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莎士比亞的祕密--Anonymous

匿名者/无名风云(港)/无名氏(台)

6.9 / 37,086人    130分鐘

導演: 羅蘭艾姆立克
編劇: 約翰歐羅夫
演員: 萊斯伊凡 傑米坎貝爾鮑爾 大衛休利斯 凡妮莎蕾格烈芙 裘莉李察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獅子青銅

2012-11-13 02:24:49

你喝彩時我已退場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自亞里士多德的《詩學》、賀拉斯的《詩藝》到黑格爾的《美學》,戲劇從一誕生就被聲明是詩歌的一個類別。戲劇兼有詩歌的優美形式,文學的豐富內涵以及舞台表演的生動、真實和互動性,可稱為這一藝術分支中的最高體裁。
    本片可說是向莎士比亞或者說,向西方古典戲劇致敬的精妙之作。整部電影的結構使用了嵌套和多層敘事的手法,由現代劇場開始,向劇場中的觀眾聲明,「我們將要講一個更黑暗的故事,關於手中之筆,掌中之劍,戲劇的勝利和王位的遺失...」 而故事的開始則從著名的「環球劇院」燒燬開始倒敘,由班傑明詹森的受拷打鏡頭,剪入觀眾的鬨笑場面,順利過渡至威廉莎士比亞作為一個喜劇演員的出場。在這一場景中,英國民眾對戲劇的痴迷,上流社會對戲劇的鄙夷、厭惡和壓制,作為戲劇作者的班傑明詹森、作為演員的威廉莎士比亞,即將作為主角的愛德華德維爾紛紛出場;而且在輕巧轉接之後,轉向安內普頓和艾塞克斯關於宮廷鬥爭的討論,由此故事的畫卷已緩緩展開。在故事中,伊莉莎白女王的青春時期對詩歌的愛好,牛津伯爵愛德華德維爾的成長,兩人的私情故事,都是在各自的章節以相似的鏡頭疊化回憶展現,故事始終保持著輕盈的速度和廣度,充滿豐滿的情節和感情。到威廉莎士比亞冒認作者並且敲詐伯爵,伯爵自己的身世揭穿,以及伯爵戲劇性的「陰謀」被更老謀深算的塞西爾所挫敗,故事的跌宕起伏程度越來越劇烈,直至生命最終,班傑明詹森抱走他的所有作品並且聲稱他為「時代的靈魂」,這一故事隨著主人公的去世拉上帷幕,歸於平靜。最終,在開始的劇場裡,講故事者結束了自己的故事,劇終字幕的背景是一個大家紛紛起身離場的固定漫長鏡頭;鏡頭外,真實世界的觀眾也在紛紛起身離場,這個鏡頭對現實生活的折射可謂意味深長。
這部電影的情節同樣可以說充滿了莎士比亞式風格:宮廷里跨越世代的野心,利益通婚的苦果,陰謀陷害年輕權臣的女王顧問和竭力保護私生子的女王情人之間的對峙,以及震撼苦澀的女王亂倫秘密。就這個重口味的情節設定而言,真可說是繼承了莎士比亞譁眾取寵、將上流社會生活野史化的惡趣味,以及拿女王開涮的英國傳統。與此同時,故事中穿插著青春懵懂的愛情故事,對詩歌和美的嚮往,悲壯而未遂的民眾暴動和兵諫,幽默犀利的對時人的評價和嘲弄,以及一幕幕膾炙人口的莎士比亞戲劇的精彩片段,紛至沓來,目不暇接,淋漓盡致的再現了莎士比亞戲劇的精髓:以戲劇性的情節和語言,展現了如同萬花筒般豐富多彩的時代眾生的面目,講述了一個充滿想像力的故事。
本片中的幾位英國演員幾乎都接受過戲劇的訓練,一舉一動都宛如都鐸王朝重現,充滿張力而不過份誇張,值得欣賞。攝影和燈光不過不失,並未在重現戲劇時過份戲劇化而對鏡頭位置和取景方式束手束腳自我約束,還算不錯。片中的牛津伯爵是當時的時尚人物,遊歷頗廣而以時尚達人而聞名庭闈,在片中的黑眼影造型和華貴雅緻的服裝確實和才華縱橫的伯爵本人的氣質相得益彰。
整部電影雖然故事十分大膽,但並非無中生有。長期以來,學界對莎士比亞多有質疑:作為一個家道中落的雜貨商之子,並未受過高等教育,如何能熟練掌握精妙的詩歌的奧秘,以華麗錯落的音韻、音步、抑揚,織就愛恨情仇的戲劇篇章?而同時代的牛津伯爵愛德華德維爾,被認為是最佳的捉筆人候選,原因之一是他作為皇家戲劇團的資助人和組織者,才華過人,時有劇作發表,而且他發表作品的時期和莎士比亞正好錯開。至於真相如何,正反雙方都有論文著作,讓歷史學家頭疼去吧。關於女王也是如此。作為都鐸王朝的最後一個統治者,伊莉莎白終身未嫁,所以也有「童貞女王(the virgin queen)」之稱號,並且以此稱號命名了殖民地某處。對,就是如今的維吉尼亞洲,亞美利加。不過,一直都有傳說她男朋友甚多,電影中的南漢普頓跟埃克賽斯都是傳說中的人選。電影中的愛德華德維爾,第十七牛津伯爵和塞西爾家族的父子的身份、角色都和歷史人物頗為吻合。至於莎士比亞本人後期非常富有並且自建劇院也都是確有其事;惟其最終未遂的兵諫,是劇作家的想像發揮而來,不過也頗為可信。
總的說來,這是個非常精彩的故事,戲劇化這個詞,幾乎可以用來形容整片的方方面面。片中的愛德華德維爾自小詩情澎湃,卻囿於身份而無法展露,唯一賞識這才華並因此愛慕他的女王卻無法結合,尋找一個傀儡卻被莎士比亞所敲詐;為了藝術創作而疏於經營,不得志於宮廷,家產破敗,最終也無法被世人所知,無法得到應有的光榮和認可。唯有他的作品,歷經世代而最終被廣而傳頌,被譽為那個世代的靈魂。從這個角度講,誰是真正的作者都已不重要,這些署名莎士比亞的劇作展現了文藝復興時期英語戲劇和詩歌創作的最高水平,至今膾炙人口,感人至深,那就已經很好了,is it no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