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跨越世紀的情書--The Words

妙笔生花/文字欲(港)/跨越世纪的情书(台)

7 / 81,478人    102分鐘

導演: 布萊恩庫格曼 李史丹費
編劇: 布萊恩庫格曼
演員: 奧莉薇亞魏爾德 柔伊莎達娜 布萊德利庫柏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暗地妖嬈

2012-12-10 21:27:10

一個作家的陰暗自白


原本沒想到要去看《妙筆生花》,可不小心發現裡頭有我最喜歡的三位男演員:佳釀般甘美的布萊德利•庫珀、枯樹般蒼涼憂鬱的傑米里•艾恩斯,以及面若冠玉的本•巴恩斯。
於是,欣欣然扎進了這樣一部電影。
誠然,《妙筆生花》玩的敘事花招,匠心都顯而易見,環環相套的三個故事互相心證,隱藏一個作家對於家庭關係、生活環境,以及創作困惑最隱晦的坦白。可我是如此迷戀這樣的電影,從前有太多膠片假模假式地記錄了關於作家的故事,一寫作就能紅,抑或永遠失敗,這些作者都只是工具,遭受編劇隨心所欲地操縱。但《妙筆生花》不是的,它真正站在一個寫作者的角度來解構思想,那些立志走上碼字之路的理想青年可以看一看,電影告訴你「偉大的作家」與「技法純熟的碼字者」之間差別是有多大,前者的作品可以打動億萬人,他們愛你的文字,甚至為此痛哭流涕;後者的東西是連身邊最親的人都不屑於閱讀,只有品味「高深」的業內人士才會從文本表現形式的精妙度上給出一些專業評價,這樣的作品只適且小眾範圍內受賞識,太「私人化」,沒有全力以赴,缺少直白的韻調,沒有「普羅大眾」的最基本條件。
看過片子以後,我開始害怕,因為從來沒有人哪怕是親密友人跑過來跟我說我的小說棒極了,更沒有哪個人像電影裡那位剽竊者的妻子那樣熱淚盈眶地慫恿你一定要將自己的神作面世。這讓片中那位叫詹森的作家(儘管他也只是書中人)百感交集,作者有作者的尊嚴,竊取一位陌生的勞動成果,顯然不是他想乾的,當他意識到寫作之路也許並不適合自己的時候,絕逼迫使他作出最黑暗的選擇。片中的表達是如此尖銳,一位文學青年得依靠別人的書稿成名,才能真正出版自己的作品,可自己的小說銷量卻遠遠不及「處女作」,這份尷尬,令他不得不低頭的殘酷現實,其實是擺在大多數寫作者面前的狼狽處境。
儘管《妙筆生花》一再用溫絢柔美的腔調給你講故事,一切都娓娓道來,但作為同樣從事寫作的我來說,其中有太多橋段都讓人如鯁在喉。一個作家到底要得到怎樣的認可才是成功的?你寫的是狗屎還是黃金?公眾意見必然是準確的嗎?你經得起時間與輿論的考驗嗎?更要命的是你知道有些人傾其一生就只炮製了一部作品,卻可以用它吃整整一輩子,而這些人在繁華背後悄然隕落的結局你關心不到,因為他命中注定只綻放一次,也只燦爛一次。而另一些則咬緊牙關、硬著頭皮繼續與鍵盤神交,也許才華有限,精力卻仍在無限釋放。到底哪一邊更有價值一些?還真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曾經有位編輯跟我講,她辭職之前想給每個讓自己審過稿的作者寫封信,建議他們可以繼續寫作或乾脆放棄。所謂的「旁觀者清」,在《妙筆生花》中同樣成為重點,他們對詹森的書評頭論足,到最後不過是想看一部能騙出自己淚花兒的讀物,這樣毫無爭議的「傑作」在上世紀的法國巴黎也許算不得什麼,可是換到如今卻是挽救出版業頹勢的唯一法寶。儘管單從文學作品的角度來講,「暢銷」與「品質」並不存在成正比的關係,但電影卻從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如何料理文字才有可能出好作品,你要不就才華橫溢,像片中的准作家Clay Hammond,要不就嘔心瀝血用畢生揮灑一部作品,像那位潦倒半生的無名老人。但我們都知道,這世上大多數作家還只是詹森那樣的,文筆與才氣比普通人略高一些,也很勤奮,可就是缺乏「讀者緣」。但是,肯這樣直面自己的作者又有幾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