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選情告急--Game Change

规则改变/选情告急(台)/莎拉佩林的选战风云(港)

7.4 / 19,848人    118分鐘

導演: 傑洛奇
編劇: 丹尼史莊
演員: 茱莉安摩爾 伍迪哈里遜 艾德哈里斯 彼得麥克尼克爾 傑米薛利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邑人

2013-01-05 04:56:51

規則改變:從前現代看後現代


2012,已經成為了過去。在2011時看2012,覺得這是充滿了變數的年份,離奇的是世界的毀滅問題,現實的是世界大國的元首更替。結果,世界還是這個世界,2012.12.21日如常而過。而各國的選舉,整體上也是波瀾不驚,美國的歐巴馬贏得有驚無險,普京更是順利上馬,中國的十八大也是毫無意外,然後是安倍晉三順利勝出,馬英九再度上位,而韓國則是朴槿惠勝出略顯意外。幾個經濟體元首的更替如約而至,將2012的懸念開啟又合上。要說變數,就世界而言最大的還是阿拉伯世界,以埃及為首,政權也發生了或者正在發生著改變,阿拉伯世界新元首的帶來的變化,則讓未來的世界略顯異數,文化衝突是否會有新變化,則尚待觀察。其他的世界,像歐洲,雖然政局沒有變動,經濟上也是仍處泥灘,看不到走出的希望。

 

而回首昨天,曾經的懸念都不再是懸念,而懸念的製造者則仍然存在,給本來波瀾不驚的世界增添一些說辭與看點。像好萊塢,每到大選年,就會炮製出一些有關大選的故事出來,以來應景,收穫大眾的看點。其中,不乏有一些優質的作品,像《規則改變》與《政壇混戰》,其他政治佳作還有《國土安全》、《刺殺賓·拉登》、《逃離德黑蘭》等。但說大選,往年的還有《關鍵投票》、《選票風波》等。即是應景,也是為了應景而應景,《政壇混戰》倒是充滿了戲謔與惡搞,但畢竟不是主流。

 

這裡要說的還是《規則改變》,隨著電影改變的,首先是主演朱利安·摩爾,貴為文藝片女王,卻一直缺少一頂屬於女王的真正的桂冠,而《規則改變》則終於讓她一洗前恨,拿下了第64屆艾美獎的影后,雖然,這個影后的成色略顯不足,但誰又能否認朱利安·摩爾就配不上這樣的一個桂冠呢。

 

《規則改變》聚焦的是2008年的美國大選。2012,眾多的懸念,最後並沒有蹦出幾匹黑馬。但在2008年,則真正出現了黑馬,歐巴馬是一匹,薩拉·佩林也是一匹,而且都成色十足。所謂規則的改變,首先是美國民主黨的改變,他們奉出的總統競選人,一個是黑人歐巴馬,一個是女人希拉蕊,無論誰勝出,都會是對於美國曆史的改寫。然後在歐巴馬與希拉蕊的內鬥中,歐巴馬更勝一籌。然後年輕氣盛的歐巴馬選擇了從政經驗豐富年邁的約瑟夫·拜登作為競選搭檔。其實,這是一招非常高明的棋招,拜登足以彌補只做過聯邦參議員的歐巴馬的經驗問題,而歐巴馬近乎偶像一樣的氣質則在選舉中招徠了足夠的人氣。在這種情況下,已經執政8年的共和黨如何面對來勢洶洶的民主黨,就成了最大的問題。

 

而共和黨候選人約翰·麥凱恩也是一個從政經驗豐富的政壇老手,但這種經驗並不足以自動轉化為選票,做出足夠的應變,以接招民主黨,是麥凱恩及其競選團隊的首要問題之一。結果,共和黨也選擇了改變規則,冒險選擇了來自偏遠的阿拉斯加州的州長薩拉·佩林作為競選搭檔,以衝擊並抵消民主黨歐巴馬加拜登組合的影響。

 

選擇薩拉·佩林是一個險棋,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膽識,因為歐巴馬的個人魅力實在是太過於強大了,以致於在其後連諾貝爾和平獎的評選委員會都為之震動,並送上了寶貴的獎項。拿薩拉·佩林來對沖歐巴馬,首先需要的就是薩拉·佩林能否承擔這樣的職責,能否成為新的偶像。但事實卻是,起碼以《規則改變》里所示範的那樣,薩拉·佩林完全是一個敗局,她個人素質的不足,在選擇她作為搭檔的那一刻,就註定了麥凱恩議員悲劇的競選命運。雖然,在薩拉·佩林咋一亮相之時,的確帶來了足夠的新鮮感,也為一直落後的麥凱恩帶來了足夠的人氣,而且在麥凱恩競選團隊的幫助下,薩拉·佩林也在副總統的演講PK中一時勝出,但隨著競選的深入,薩拉·佩林對於自己新角色的不適應,對於競選團隊為她所做的安排越來不服從,結果就是整個團隊的努力付之東流,薩拉·佩林在接下裡的表現一再讓人大跌眼鏡,從而加速了麥凱恩陣容落敗的速度。以致於在最後 競選中完敗下來。

 

政治,成也女人,敗也女人,薩拉·佩林從亮相到完敗,走完了整個中國老祖宗描述的過程。《規則改變》的演繹,使得美國的大選猶如兒戲一樣,尤其是總統競選團隊的所作所為,都讓人覺得這不是在靠實力,而是在拼設計及花招。從整個角度,美國的民主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但是,這決不能就成為攻擊美國民主的口實,因為真正的民主,早已經深入了美國人的骨髓之中,壓根不需要再多說什麼。而獵奇才是戲劇衝突的所在,所以,《規則改變》裡的美國民主看起來是一場遊戲,而薩拉·佩林扮演的則類似一個跳樑小醜的角色,但這並不是全部。戲劇畢竟只是戲劇,而且,重要的還在於,美國敢於把總統候選人隨意地進行醜化,甚至是故意地抹丑,而不會受到指責與制裁,更不需要被勞動教養。看起來民主是一場遊戲,其實,這遊戲也是後現代的遊戲。對於我們而言,我們還處於前現代時期,以前現代的眼光去品評後現代的事物,進行加以否定,實在是大謬。吃不到葡萄總說葡萄酸,正是如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