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從心出發的日子--The Company Men

合伙人/企业风暴/公司的人

6.8 / 40,746人    104分鐘

導演: 約翰威爾斯
編劇: 約翰威爾斯
演員: 班艾佛列克 瑪莉亞貝蘿 凱文科斯納 湯米李瓊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南橋

2013-01-12 23:43:07

單位人的悲歌


前些年美國經濟大蕭條,去理髮,理髮師都說生意比柯林頓那時少了三分之一都不止。經濟起伏,人總得理髮,不過美國本來就禿頂多,有的人一尋思,跑到沃爾瑪,買套二三十塊錢的理髮工具,回家自己理。

漫長的衰退,使得很多中產家庭一蹶不振,有的很悲慘,房子被銀行收走,子女學業不繼。資本主義社會殘酷的時候還是很殘酷的。最需要工作的人,比如沒穩定身份的外國人,得了大病的,剛來沒經驗的,或是體弱老邁的。公司裁員的時候,說裁就給裁了,沒人同情你自己或家裡的狀況。

關於經濟蕭條中的掙扎,好萊塢拍了不少電影。由於製作週期問題,在經濟逐漸復甦的年代才一一發行。 前些天我看了一部片子叫《外包》(outsourced),講述的是一個美國經理人的工作被外包到了印度,自己被外派到印度培訓接任者的悲喜劇。 這些影片多半站在小人物一邊,把大企業塑造為負面形象 —— 好萊塢和共和黨水火不容,相互抹黑。電影這種用來零售的文化,更需要取悅大眾而非大老闆 ——投資人除外。

2010年的《The Company Man》也是一部已經濟蕭條為背景的電影。 影片開始,幾個經理人根本想像不到自己面臨的危機,每天西裝革履,信心十足地去上班。大老闆塞林格拿著被歐巴馬用 「荒淫無恥」(obscene)來形容的薪酬,卻為了利潤,一撥撥裁掉自己的屬下,不管被裁者是不是家破人亡。美國保守勢力常為大企業主辯護,說維護他們的積極性,經濟就有活力。這種說法只能在理論層面說,對現實無比簡化。現實中,很多業主並不會把省下來的錢拿出來投資再生產,或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他們更傾向於把錢拿來享受。500塊的午餐、5000塊一晚的酒店,習慣了誰都覺得受用。至於就業機會 —— 增加入手有時候反影響效率,減員增效是更常見的選擇。

片中幾個不幸下崗的中層經理人和高管,把一生黃金時期交給了片中的造船公司。37歲的鮑比(Ben Affleck飾),家裡養著大房子和豪車,還有維持中產體面的高爾夫俱樂部會員證。首先被裁的他,無法接受事實,認為很快會找到新的工作。結果怎麼也找不到,只好屈尊跟大舅子做建築工程。去年有位國家領導曾稱,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沒有尊嚴,這話說得還頗到位。工作不光是生計,很多人靠它認知自己的個人價值。鮑比的失業,毀了他的自尊,他甚至出現了性無能。有一份工作,尚能養家的人,可能把生活中的一切視作天經地義,甚至沒事找事。一旦失去,才會覺得生活不堪一擊,維繫體面的一切實體和象徵,如多米諾骨牌一樣,唏哩嘩啦倒掉。

不久前看到一篇小文,說人遭逢逆境,恰如開水煮物:雞蛋軟的能煮硬;胡蘿蔔硬的能煮軟;而咖啡豆,會保持原樣。同樣的逆境,一個人怎麼應對,能看出英雄或狗熊本色。人之所以為人,而非靠著本能行事的禽獸,是因我們有著自由意志,可以去選擇,包括在逆境中的取捨。片中三個失業男人,和他們的妻子,在逆境中反應大不相同。

鮑比和太太關係本來糟糕,兒子似乎是太太和前夫所生,一家人關係從冷淡到緊張。鮑比長時間失業,他的太太表現出驚人的忍耐、擔當和寬容,對丈夫百般扶持,不讓他就此倒下去。鮑比被這種倒霉磨礪了出來,拋棄了虛榮,也變得堅強勇敢,從頭來過,不再害怕丟工。經此一事,兩人成了患難夫妻,關係好轉。這種溫暖的故事,我在認識的一對中國夫婦身上還真看到過。這樣的人,總是讓我們看到人性中的美好一面。

另外一個被裁掉的高管菲爾就沒這麼幸運,他就好比那根胡蘿蔔,先硬後軟。他原來是老闆身邊紅人。被裁之後,由於年齡大了,找工作難如上青天。他從焊工作起,一路發展,一生賣給了公司,被辭退非常不能接受。夜晚他回到公司外頭,對著大樓扔石頭,狂罵。他覺得一輩子完了。他更覺得不平的是,世界並沒有和他一樣停下來,人們該幹什麼幹什麼,一種「沉舟側畔千帆過」的落伍感油然而生。而他的妻子,害怕被鄰居笑話,讓他每天背著公文包出去,按點「上下班」。漸漸地,他不去再就業中心了,而去酒吧買醉。一方倒霉 ,另一方落井下石,日子就一團黑,沒法過。 沒有了單位可回,家裡冷若冰霜,他覺得活著沒意思,尋了短見。得知消息,公司老闆連葬禮都懶得去參加。

而湯米·李·瓊斯扮演的合夥人之一基恩,好比是咖啡豆,從頭到尾變化倒是不大。他對於事態,有一種無法力挽狂瀾的無奈,但也沒自暴自棄。他的妻子貪慕虛榮,講究奢華享受,自己出個門,還想調用公司商務飛機。基恩丟工後,兩人索性散夥。不幸的是,他找的小三,正是公司里負責裁人的Sally,也非善類,基恩在感情上兩頭不著地,很失落。他決定在事業上重整旗鼓,影片快結束前,他買下了船廠,召集舊部,準備重新開工。

基恩感慨,過去大家造些實實在在的東西,現在都是帳面上數字。這種懷舊倒也符合時代心聲。實體經濟時代,大家生產鋼鐵,製造汽車,產品有形而實在。後來「知識經濟」粉墨登場,製造業轉移,工作者開始製造泡沫和泡沫的衍生物,並互相銷售。經過1990年代的網路泡沫,和2000後的金融危機,美國人重新重視實體經濟。十年下來,我注意到,美國的中國製造產品日漸減少。同時間,美國製造而賣到中國的東西日漸增多:喬治亞的筷子,西維吉尼亞的探礦設備,俄克拉荷馬的天然氣脫水設備。美國恐怕是被虛擬經濟搞怕了,而「世界工廠」中國,也被污染搞怕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麼變化下也好。

此片豆瓣譯名為 《合夥人》,不大準確。被裁的合夥人只有一個。美國有The organization man, the company man的說法,類似於中國「單位人」一說。美國過去一些企業里, 紐澤西的詹森教授寫過一本書《工作的語言》(Johnson, C. S. (2009). The language of work :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at Lukens Steel, 1810 to 1925. Amityville, N.Y., Baywood Pub. Co. )介紹了美國盧肯斯鋼鐵廠。該廠1810年左右的創立,到美國製造業出現危機之前的1998年才賣掉,很多工人祖祖輩輩在這裡上班,甚至子承父業,一家人工種都一樣。這裡人們的歸屬感和國內我們說的「單位」非常類似。這都是工業時代的一種工作模式。人生無常,以後換工作、甚至短暫失業,很多人都會遇到。電影裡的問題有一定普遍性。即便美國製造業復現繁榮,人的工作觀念也會變化,穩定的感覺,恐怕只會成為傳說。不穩定才是常態。現在要是聽說某個人在某公司做了七八年,周圍人都會大跌眼鏡。工作不穩定,而人隨著年歲增長,失去了折騰的精力意願,這會成為一個不易解決的矛盾。解決的辦法可能還是要有過硬的一技之長,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優勢區間(niche)。片中的鮑比37歲找不到工作,因為他學的是大路貨MBA, 技能模糊。我這裡有個朋友也學了MBA, 但考了註冊會計師,算有專長,職業道路就開闊多了。

恕我孤陋寡聞,導演John Wells以前並不知曉,其他演員則群星燦爛:比如帥哥Ben Affleck和實力強勁的 Tommy Lee 瓊斯。扮演《與狼共舞》主角的Kevin Costner,在片中不過是個扮演大舅子的小配角,但大家演得都頗出色。和劉歡《從頭再來》這種唱給下崗工人聽的歌曲一樣,拍這些失業者的電影,自然免不了煽情和勵志,但總的來說,此片發人深省,是部被低估的好片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