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跨越世紀的情書--The Words

妙笔生花/文字欲(港)/跨越世纪的情书(台)

7 / 81,478人    102分鐘

導演: 布萊恩庫格曼 李史丹費
編劇: 布萊恩庫格曼
演員: 奧莉薇亞魏爾德 柔伊莎達娜 布萊德利庫柏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半枝煙

2013-01-16 07:46:33

作家的困境


和前不久的《戀戀書中人》類似,《妙筆生花》是一部以作家為中心的電影,探討了作家在寫作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慾望,以及對筆下角色的方法論問題。不同的是,《戀戀書中人》以一種類似魔幻的臆想方式去模擬這個過程,而《妙筆生花》則是以異常複雜的嵌套形式講了幾個故事。

所謂嵌套,舉個簡單的例子即可明白,也就是像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全面啟動》那樣的「夢中夢」。《妙筆生花》開場,是丹尼斯·奎德扮演的作家在宣讀自己的著作片斷,而布拉德利·庫珀的作家則是奎德書中的人物;故事緊接著往下發展,庫珀得到了一本無主手稿,此後又與手稿的主人傑里米·艾恩斯相遇,老頭給庫珀講了手稿的故事,他自己就是主人公。所以,這是個「三重門」,編劇出身的導演初次出手,在劇本上玩得非常花哨。

《妙筆生花》的三個故事裡分別有三對男女。

時代最早的艾恩斯及其愛侶成為故事的起因:一個百廢待興的年代,兩個熱烈相愛的年輕人組成了家庭,巨大的變故摧毀了他們的愛情,在痛苦中艾恩斯爆發出難以想像的寫作激情,將自己的痛苦變成了一本天才手稿,但他的妻子不慎將手稿丟失,兩個本將破鏡重圓的人因此再也無法走到一起,情愛隨風而逝。這是第一對。

庫珀和他的妻子索爾達娜則是承上啟下的一環,突出了影片所探討的道德困境:男人一直熱愛寫作但寂寂無名,在倆人的巴黎旅行中無意中得到了艾恩斯的手稿,發現這本小說的天才之處——與此同時也發現了自己永遠無法成為真正出色的作家——使他的貪慾戰勝了良知,據為己有並由此聲名鵲起。這第二對始終生活在內心的巨大衝突里,關係緊張,充滿了不確定性,尖銳地反映了寫作者內心的囚籠狀態。

最後就是影片的最外一層:奎德和在宣讀會上邂逅的小姑娘,也就是他的崇拜者。中年作家已然功成名就、圓滑處世,還試圖和粉絲來個一夜情,但在探討他這本新書的過程中,背後的故事越挖越深,逐漸觸及到奎德內心的黑暗和隱痛,兩人終究不歡而散。奎德推開小姑娘的同時,也是他內心困獸低吼的一刻,影片是否暗示了他和庫珀的對應關係,這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他作為一個寫作者,同樣被生活和小說夾擊,跌跌撞撞。

這三對關係中,男性似乎都是故事的主角,但女性成為了故事和情感的動力。在第一段關係里,妻子因為女兒早夭而始終沉溺于思念和傷痛之中,直接導致這個家庭破碎,而之後又是她丟失了手稿;在第二段關係里,妻子是丈夫奮力寫作創造美好生活的動力源之一,也是他欺世盜名行為某種程度上不可告人的原因,但最後真相畢露,妻子也成為了道德和良心的代表,放棄名利譴責丈夫,督促其尋求救贖;第三段關係里,小姑娘看似幼稚天真,實則直覺犀利,沒有她的層層逼問,奎德仍然沉浸在名利場製造的虛幻里。

片子本身結構固然花哨,但情感上毫不示弱。謊言和真相,慾望與困境,始終交織在這三層故事的相互穿插里,而這背後是導演(編劇)對作家困境的深刻思考和自我反省。片中有句台詞談到:「You take those words, you take the pain.」是艾恩斯對攫取手稿的庫珀所說,意即「你接收了那些文字,也就接收了我的痛苦。」這是一個寫作者對另一個寫作者一語成讖的告誡。

艾恩斯對庫珀最後說:「我的悲劇就是,我的女人激勵我寫出了這個故事,我卻愛它比愛妻子更多……每個人都要在生活里做出選擇,選擇並不難,最難的是對這個選擇負責。」這無疑是《妙筆生花》這部電影及其三個故事的核心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