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林不肖生
2012-10-06 20:53:34
傳奇開始
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第一章——《俠影之謎》像是一篇英雄神話,故事跌宕起伏,重在講述蝙蝠俠誕生的整個過程。當然,電影對人物的塑造也是富有深度的,然則比較後面兩部,全劇重心還是放在了情節上。人物個性不夠豐滿,造成言行的演劇味道較濃,單拎出來看好像在欣賞劇本朗讀。最要緊的是,如此一來不僅在人物縱向塑造方面不能像後兩部那般深入,而且在思想層面也難以深究。
布魯斯在影子聯盟通過最後的測試,忍者大師命他斬殺一個他們擒獲來的殺人犯,讓布魯斯以此來表明白己打擊罪惡的決心。布魯斯沒有答應,他說自己不是劊子手,犯人該依法審批。他的好友杜卡反問:「讓誰審判?讓那個腐敗的司法體系嗎?」布魯斯語塞,沒有回答。緊接著,因為影子聯盟要毀滅高譚市,於是布魯斯動手消滅了他們。而這個問題也沒再出現過。
不再出現,是因為,要解釋這個問題太複雜了,依照片子既定的容量和設置難以作答。借貝爾的另一部作品《金陵十三釵》為例:貝爾不忍玉墨等人代女生受辱,問男孩道,為什麼要讓妓女們去,她們也是上帝的子民呀?男孩含糊應道:可這也是沒辦法的呀……不錯,妓女和學生的價值對比問題太複雜,要在本片裡解釋根本沒辦法。布魯斯面對的問題類似——他不是劊子手所以不能對罪犯用刑,可該判刑的社會機器或者司法體系也不頂用的話,蝙蝠俠忙著打擊罪惡又有什麼真正的意義呢?
蝙蝠俠漫畫沒看太多,據介紹,起初蝙蝠俠獨自戰鬥,後來培養了如他一樣的俠士羅賓、夜翼等,可惜高譚市大廈將傾,老管家阿爾弗萊德因主人日漸暴力又勸說無效而忍痛離去,只留布魯斯獨自鎮守……整個系列始終貫穿著陰暗悲情的基調,猶如布魯斯雙親被害當晚的昏黃路燈。這是劇情大概。
蝙蝠俠漫畫的最大貢獻之一,就是提出了一種理念——製造一種極具神秘感和威懾力的正義形象,令它深人人心,好人敢於反抗,惡人也將收斂。這種理念確實觸及到一定的人性深度,然仍帶有個人主義色彩。畢竟,一個傳奇終究也有褪色的那一天,個人力量不可能強大至無邊無際或成為永恆。為此,人類社會需要依靠的還是一系列完整的制度體系——立法、司法、行政、監督、評議……這些才是人類社會的真正基石。蝙蝠俠最終未能力挽狂瀾,可見作者也是贊同此點的。超級英雄表面上風光無限,事實上應該起著輔助社會合理運行的作用。布魯斯會被問倒,就是因為他——或者說是導演、編劇——明白,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就等於否定最初的依靠自己拯救社會的宏願。
諾蘭的蝙蝠俠系列後來還是對此作出正面回應。諾蘭在第二章《黑暗騎士》中安排了鄧特等正義的司法人員,寓意整個高譚市步入正軌——當然,是在蝙蝠俠的影響下。至於後來小丑作惡,正義的司法官員遇害,蝙蝠俠的正義形象崩塌,則是為讓我等了兩年的第三章鋪墊。
最後,向偉大的英雄史詩劇《俠影之謎》致敬!
向最令我感動的台詞致敬——
-Why do we fall,sir?We can learn to pick ourselves up.
-Still not give up me?
-Never!
以及——
It’s not who you are underneath,but what you did defines you.
補:或許正是因為自身的英雄史詩劇的性質,所以電影裡才會出現上面的激昂台詞。無論進化到什麼程度,人類始終需要補充正能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