗羅比舍與他的導師的合作的作品不惜溢美之詞時,大衛說這位客人「像一位鍋爐工鏟煤那樣大方」,同樣在這個故事裡,提到維維安的女兒伊娃怎麼自以為是時說「她必須丟掉哥白尼之前的想法,覺得宇宙都圍著她轉」;在第四個故事即出版人的故事裡,出版人一出場就被「含著棒棒糖的小女孩」修理了一頓,同樣在這個故事裡,當出版人抱怨火車不能正點時,他說他「早知道就踩著孩子玩的彈簧單高蹺走『大北方之路』之路,逃離霍金斯兄弟了」,當他抱怨火車上的食品不好吃時說「買到的蛋糕嘗起來和鞋油沒什麼兩樣」,當他被騙入老人院,他說「最老的客人絕對不止三百歲」,當他談到好萊塢的一家電影公司為《飽以老拳》的版權出價之高時,他說「高得和條形碼上的數字一樣離譜」云云。

在《雲圖》中,是《蒂莫西•卡文迪什的苦難經歷》被拍成了電影,而不是《雲圖》,並且在後世得以流傳,被後世的人們稱為最偉大的電影之一,我們一點也不奇怪。苦難的基因人即使知道自己不幸的結局,看著這樣的電影應該也會忍不住笑出聲來吧。

四、《雲圖》中的那些楔子

大衛•米切爾的小木屋自然不是把積木簡單壘起來那麼簡單,為了讓這個小木屋不至於一遇風吹草動就轟然倒塌,他還需要用那些小小的楔子把積木們連接起來。

楔子1、在音樂家的故事裡的前半部提到「接下來,我講到的書籍和金錢時你要注意了,我在自己房間的一個凹室裡翻弄書的時候碰巧發現一本散了架的奇怪的書」(P64),而這本書正是《亞當•尤因的太平洋日記》。

楔子2、在女記者的故事裡的前半部份,「在平安酒店的房間裡,魯弗斯•思科史密斯博士正在看一捆幾乎半個世紀前他的朋友羅伯特•弗羅比舍寫給他的信」(P111),弗羅比舍正是第二個故事裡的音樂家,而思科史密斯正是收信人,那些信正是《西德海姆的來信》。

楔子3、在出版人的故事裡,出版人收到一部小說稿,這部手稿正是《半衰期:路易莎•雷的第一個迷》(P157)。

楔子4、在基因人的故事裡,海柱請基因人星美-451看一部「有史以來,所有導演拍攝過的最偉大的電影之一」,這部電影正是《蒂莫西•卡文迪什的苦難經歷》(P226)。

楔子5、在牧羊人扎里克的故事裡,「山谷有只有一個神,她的名字叫星美。」(P236),這個星美,正是《星美-451》中的星美們中的一員。

細心的讀者自然還能發現更多的楔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