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浩劫奇蹟--The Impossible

海啸奇迹/惊天巨啸/浩劫奇迹(台)

7.5 / 244,805人    114分鐘

導演: 胡恩安東尼奧巴亞納
演員: 伊旺麥奎格 娜歐蜜華茲 瑪塔圖拉 湯姆‧荷蘭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昂迪

2013-01-14 06:25:28

《海嘯奇蹟》:別樣藝術價值觀


《海嘯奇蹟》與《唐山大地震》有異曲同工之處。影片都是建立在災難爆發、親人離散、奮力尋找、直到烏雲散盡大團圓的結構之上。不同的是《海嘯奇蹟》的時間跨度沒有後者那般延展,而是將分散到團聚的主線濃縮在特定的海嘯發生前後的具體時間點內,這無形中就考驗了導演對電影整體掌控的能力,要在最有限的時間、空間裡展現更豐富、更精準的劇情脈絡和內容,這更要技高一籌。

拍恐怖片出身的西班牙導演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做的很好,洪波湧起、生靈塗炭,劫後餘生,煽情催淚,動靜平分秋色,以天災來襲開頭,以對抗災難結尾,前後呼應,畫龍點睛。可內容過於密集,也造成了支線劇情發展混雜,劇情銜接不自然,交叉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將片中人物的戲份打得過於分散,導致差強人意少點力道。

值得一提的是,《海嘯奇蹟》的藝術價值觀與國產同類電影有著極大不同。影片並沒有將重點放在靠誰營救上,靠國家靠政府,靠國際救援?都沒有。人自救,人施救,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語言的人在面臨天災前,排除各種隔閡障礙,互幫互助,表現了人性在危難面前的偉大,這和國產電影《超強颱風》、《冰雪11天》所呈現的政府、官、兵救百姓的內容是天壤之別。藝術價值取向的不同,也造就了電影的不同,讓全片始終站在很客觀的角度去審視劫難,更讓觀者為之動容。而劫難發生後,人們的反應也很淡定,沒有國產電影那種哭天搶地,始終保持在平和的狀態中,摒棄了大喜大悲,滲透出一縷哀思,沉默和冷靜營造了很特別的境界,全片暖和的色調,也恰到好處地讓觀眾置身在和緩與充滿希望的觀影氛圍中。

影片也安插了許多精密的細節來放大人在災難發生後對於生命和拯救的看法,如盧卡斯在一片狼藉中撿起的一聽飲料,先給母親喝,母親給陌生的小孩喝,最後才輪到盧卡斯,完全把陌生小孩當成自己的骨肉,這表達了同理心上的情感共鳴。比如伊萬·麥克格雷格飾演的丈夫,一開始尋求他人幫助時被人拒接借用手機,這又從辯證的角度審視了人性的差異,生命的營救也是道德的救贖。

《海嘯奇蹟》的缺陷是新意不足。在受災的大環境下,影片依舊是通過非常具體的一家人的遭遇,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來表達災難對所有親歷者心靈及肉體的折磨與傷害。同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已經屢見不鮮,《2012》等片也是如出一轍,全片並沒有開拓更加新鮮與復合結構的敘事方式,令人遺憾。演員表現鼓舞人心,三位小男孩是神來之筆,尤其是盧卡斯才是全片的主角。而憑藉在本片中的精湛表演而獲得70屆金球獎提名的娜奧米·沃茨確實出色飾演了一位愛心爆棚、頑強剛毅的母親,其在片中基本就是在死亡線上徘徊的靜臥不動的傷者,只通過顫抖的嘴唇、眼角的淚痕和彌留之際的幾句言語來表演,難度極大,也惟妙惟肖。而麥克格雷格發力過猛,幾場哭戲聲嘶力竭,毫無亮點。

影片最美的一幕是兩個小演員,坐在山頂,望著夜空星河。這與影片伊始,眾人向漆黑一片的海洋放飛孔明燈的一幕遙相呼應。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一刻似乎整個宇宙都被大海吞吐之中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