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AV--AV

青春梦工场/AV女郎/A.V.青春梦工厂

6.8 / 755人    Hong Kong:103分鐘

導演: 彭浩翔
演員: 周俊偉 黃又南 天宮真奈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omel

2012-11-14 21:17:40

香腸需要用夢想調味


    說起彭浩翔,我在看他的第一部電影時就被完全吸引住了,或許那時候已經對大部份的港片產生審美疲勞了,所以彭浩翔的小聰明反而讓人耳目一新,直呼爽快!特別是跟那些平庸的港片放在一起比較時,就更顯獨一無二,鶴立雞群了。所以從第一部《av》開始,基本上將彭的作品都掃了一遍(最新兩部尚未看,不列入考慮範圍),其中有溫情有惡搞,有深刻有輕鬆,基本上每部作品都透露出狡黠、市民氣、反諷和重口味,從觀眾層面看,也迎合了小清新、重口味、喜劇等各類大眾,觀眾定位做的十分出色。因此從這方面考慮,彭的走紅便成為了必然性,其中才氣是基礎,片子的觀眾定位是關鍵,因此衝出香港走入內地市場的《春嬌與志明》也算是一種必然的嘗試了。

    雖然彭還沒有強大到成為香港電影的執牛耳者,但根據目前其火熱的勢頭,最後會搞出怎樣的成就還真不好說。到現在為止,我還是更喜歡最初的彭浩翔,這不是因為目前的「人品」問題,也與近作的水平不佳無關,只因最初的彭浩翔更加純粹,對電影的熱情更投入。不過這情況是可以理解的,就像當初握在手中就100元,自然每筆開支都用到實處,而現在手中有10000元,花錢目標就自然分散。而《av》作為100元產品,自然在每個方面上基本都是精心設計,雖然通篇都是小聰明橋段的融合,但不得不承認用出了水平,起碼比馮小剛《非誠勿擾》橋段硬塞的效果高幾個檔次

    片子的總體格調還是貼近觀眾的,如開頭就以泡妞主題開場引起觀眾注意(閃回的床戲、大膽的對白都著重於片頭的吸引力),而該泡妞話題的結尾以借拍戲泡妞的故事作結既符合了「急轉彎笑話」結構(高潮在於最後部份),也揭示了全片的結構縮影——以某一條主線索,將各段落式笑話集錦串起——而此段開頭笑話便是融片頭及線索為一體,並照顧了全片結構的完整簡潔。或許段落式結構也是最適合小成本製作的,因為段落式的操作性最強,導演只需拍好單個段落再用過渡線索串起即可,因此段落式結構得到彭的青睞不屬意外,畢竟段落式結構的小巧玲瓏最適合小聰明小把戲的演繹製作(彭的《破事兒》《大丈夫》《維多利亞一號》都是精緻的段落式組合體),彭對結構的明確定位也值得讚許。

    結構框架之外,彭需要考慮的就是劇情如何推進的問題,而簡單的過渡顯然不能顯得與眾不同,在照顧劇情的前提下,格調才是更高的追求,因此年輕人的夢想與迷茫便作為了彭推動劇情的工具,另外通過反覆渲染,將主題樹立成片子的核心地位,順便提高格調。於是以71年香港青年保釣示威地址作為導火索,一下子用「青春夢想」為燃料推動了劇情的發展(但其實導火索的存在還是存在突兀感,而這來自於導火索之前的過渡鋪墊不夠),並帶有些惡搞荒誕的意味,一定程度防止了說教化。之後的劇情都是以此作為範本進行使用,如申請資金(面試演講,不過這點表現力較弱,惡搞多於情節推進)——找老闆(引入狼狗的典型演講)——資金不足而向學生集資(引入周俊偉關於i have a dream的演講)——真奈美開拍,劇情水到渠成(由於此時劇情基本上不需要過大的推動,但為了避免主題後勁不足,於是引入走廊吸菸大發感慨)——收尾(面試結束)。

    根據提綱,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劇情推動或轉折,都會引入一段主題意義作為推進,而除了突出主題之外,更重要的是突出格調。例如目前影迷所說的片子的經典之處,基本上源自這些部份,這些過渡橋段經過精心設計和包裝成為了片子的精華亮點,而佔了90%比例的劇情反而在意義上處於劣勢,而這可見彭的聰明之處。但其中主題再如何經典,其實本質上不過是彭用於包裝影片的工具,即使觀眾在觀看的時候被其中的經典所吸引,但也僅限於吸引,重心依然被劇情的走向所吸引,主題本質上淪為了點綴物。所以一說起這部影片,觀眾的第一反應還是劇情,經典始終處於第二、而這主從關係的設置,就可以了解為什麼觀眾對片子的主題感受止步於「感慨」,而無法進入更深層次的思考,文化快餐的本質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因此縱觀全片,彭的思路很清晰,以故事情節為主菜,做成一段段香腸,以主題為調味料和配菜,將一段段香腸裝飾成一盤完整的菜,觀眾吃的是菜,嚼出來的是調味料的味道。彭的小聰明經過精心的組裝,也有成為大智慧的機會,因此觀眾都愛吃,而從這點上看,彭浩翔是個好廚師。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