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安娜‧卡列妮娜--Anna Karenina

安娜卡列尼娜/贵族孽缘安娜卡列尼娜(港)

6.6 / 106,610人    129分鐘

導演: 喬·萊特
編劇: 湯姆‧史都帕 列夫托爾斯泰
演員: 綺拉奈特莉 裘德洛 凱莉麥唐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婦女柴斯卡

2012-10-24 04:05:16

我是來為編導伸冤的


註:老師我是本科生拿它交作業了,您如果搜出來了,我鄭重聲明這是我自己寫的

    首先讓我們想像一個這樣的情景:一個參過軍打過仗的俄羅斯純爺們,以《戰爭與和平》這部以俄法戰爭為背景的史詩巨作聞名於世,某天突然想展現他內心柔情的一面。於是偉大的托爾斯泰開始講述一個少婦出軌的故事,這位安娜-卡列尼娜剛烈、貞潔,但是被殘忍粗暴的丈夫卡列寧奪去了青春,只得在冷漠虛偽的上流社會中苟延殘喘,漸漸與行屍走肉無異。直到她遇到了光明磊落的翩翩君子沃倫斯基,才終於有了掙扎出窒息生活的勇氣。於是二人毅然私奔,衝破封建禮教,不顧經濟危機;可時過境遷,她仍有情、他卻變了心,失去一切的安娜在絕望中臥軌自殺,以死為代價向這個吃人的社會發出最後也是最有力的控訴…

    在沒有打字機的蒼涼年代裡,托爾斯泰只憑紙筆和驚人的毅力,完成了這樣一部近百萬字、成為後世八點檔開山鼻祖的巨型小說,這可能嗎?就算這種東西確實是托翁的手筆,它又憑什麼能成為偉大的俄羅斯文學中偉大的代表作品?難道這就是公認的經典,百年來的讀者和學者們的共同選擇嗎?

    這一切都是因為,《安娜-卡列尼娜》的原著並不是首段所說的那個樣子。托翁筆下的卡列寧從來就沒有冷酷凶暴、不近人情,相反,整整兩冊磚頭一樣的書用無比充實的細節證明他能力過人、學識淵博、體貼妻兒,充滿虔誠教徒的高貴品性,而且全身心奉獻給了俄羅斯,從不像其他腐敗政客那樣結黨營私,出差時連車馬費都不肯多拿,更莫提與多名女性發生或保持不正當性關係;如果一定要有什麼缺點,就是為人過於嚴謹以致呆板,生活過於規律以致無趣。沃倫斯基也對安娜忠貞不二,他的所謂「出軌」也大都出自安娜的臆想。至於安娜本人,確實是一位精神很不成熟的自私女性,始終處於歇斯底里狀態,如果單就事蹟來看,完全可以說她是一個自作自受的蕩婦。

    因此,許多「原著中那個自私冷酷的卡列寧」、「本應該勇敢追求愛情的安娜被拍成了任性的傻女人」的文章究竟是怎麼寫出來的,以鄙人低下的智力水平著實無法理解。據說有官方課本和論文將這部書概括成了八點檔連續劇,所以剛才我特地到圖書館翻了翻俄羅斯文學史和托爾斯泰相關書籍,非常遺憾的是我國學者確實也沒有這樣解讀。托翁的作品相較於當今的暢銷小說而言可謂是超長超悶了,加之俄語的腔調本來就獨特,所以既然有足夠的耐心和能力讀完全書,總不至於對字裡行間、鋪天蓋地的資訊全都視而不見吧。

    總之,《安娜-卡列尼娜》原著的情節、人物關係和性格,確實就是這部電影中的樣子,如果讀小說的話,肯定會更同情綠帽大俠卡列寧,更討厭神經質卡列尼娜。所以,說Joe Wright侮辱了原作、貶低了安娜等等,每個讀過原著的讀者都可以憑書店裡一摞摞常年無人問津的《安娜-卡列尼娜》發誓,這可真是無中生有。沒讀過原著當然沒有關係,單看電影也的確很難看出安娜的好(何況她本來也沒什麼太好的地方),但無憑無據、以訛傳訛,動輒「本該」、「原著」,我想這終究不是一個太好的習慣吧。

    《安娜-卡列尼娜》的原著是一部轉型時期的俄羅斯社會百科,它將小說這種體裁發揮到極致,大部份內容是以絮叨的口吻描述平靜的生活(哪怕發生了一點也不平靜的事),戲劇性是不怎麼強的——比如安娜其實到了快一百頁才登場,她和沃倫斯基只是浩瀚篇幅中的一條支線。小說的大部份情節其實是在列文、基蒂、斯季瓦身上,尤其列文是第一男主角。這位形貌平凡的高大男子和《復活》中的聶赫留朵夫以及《戰爭與和平》中的皮埃爾一樣,是托爾斯泰本人的化身,因此電影中列文雖然好像什麼也沒做,但他也有重大的價值,因為與其說《安娜》講的是安娜,倒不如說是列文的觀察與思索。這也是為什麼前蘇聯八小時版的《戰爭與和平》很多鏡頭都給了這位胖大的青年,即便他只是若有所思地默默看著。

    總之,托翁藉助列文以及其他人物的言談、內心和經歷,表達了他對宗教、歷史、社會以及生命本質的思考。因此,將《安娜-卡列尼娜》改編成兩小時的電影,其效果與將《紅樓夢》改編成兩小時的寶黛釵三角戀是相當的——而且不管主創如何努力,只要忠於原著,林黛玉都會成為一個不可理喻的神經病。

     何況《安娜-卡列尼娜》還有著非常複雜的心理描寫,其影像改編難度之大,基耶斯洛夫斯基用上一百個《藍》也難以呈現。我認為單就心理描繪來說,這一版已經做的相當出色,只看過一遍不好亂說,喜歡的觀眾想必是有體會的。一代文豪托爾斯泰不是受訓多年的職業編劇,他是一個觀察家、思考者,所以他不會從簡單的表象推導出粗暴的結果。對於身負罪孽的人而言,最需要的救贖並不是把過往一筆勾銷,而是有人能懂得你因何而選擇,因何而犯錯,雖然他也無法代表人民原諒你,但他會代表上天理解你。

    比如前一陣子有個學生因為作弊被吊銷學位而想不開自殺了,網民紛紛在千里之外喝著咖啡敲著鍵盤,義憤填膺地表示這孩子該死——他當然給親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但他又沒殺人放火,憑什麼就該死了呢?以我低下的智力水平,總覺得這和安娜也是類似的。雖然並沒有真的付諸實行,但許多人都會忽然感到抑鬱煩躁恨不得立刻跳樓上吊,因為這才是真實的人性。托翁鉅細無遺地描寫了安娜的心理狀態和她周圍人的生活,將安娜這不可理喻的死塑造成了生活的沉澱與綜合,以致於再任性的癲狂也變得可理解了。因此儘管劇情上不清不楚的地方仍然很多,但畢竟對像是心理描寫佔據大部份的《卡列尼娜》,能做成這樣已經很不容易,相較之前的版本是個巨大的飛躍。

    以電影中出現的情節簡單來說,致死安娜的原因大概有:基蒂、多莉、卡列寧以及上流社會的貴婦人們。多莉代表了傳統的家庭生活價值觀,丈夫天天在外面花天酒地,她終日在家洗衣做飯,為了孩子耗盡了青春,雖有怨言,結果還是壓抑了下去;基蒂被搶了沃倫斯基,自知魅力與安娜無法並提,但經受這一挫折後反而成為了散發母性的成熟女人。《戰爭與和平》中的美麗少女娜塔莎亦是如此,起先受到風流公子花言巧語的誘騙,最終還是成為了發福、衰老的偉大母親。這與離開兒子的安娜有著天壤之別,無形中帶給她很大壓力。

    電影中還不斷出現淳樸、健康、強壯的務農少女,她們辛勤勞作並為家庭付出一切,列文病榻上的哥哥尼古拉即不顧世人眼光而與這樣的女子共同生活——這樣以勞作和奉獻充實的人生,無疑與安娜等貴族終日遊戲感情、沉湎享樂的空虛生活形成鮮明對比,我想這也是托爾斯泰本人的價值觀。安娜還有個致命的可愛之處——雖然所有貴族都在亂搞男女關係(比如那位扇子小姐),但只有安娜一定要公開地追求她的戀情,高喊「我已經是他的妻子了」。這大概是情商不足、挫折太少的體現;但使她遭受白眼的並不是她的外遇,而是她的真實。

    所以片尾列文所「明白」的,就是此前他與老農談及的人生意義,他的人生不僅架構在書本中,更在麥田與勞作里,貴族身份是無法束縛住他的,他像農民們一樣自由。小說和電影從來都不是為了頌揚安娜,一切都是為了鋪墊出這個「我明白了」。列文和安娜都追求真實,但列文投奔上帝,安娜倒向撒旦(自殺);安娜和哥哥斯季瓦都追求戀愛,但斯季瓦能分清真實與現實,適時油嘴滑頭,活得遊刃有餘,還在齷齪世間驚人地保有了一顆還算善良的心。與耽於聲色犬馬的多數貴族們相反,列文終日在地裡揮汗如雨,而且忠於愛情與內心,正是這種作風使他平靜、超脫。而且像以前所有版本一樣,列文這條線顯得莫名其妙,但只要是《安娜-卡列尼娜》,就不能沒有列文,不能沒有他的「我明白了」。至於如何平衡這兩部份情節之間的關係,要等到之後的改編了。

    不過我不禁開始懷疑,「之後的改編」究竟還能否出現。此前確實有電影版把列文寫成路人、卡列寧寫成暴君、安娜寫成烈女,雖然戲劇衝突足,但並不是真正的安娜,更配不上世界名著的身份。但此番Joe Wright團隊忠於原著框架,反而再次證明《安娜》的改編絕對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或許此後這類項目也不用做了,只要一拍古裝劇就找一幫抖森、一美,扯出「英倫復古」大旗,讓狗血和基情順著螢幕灑出五里地,輔以本片這樣精良的製作與華麗的調度,肯定會好評如潮的。

按:差著一大堆事情沒做卻跑來寫這個,足見我的愛有多麼深…我覺得這部電影非常好看,即便拋開情節不提,製作也是很有創意的,只看了一遍不太方便寫這方面的內容,但無論如何向喜歡《安娜-卡列尼娜》的讀者強烈推薦。

至於其失敗原因的深入探討,詳情參見我新寫的這篇: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839127/

列文究竟明白了什麼:
http://www.douban.com/note/270031794/

卡列寧的怪奇舉動之解讀:
http://www.douban.com/note/27031571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