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烏鴉火堂

2013-02-03 14:23:46

解析《雲圖》: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的重逢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我的印象里,凡是科幻電影,總是離不開兩大主題:要嘛探索浩瀚宇宙中的超自然魔力,要嘛追求萬物生命裡的無窮奧妙。哪怕就是《超人》、《蜘蛛人》這樣的純「瞎想」節目也都離不開以上兩類終極奧義,更不要說像《雲圖》這樣命題龐大的主題性科幻片。《雲圖》在國外的評價不太好,並不是說電影本身質量的問題,倒是覺得西方普世價值與電影核心發生了衝突。從東方神學的角度來看,《雲圖》並不是沒有缺點,但卻是利大於弊。撐過前40分鐘後面越來越精彩,後30分鐘的交匯令人激動,澎湃。相同人物不同角色在不同時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的重逢。

 

  這部電影六個故事,分別為:

  A、1850年,亞當的航行日記,劇情片

  B、1936年,來自希德海姆莊園的信,文藝片

  C、1975年,半衰期——路易莎的第一個迷,懸疑片

  D、2012年,卡文迪許的苦難經歷,喜劇片

  E、2144年,星美451的記錄儀,科幻片

  F、所有之後,思路剎路口及以後,神話片

  這個六個故事風格迥異,題材大相逕庭,單獨將其中任何一個羅列出來,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平心而論,這些故事雖然不乏情節曲折、大起大落,但總體而言各自都是水準之作,放在如今的影視海洋中並為突出。但本片神奇之處就在於本片作為一個整體,將其中六大段落剪成一個個小段,重新拼接,這樣一來似乎造成了觀眾理解上的缺失,但優點在於神敘事手法穿插起來的效果卻帶來了彼此之間因果淵源、宿命輪迴的境界。

 

  李安曾經說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XXX。誠然,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同一作品中的人物或者其他都有不同的評價。在小弟看來,《雲圖》打亂結構之間精巧聯繫並不復雜,需腦補的是角色梳理,下面奉上個人觀點:

 

輪迴

   在東方人看來,《雲圖》明顯是一個轉世輪迴的故事,這是由我們的文化氛圍和信仰所決定的。但在西方宗教信仰中,關於輪迴和前世今生的概念比較模糊,基督教認為人死後要嘛上天堂與主同在,要嘛下地獄靈魂永滅,輪迴某種意義上來說被認為是死而復生的一種方式,而基督教中擁有這種能力的只有耶穌本人,輪迴更被認為是魔鬼的騙術之一。所以《雲圖》在西方世界中被認為是胡說八道,但在東方,乃至國內口碑明顯要高於基督教眾。

 

 

人生如戲

  三個導演出現在同一部電影中,本來就比較少見了,三個臭皮匠都能賽過諸葛亮,更何況三位中一個是特立獨行的怪雞導演,另二位是極客教父的怪異姐妹,這三昧真火一噴,《雲圖》這部號稱最難改編成電影的科幻小說就這樣的誕生了。但三人導演同一部電影之前的案例都不太值得現身說法,比較著名的例子,《鐵三角》讓徐克、林嶺東、杜琪峯拍一部電影,一個拍完另一個接上,電影則顯得有些不倫不類,說白了這三位玩心比較大,《鐵三角》終究逃離不開一個「玩」字。雖然沃卓斯基姐妹可以算的上一個整體,《雲圖》也算出自兩個部份的導演之手,但依然能從其中看到導演的玩心。從化妝和結構上面盡其一切手段玩花活,這恐怕是該片備受詬病的原因。

 

  但話又說回來,如此這樣的佈置,片中主要人物就那麼幾位,在不同時代的故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且相同的人物在不同的故事中處於的地位、性格、人種甚至性別都有所不同,唯一的流星胎記決定著幾位人物誰是主角。除去標誌性的輪迴,本片一定程度上更讓人感受到「人生如戲」的含義。

 另外,這幾個故事打亂排布雖然能造成理解上的不足,但有助於電影本身的觀賞性提高,通常一個故事總有平淡期和高潮期,《雲圖》中這幾個故事這麼一打亂,除了銜接輪迴和因果的關鍵情節之外,還有一個舉措,每當一個故事發展到平淡之時,就馬上跳至另一個故事,從後者的高潮階段講起,發展到平淡期時在換下一個,以此類推,直到最後幾個故事的大結局一塊上演,讓這部將近3個小時的電影沒有尿點,過程轉瞬即逝,豈不快哉


 

普世

  人的一生,好比一個大舞台,你所扮演的角色兢兢業業的走完了一生,直到生命盡頭,舞台謝幕。來世新一幕開啟,你的角色斗轉星移,以此類推。在不同舞台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這又西方普世論的核心,機會是平等的,沒有人天生註定將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西方電影中很多小兵扛大旗的故事正是源於此,而《雲圖》更是將其擴展為六幕,並告訴觀眾,沒人是萬古不變的主角,沒人會永遠會享受至高的待遇,而西方普世價值的背後,卻是東方因果的緣由。

 

宿命

   北周無名氏《步虛辭》:「宿命積福應,聞經若玉親」。認為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及其命運,在出世之前已由天意註定,人只能服從上天的安排,不能違抗,這是東方宿命論的代表,與西方普世論相悖。而《雲圖》卻別出心裁的將之共存,上天無論如何安排,你是否是主角,是否頂天立地,結果必須完成你命中注定的任務。

比如吉姆·斯特吉斯飾演的角色:

     故事A中幾乎撲街,最終被人所救,在歷經艱辛之中,心中不忘家鄉的妻子——裴斗娜飾演的角色,最終二人抵禦外界壓力,同進同退。

     故事E中,二人同樣統一戰線,吉姆·斯特吉斯退居護花使者,完成自己保護裴斗娜的使命。

 

   這就是典型的宿命論,無論你身處何種角色,你的任務,與你相關的故事是不變的。

同樣的關係還有湯姆·漢克斯與哈利·貝瑞之間的愛慕:

(故事B中的一瞥,故事C中的簡短火花,故事F中終成眷屬),

吉姆·布勞德本特與本·衛肖之間的怨緣:

(故事A中欺負與被欺負,故事B中被射傷與射傷,故事C中姦情而被拖下水)。



   最有意思的是,六個故事中的主角選擇,除了流星標記之外,還有一個命中注定的事,就是在自己的生命里,必需要看上一世主角留下的信、日記等等,接受上一世的資訊,才能被選為主角。而且主角們的共同點,就是在當下體制中高舉反抗大旗,不同靈魂,不同角色,在不同世代的宿命任務。
 

 

因果

  出來混遲早要還,電影中很多地方也體現了因果關係,印度傳統宗教認為,業力是組成因果關係的原素,其中業力是指個人過去、現在或將來的行為所引發的結果的集合。仔細揣摩本片中的一些細節,就不難發現其中的奧妙。

 

    故事A中,吉姆·斯特吉斯雖然救了的那位黑奴一命,但後者在隨後中將其救命之恩償還,已經扯平了。但斯特吉斯卻鋌而走險的讓黑奴差點喪生在槍口下,後者桅杆上的動作到飛身而下一氣呵成,按照宗教方面的說法,斯特吉斯犯了「業」,然後在故事E中得到了償還,斯特吉斯在高空獨木橋上密集的槍火下,最終掉落,撿回一命,償還了前世的「業」。

 

  同理還有故事C中休格蘭特引爆飛機殺死湯姆·漢克斯,故事F中湯姆·漢克斯將休格蘭特飾演的野蠻人割喉而死。

故事C中裴斗娜飾演的墨西哥女工殺死雨果維文,故事E中雨果維文飾演的政府軍頭目處死了裴斗娜,都算報了前世之仇。

 

   

 

 

前生來世的緣與怨

   有一則寓言是這樣的:在大海邊的沙灘上有一具女屍。海灘上走來一位年輕人,當他遠遠發現這具女屍,便轉身向來時的方向走去。不一會兒,海灘上又走來一位年輕人,這具女屍映入他的視線時,他走過去脫下身上穿的外衣,把外衣蓋在了這具女屍身上,然後離去。年輕人走後不久,第三位年輕人也發現了這具女屍。這位年輕人走過去彎腰蹲下,在女屍旁的沙灘上用手挖了一個坑,把女屍埋了進去。女屍和三位年輕人轉世之後,她擺了第一位年輕人一道,與第二位發展了一段無疾而終的感情,最終嫁給了第三個年輕人。這就是前生來世的緣與怨,集普世、宿命、因果於一體。

 

  湯姆漢克斯與哈利·貝瑞是緣,歷經三世的緣份,故事B中那個暴戾的作家短暫的出場瞥見了哈利·貝瑞;故事C中對手戲不多,卻在各自流露出一見鍾情,卻因漢克斯意外身亡而告終;故事F中歷經千險終於走在一起。就像寓言中的三位年輕人,這裡縱向擴展為三世的緣份。

 

  吉姆·布勞德本特與本·衛肖是孽緣,故事A中吉姆狠踢本的屁股;故事B中同性作曲家本對吉姆表露愛慕之情遭致嘲笑,堅決不同意後者的剽竊行為進而將其射傷;故事D中二者有姦情。從完全敵對到求愛不成再度姦情,三世的孽緣。

 

  湯姆·漢克斯與斯特吉斯是怨,故事A中湯姆·漢克斯企圖殺死斯特吉斯未能得逞,在故事F中湯姆·漢克斯眼睜睜的看著斯特吉斯被蠻族殺死。

 

 雨果維文則屬於死怨,無論是莊園主、唱片商、殺手、女護士、政府軍頭目還是心魔,每個故事中都站在了主角的對立面,跟任何人都有過節,道教有云:十世怨為煞,看來雨果維文只當了六世壞人,如果再當四世惡人,就該該轉世為魔鬼了。
 

 

萬眾交匯

   六個故事的結局,完成於最後30分鐘內,不同風格故事,一脈相承的前世今生,讓人分外激動,六個故事的最後感受分別為幸福、淚水、鼓舞、歡笑、悲涼、希冀。《雲圖》猶如一個龐大的網,多線相交、相連,層層推進之後,迎來了的結局怎能不讓人唯如此恢弘的命題而叫好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