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到不能倒:金融海嘯真相--Too Big to Fail

大而不倒/大到不能倒/DemasiadoGrandeParaFalhar

7.3 / 18,085人    99分鐘

導演: 柯提斯韓森
編劇: Peter Gould
演員: 詹姆斯伍德 約翰赫德 威廉赫特 Erin Dilly Amy Carls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子飯漲

2013-01-18 18:59:10

危機反思錄(二)Too Big to Fail





這是一部以2008年金融危機為背景,以美國財政部長漢克保爾森為主角,以華爾街和華盛頓各色要人為應對金融系統崩潰而斡旋並做出決策的故事。
主人公保爾森要解決全美乃至全世界金融體系崩潰的問題,他面對的爛攤子包括投行的鱷魚CEO張著血噴大嘴吃肉上癮,投資者信心像大笨象跌下懸崖一樣拉不回來,國會像個精打細算的主婦一樣斤斤計較任何事情都要問為什麼,民眾則都準備好了起義的工具隨時要起來埋葬華爾街。這簡直就是一部恐怖片。
面對困境,保爾森的起承轉合是:起先市場持續走低,華盛頓就讓雷曼破產,給公眾信心,政府不會對華爾街手軟;承接而來的是情況的進一步惡化,高盛撐不住了,摩根撐不住了,美國撐不住了;聰明的蓋特納想到了一個轉機的辦法,讓銀行合併,給市場信心,但鱷魚不喜歡交朋友;於是乎他們只好繼續跟銀行貸款,用更大的資金啟動疲弱的市場,終於解決了危機。這又是一部懸疑片,每個人都在問怎麼辦,每種傳統的方法都相繼失效。
在故事的高潮處,保爾森向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女士,深情地來了個天主教跪禮,法案一波三折最後通過了,銀行家被關在一個屋子裡研究政府給的錢要不要拿,這真的像是一齣喜劇。
這部電視電影,是HBO電視台在2011年5月份播出的特別製作。
影片根據紐約時報首席記者及專欄作家安德魯·索爾金(Andrew Ross Sorkin)的暢銷書改編,這本書在2009年霸佔非虛構類作品榜首六個月之久。作者本人在影片中也作為記者露了露臉。

修復系統

撞車不可怕,可怕的是沒買保險就撞了。
信用卡刷爆不可怕,可怕的是信用透支上了黑名單。
金融危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危機中丟了工作,丟了名聲。出來混都知道,能處理危機,那才是能力。
股市交易的是公司紅利,期貨交易的是未來預期,這些天才的發明首先極大促進了商業文明,然後才滿足了不同階層的財富分配。顯然有錢賺的地方,馬上就會吸引來資本。
當投機資本入場交易的時候,風險才應運而生。
當金融市場不停被交易資金推動,被多空較量操縱的時候,這個天才的發明是否已經背離了最初的設計不得而知。現在可以肯定的是,當更聰明的遊戲者設計了保護風險的衍生產品的時候,這已經不是一個依託實體經濟的產業預測模型,而是一個可以自我運轉的輪盤遊戲了。
這個大輪盤公開擺在華爾街上開始賭博。
這裡賭上了最聰明人類的大腦,這裡賭上了人類未來的思想和創造力,這裡還將繼續賭下去,這裡必然還會賭得更多更大。
每當有人情緒不好的時候,發生危機。
每當天氣惡劣、地震海嘯的時候,發生危機。
每當醜聞曝光、真相被揭露的時候,發生危機。
每當電腦當機、曼哈頓妓女罷工的時候,發生危機。
很多人一開始都想不通,為什麼對風險產品進行保險,對保險進行再保險,這樣完美的系統怎麼還可能出現風險呢?
影片裡保爾森給出的一種解釋是,「愚蠢的」保險公司AIG,無節制地給眾多投行的有毒衍生品進行了承保,為的是收取管理費,那可是數十億的錢啊。
所以一旦AIG破產,其他投保的銀行也將同時跟隨。那將絕對是一場災難。
這個系統的基礎是貨幣,而貨幣的本質,是信用。
說到信用,那就很簡單了啊。一張信用卡刷爆了,用另一種的額度還上,另一張額度到期,用第三張補上,每次只要經濟危機,辦張新的信用卡就可以解決問題。
這張信用卡,大眾用來貸款買房子,投行用來交易衍生品,保險公司用來為衍生品保值。大家都很歡樂,只要MARGIN CALL裡面那個傢伙沒有計算出了真實情況。
這張信用卡,是這場危機的根源。
這張信用卡,也是解決這場危機的最終辦法。

生活在一個金融系統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可以感到非常幸福。
如果同時能滿足如下幾個條件,我們從出生開始就將衣食無憂:
1,有數家銀行願意辦信用卡給我們,這些額度匯總起來夠我們一生的消費。
2,銀行間還款無手續費。以卡養卡,無憂無慮。
3,銀行不會在有生之年收回授信額度。
事實上,第一個條件理論上已經具備,不完全統計國內現在有22家銀行開展信用卡業務,信用卡產品有超過200個,雖然理論額度從1000到無限制,但實際上額度通常都可以達到10萬。
第二個條件如今不存在,曾經有幾家國有銀行為了擴展業務搞過跨行還款免費,但很快叫停。
第三個條件很考驗銀行的智商,不管國內外,對於退休人員的信用卡發放,都慎之又慎。
介於後兩條事實,我們沒辦法感謝銀行,銀行家。他們註定了不會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無論銀行系統怎樣發達。
所以在殘酷的現實里,我們要想享受銀行體系的福利只能做這三種祈禱。
首先要去辛勤勞動,祈禱獲取銀行的授信。
然後祈禱各種網路支付系統更加發達,能通過各種繁瑣的手續避免跨行還款的手續費。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祈禱銀行能持續擴大授信額度,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通貨膨脹需要。最最重要的是要祈禱銀行不要在我們周轉不靈的時候把我們放上黑名單。
很顯然,銀行不會那麼仁慈。
即使一切順利,一旦到了60歲生日的那一天,他們的系統也會突然凍結我們的授信額度,於是,我們在下一個還款日到來之前最好死去,否則只能去監獄了。
可以想像,這是必然發生的事情。

從哲學上講,金融危機將是必然存在的。繁榮與蕭條是統一體。
2008年這一次爆發的時候,我們首先就去追根溯源。
這一次我們發現了華爾街的貪婪。
貪婪的華爾街CEO們,鱷魚一樣,拿著數千萬的高薪。這簡直就等同於黑心的養卡公司,他們的高管拿著數以億計的高薪,這些錢從哪裡來?
這簡直就等同於每筆信用卡消費,銀行都要收取了比2%要高得多得多的還款手續費。如果不是這些手續費,我們只負擔了我們花費的那部份債務,因為這些手續費,我們很快就會萬劫不復,根本活不到把200張銀行全辦完的時候。現在唯一省心的是,我們根本不用考慮退休的時候授信額度會被銀行鎖定了。
這時候的華爾街高管們理直氣壯,如果降低薪酬,哪怕是不繼續增加薪酬,整個華爾街的創新能力就會下降,聰明的大腦就會停止金融產品的設計,美國,資本主義都將失去增長的動力。
不信,你試試?
華盛頓不敢試,誰也不敢試。
我們看到的結果是,當一個卡奴破產的時候,養卡公司黑心的商人綁架了銀行,他們說,給他更多的貸款,這樣他就能還上之前的貸款了。
銀行明明知道這些黑心的商人只是為了收取更多的手續費,但有什麼辦法呢?
用我們社會主義的一句話:銀行是公家的,工作是自己的。
華盛頓即使無計可施,也只好飲鴆止渴,這便是這場危機的解決。
總統幹得好也就八年,財長當得好也是八年,危機發生的時候處理不好,才是人生的失敗,才是一輩子的事情。
什麼一勞永逸,治標治本?
地球什麼時候真正和平過?何況一個金融系統。

真人秀

很難記得還有那部影片能有如此多的「現世真人」出現在影片中,而且還都是演員扮演的。有人甚至說這部影片是故事片中的紀錄片,而另外兩部講金融危機的2011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Inside job和邁克摩爾的Capitalism: A Love Story則被稱為紀錄片中的故事片。言下之意是,Too big to fall對危機的描述太紀實感,而另兩部則太戲劇感。
即使是美國人,不關心金融領域的新聞,看這部影片也會對各種穿西裝的男人一頭霧水。(倒是美國觀眾能從電影裡看到幾個喜劇明星,只是不知道他們看到這些喜劇明星一本正經地解決金融危機是什麼心情。)
「保爾森」和「伯南克」同時入圍2011年艾美獎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提名是一件非常喜慶的事情,而「伯南克」還入圍了金球最佳男配角,不過最後只拿到了個電影演員協會的最佳男配角獎。看完影片的觀眾會情不自禁的八卦,兩位經常是那樣一起吃飯的嗎,多少經濟決策是兩位在吃飯時候商量出來的?
影片中對三位政治人物的刻畫非常到位。
美聯儲主席,現實中每次公開演講都會驚動市場的本·伯南克,講話細聲細氣慢條斯理。
時任紐約儲備銀行行長的蒂莫西·蓋特納,年輕有為,洞察問題本質。
危機中的美國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禿頂,高大,堅毅,深邃。
威廉·赫特的飾演的保爾森的確可圈可點,大家很有幸能在電視上看到一位美國財長威脅投行高管收購雷曼的那股狠勁,被中國財政官員恐嚇拋售國債時那種驚恐,憂慮危機夜不能寐起床扔掉安定藥物時的堅定,向眾議長行跪禮時候的君子坦蕩蕩。
有人甚至說,這部影片根本是保爾森的自傳。但顯然,保爾森本人不會同意這個說法,他的個人閱歷要豐富得多的多。
在危機面前,連這位性格立體,身材高大的大Boss都那麼無助,那麼脆弱,觀眾無疑會十分入戲。而那些出動都是私人飛機,兩個小時前還在千里之外,開口就是十來個億的高管,相形之下要片面許多。
特別在銀行高管們被召集進門開會時,每人一句的評論,更讓觀眾替電視台捏了一把汗,這一不小心可是要吃官司的啊。倒是每句評論都很過癮,以保爾森的旁白形式出現。
高盛CEO Lloyd Blankfein是個明星,雖然我曾是他老闆,但他現在翅膀硬了。
摩根史丹利的CEO John Mack是個鬥士,他以前總是喊著,讓我們幹掉誰吧。
美林證券CEO John Thain是個自私的傢伙,也曾是跟我混出來的。
花旗的CEO Vikram Pandit,沒人知道是他在搞花旗,還是花旗在搞他。
另一個讓全世界觀眾都會眼前一亮的角色當然是沃倫巴菲特,出場不多,如同老頑童,但舉手投足的淡定,和其他華盛頓華爾街人的慌張恰好形成了極具諷刺意味的反差。
薑還是老的辣,投資還是要謹慎啊。

對於危機,仁者見仁。
這部影片從政治的角度解讀了危機的根源以及危機的處理方式。
編劇皮特·古爾德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電視製作人,由他編劇製作的電視劇《製毒師》(Breaking bad)曾經橫掃艾美獎,金球獎,以及電影演員協會獎。2012年的美國作家協會獎,則是他本人大豐收的時刻。通過《製毒師》拿了最佳劇本獎,通過《大而不倒》拿到了最佳改編劇本獎。
古爾德在採訪中被問及為什麼會選取保爾森作為危機的核心,他的回答是,因為工作經歷。
眾所周知,保爾森在加入小布希政府之前一直在華爾街工作,而且他本人也正是華爾街高薪的促成者。在離任高盛之前,他一度是收入最高的人之一。而且,在危機發生的時候,那些關鍵的CEO大多都是高盛畢業生。保爾森是放鬆政府監管的推行者之一,同時又是危機時刻要求政府救助的決策者。當然,他媽媽並不希望他跟小布希工作。
記者很不客氣地問了下一個問題,保爾森在影片中是個英雄嗎,影片裡有沒有惡棍?
編劇的標準答案是: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英雄有時候並不都有壯舉,惡棍有時候也會另我們吃驚。保爾森只是這部影片的中心人物,應該由觀眾來評價他的所作所為以及帶來的結果。
很顯然,這部以保爾森為主角的影片,即使有豪華的電視演職陣容,也無法將保爾森的個人聲譽洗白白。
在Capitalism: A Love Story里,邁克摩爾訪問了幾個議員,他們質疑在短短的幾天內,起草並通過法案,7000億就貸出了,而且大部份給了保爾森曾經工作的同事們,公眾完全不知情。很顯然,這些貸款的一部份,仍然會作為獎金留在高管們的腰包。邁克摩爾更是發動低收人人群,堅決斷供,和銀行對抗。有的社區甚至成立的互助會,想方設法破壞銀行收回房產後的再交易,當房子買不去,原來的主人才可以重新佔有。
由馬特達蒙做旁白的紀錄片Inside job也發出了同樣的質疑,那些有學術背景的人物,都在替資本說話,為華爾街開脫。危機爆發的時候,卻是納稅人來買單。

市場驅動力

為什麼這些人發生危機的時候要開會,為什麼解決危機只能靠這些製造了危機的人呢?
華爾街的危機,跟英國人什麼關係,跟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什麼關係?
沃倫巴菲特不就四百億資產嗎,為什麼所有人都想找他幫忙,又為什麼他出手的時候,危機似乎真的解決了呢?
這一切都可以用一個詞來回答,信心。
這場危機帶來最大的教訓就是,市場是有信心驅動的。
市場的信心在哪裡?
可能在華爾街高管的私人飛機上,可能在政府的就業數據上,可能在聖誕節前的超市里,可能在蘋果手機的應用程式里。
當各大機構短暫共識,長期博弈,市場就會有信心,格局會穩定。
當美國股市上漲,中國股市也可以跟著漲,而不論公司的紅利是否分配。
當巴菲特出手50個億,不僅回帶來更多的50個億,還會帶來高盛股價短期6%的回升。
這就是信心。
信心是政府官員表現出來的決心,是保爾森的臉,伯南克的公文包,蓋特納的跑步機。
信心是一種共識。是監管機構的有作為,是評級機構的客觀中立,是媒體專家的正確解讀,是交易員的喜怒哀樂。
信心是虛無的,是有史可鑑的,也是不可重複的。
影片結束的時候,TARP法案通過了,市場被啟動了,佔有全美資產77%的幾家銀行卻很快歸還了貸款。他們害怕政府指手畫腳,他們更怕獎金會減少。
沒有人能證明是7000億拯救了金融系統,也沒有人敢斷言沒有那7000億法案市場也會自動修復。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種靠提高信用額度的方式,只會帶來危機想續集。無論下一次危機何時爆發,何種程度爆發,也不管到時候是誰在財政部長的位置,可以肯定地說,危機會被解除,系統將繼續運轉。只有華爾街人的獎金,不會更少,只會更多。

巴菲特說了,市場先生從來都是錯的,他是個瘋子,一會兒貪婪一會恐懼,根本琢磨不透。
市場的信心肯定也是個神經頭。
千萬要祈禱這個神經頭不停地上竄下調。因為一旦他聰明起來,朝一個方向不停前進,那麻煩就不遠了。
這次是壞的情況,這些投行都被推到了懸崖前,更壞一點會全部倒下,不但納稅人的血汗錢血本無歸,幾十年積累的產業格局,商品文明都會被毀滅。
但是下一次呢,如果這些機構全面共識,帶著市場瘋狂上漲,把所有納稅人的資產往泡沫裡帶,他們的紅利獎金會越來越多,只有更牛的市場才能滿足他們日益龐大的獎金體系的時候,市場也會一直不停地上漲。那會是怎麼的危機呢?
金融體系的建立,彷彿是一個發明出來的印鈔機。誰會操作,誰就能在社會分配中佔據有利位置。
在農業社會,我們可以通過暴力革命來實現財富再分配。
在王權氾濫的時代,我們可以通過榮譽賞賜獲得合法的社會地位和財富。
在資本時代,我們可以通過掌握生產要素獲得財富分配的高提成。
而在金融時代,一切規則都不同了。
這些要素複雜,多樣,不可控制。甚至連荷爾蒙都參與進來。
生物學家研究證實,在華爾街,荷爾蒙更加旺盛的交易員,成功率比較高。那些無名指比較長的人,證明在母體內胚胎階段荷爾蒙水平就很充足,也將比較聰明。
我們還是原諒他們吧,多花些錢在妓女身上也算是刺激消費。就像我們抽菸,喝咖啡一樣,他們需要毒品和妓女這樣的休閒方式而已。
如果他恰好又是你的理財顧問,你不是更應該支持他嗎。
這些荷爾蒙旺盛的華爾街人,他們是上帝的寵兒。
他們深信馬太效應,肆無忌憚,不會回頭。
他們有聰明的大腦,他們經過優秀的教育系統培訓,他們接觸交易第一線的資訊,他們製造並完善交易系統,他們不可戰勝。一旦金融市場確立成為財富的分配的新手段,他們必然是金字塔頂端的人群。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在這個時代,也許我們只有祈禱多一些金融危機,多一些市場跌宕,社會的財富,才能從「華爾街」被重新分配出來,我們才會有機會跟那些穿西裝的鱷魚,在人格上做到平等。
上帝啊,讓危機來得更頻繁一些吧。要不,曼哈頓的妓女會一直漲價!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