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普罗米修斯/异形前传/异形前传普罗米修斯

7 / 646,444人    124分鐘

導演: 雷利史考特
演員: 歐蜜瑞佩斯 麥克法斯賓達 莎莉賽隆 派翠克威爾森 蓋皮爾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allory

2012-09-22 21:40:56

神話並不是對神的崇敬,而是對人的恐懼 〈普羅米修斯〉全分析


1. 楔子

一直很好奇中國古典小說的寫法。現代小說的寫法是要注意結構的,如同砌牆造屋,嚴絲合縫,首尾相應,不多一條梁,不少一隻角。但古典小說卻如同一片荒原,四野茫茫。從最遙遠處的一星墨點開始勾繪宏大的框架。

西遊記的開頭是「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封神榜從盤古開始說起, 紅樓夢的開頭是女媧補天,多出了塊石頭,故名《石頭記》。鏡花緣從王母過生日說起;三國和水滸算是寫實派,一個從周朝說起,一個從本朝說起

此類楔子幾乎成了小說必備,一番長長的敘述,但與之後要開始的故事完全脫節,往往要到了結局時分,才知道楔子的作用。就好似佛所說的因緣,楔子的存在就是為了證因果,講道理。舊時茶館裡的說書人,講到結局時,驚堂木一拍,聽眾恍然大悟,原來中心思想在這裡等著你呢!

但最初故事的產生並非為了宣揚枯燥的倫理道德,而是為了純娛樂。在那個文字還沒建立的遠古,無書可讀,沒有電影,沒有電視,沒有非誠勿擾和原始好聲音。夜晚野獸出沒,整個部落的人只能點起火堆,圍坐在一起,講天花亂墜的故事,這是消遣,也是一種安全感。

在人類文明發展之後,依然很流行講故事,只是講故事這件事開始變得低俗。古人說「文以載道」,但在古人說這句話時,「文」並不包括小說。文是八股文,修身治國平天下。寫小說是要被人看不起的(寫黃色小說更是被人看不起,至今無人知曉寫出《金瓶梅》的蘭陵笑笑生的真實身份)所以,小說是不負責「載道」的,要寫得跌宕起伏,吸人眼球才是正經事。

到了近一百年,五四運動,中國的小說越寫越開始講道理。於是,魯迅就開始指責起那些只講故事而不啟民智的鴛鴦蝴蝶派來------這是題外話。

回過來說「載道」。想要「載道」又必須會講故事,孔孟都是講故事的好手,諸子百家在各地遊說諸侯王,都是要先說段故事,然後才講道理,於是王信服。 《聖經》里全是故事,教人信仰主的奇蹟,教人信仰末日審判,教人信仰信主得拯救。

故事載道,這是人類倫理的構成。

就此由言,西方倫理兩個重要的來源,一個是希臘神話,一個是《聖經》。

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源頭。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突然病逝,帝國崩壞,四分五裂,希臘逐漸勢微,羅馬崛起。希臘文化,多神崇拜卻一路由羅馬延續了下來。公元前27年,在徹底併吞了由希臘人統治的埃及後,屋大維建立了羅馬帝國,那些希臘眾神,只不過換了個羅馬名字,繼續供於廟堂中受人膜拜。

但事情到了公元後313年發生了改變,君士坦丁大帝重新統一羅馬帝國,放逐了奧林匹亞山上的眾神,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君士坦丁堡)供奉起了一座單一的神----聖三位一體的聖父聖子聖靈,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

相比起起源於印度婆羅門教的生命輪迴說,基督教認為生命的終點只有一個----末日審判。世界會被末日大火所吞噬,每個人都會被審判,只有信上帝者得救贖。就是這種「世界總有一天要末日」的觀點誕生了各種災難題材電影,包括了我此時要講的已離題千裡的《普羅米修斯》。

希臘不死,羅馬猶在。1453年執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傾覆了東羅馬帝國,羅馬帝國千年命數已盡。而此時,基督教以希臘語傳教,往東發展成了東正教,後來俄羅斯以雙頭鷹為國旗,此完全複製於東羅馬帝國,更早些,是羅馬帝國的單頭鷹標誌。同時,以拉丁語傳教,往西發展成了天主教,教廷就在羅馬城。原罪(sin)一詞便是有天主教教士附義而來。《聖經》中從未提到過「原罪」,羅馬城的教士說,人是生來有罪的,這個罪就是原罪。

亞當與夏娃本生活在伊甸園中,與神和諧相處,擁有神性。但受了誘惑,吃了禁果,有了淫邪之欲,就此墮落了,成了徹底的凡人。他們繁衍的子孫生來便繼承了這份罪,想要洗罪,只有信仰上帝。

很複雜?其實很簡單,人類需要繁衍後代,繁衍就需要兩性交媾,交媾是淫邪的罪行,所以由此誕生的人,是天生就帶有這種淫邪之罪的。

耶穌是神,為了拯救人類而出生,他出生時他媽還是處女,沒有交媾,所以沒有罪。------神一般的邏輯。

無論如何,原罪使得毀滅人類有了更合理的藉口。仔細看美國出品的末日感大片〈2012〉,〈後天〉,〈惡靈古堡〉,〈神秘代碼〉包括讓我跑題跑很遠的〈普羅米修斯〉,末日的出現無不是在人慾橫流的基礎上的。

所以你想要問為什麼工程師要毀滅人類?

那是導演的原罪感作祟。

好了,且聽我後面慢慢分析。我們要回到歷史上,東羅馬帝國覆滅。同時,義大利正在文藝復興,那些曾經的希臘羅馬神們,又回到了畫布上,雕塑上,傳唱的歌謠中。只是這回,他們不再受到膜拜,而成了被敘述的角色,象徵的面具。

在希臘神話中,主神宙斯是戰勝了泰坦族而獲取了權力。宙斯成為被人類崇拜的神,而泰坦成為意圖顛覆世界的邪惡勢力(參考《諸神之怒》)。但普羅米修斯卻是不折不扣的泰坦神,因為在宙斯與泰坦的戰爭中,他站到了宙斯這一邊。

普羅米修斯造出了第一個女人(造出第一個異形的也是個女人),並帶給人類火種,火種即是文明,讓人類有別與其他生物,成為萬物之靈。

隨後普羅米修斯被綁到了高加索山上,接受日復一日的酷刑。眾神並不喜歡人類擁有了如此的靈魂。由此牽怒於普羅米修斯的作為。但此舉卻無意加深了普羅米修斯的神性 -----自我犧牲 (sacrifice)。後來自我犧牲又完整地體現在了另一位神身上------基督耶穌。

神以自我犧牲拯救人類。

自我犧牲這是基督教崇尚的主要精神。

好了,到此為止,姐們已經一口氣從原始社會寫到了文藝復興,這麼長的楔子,只是為了證明《普羅米修斯》是部好極了的片子。姐們在影院看完時,還下意識地開始鼓掌---多年未見的好片啊!只是周圍人都不理會,早早起身離場。

2. 神介入

《普羅米修斯》是對達爾文的挑釁。

文學中有一種處理方法叫「神介入」,就是問題無法處理時,神橫空出現,幫主角解決了問題。

《普羅米修斯》的開頭便是神介入。人類是從哪裡來的?神的一次自我犧牲。

那個服下毒藥,分解了自己DNA的工程師,是神,是普羅米修斯。他不遠萬里跑到地球上自我毀滅,並不是因為被判死刑。由他的DNA重組而成人類的DNA,這也並非是偶然。

他脫下粗布衣袍,莊重地喝下毒藥,他粉碎的過程宛如一次宗教供奉儀式,像是阿茲特克金字塔上滾落的人頭,毀滅是為了新生。

隨後飛船遠去,人類誕生。

好了,我知道眾卿家要問我證據何在,我又是怎麼知道他們是刻意製造了人類,而不是偶然製造了人類。其實導演的意圖很明白,交待很清楚。

導演設置了一個極重要的角色-----機器人/生化人,大衛(David)。

人類製造了大衛。
工程師製造了人類。

人類之於工程師,一如大衛之於人類。導演是想通過人類與大衛之間的關係,來類比人類與工程師之間的關係。

大衛並不是偶然被製造出來的,人類亦是如此。片中有句很重要的台詞:欲要創造必先毀滅。

可見工程師們是「欲要」創造人類的,但這並不見得神就要愛人類。大衛由人創造,人也並不愛大衛啊。

好了,這就要扯到另一句很重要的台詞。既然神不愛人,但又為什麼要創造人呢?

我們無比炮灰的查理博士說:因為我們可以。

大衛給查理下藥的那場戲是非常重要的,這段對話是電影的一條基線(不是同性的那個基,別想歪了!)

簡要內容如下:
你們為什麼要來這裡?
呃,因為我們想見見人類的創造者,問問他們為什麼要創造我們。
那你認為你們人類為什麼要創造我?
因為我們可以。
你能想像當你從創造你的人那裡聽到這樣一句話有多麼失望嗎?(此刻小David的那顆心就碎成了一片一片,然後,然後,他就給查理博士下毒了。)

整部電影其實就是這段對白。工程師可以創造人類,也可以毀滅人類。神不愛人,神不屑於人。

導演要講的就是這條線。而不是工程師因為被判了死刑,然後興師動眾飛來地球,在地球上執行死刑,然後偶然之下,產生了人類。整部電影沒有任何一點提到人類是偶然情況下才被創造的。如果是偶然情況下被創造,那整部電影的矛盾程度就要小了很多,整部電影要下降一個檔次。

3. 原罪

《普羅米修斯》是部很好的科幻片,但相比起斯科特的另一部佳片《天國王朝》還是火力不足。

《天國王朝》的成功並不是對主角的塑造,而是除主角之外的所有配角都有血有肉,甚至比主角還要有光彩。但《普羅米修斯》彷彿只有女主角和異形是活著的,機器人大衛是奇怪地活著。其餘人都是炮灰。

我們來細數一下這些角色:

Peter Weyland,Weyland公司的老闆,普羅米修斯號的金主,本次活動的贊助商。他尋找工程師的目的是為了尋常生不死的靈藥,出於一種對生命無窮盡的慾望。

女主角伊莉莎白•肖(Elizabeth Shaw)是為了尋找人類的起源,想要皈依創造人類的神。她的慾望是找到庇護她的神靈。

炮灰男主角查理•赫洛維(Charlie Holloway),他的目的也是追尋人類的起源,但在他身上充斥著人類無盡的好奇與無知。劇情設置中,他的性格和行為是很不合理的,他的存在彷彿只為兩件事情,一是被機器人大衛下毒,二是讓女主角懷孕。

他是沒有必要用言語中傷機器人的。但明顯是導演需要他來講那段基線台詞,又需要女主角懷孕,以便產生異形女王,所以盡讓他說些毫無必要的惡毒的話,給大衛造成下藥的契機。

在女主角成功懷上異形後,他的使命便也結束了,然後就被炮灰兼花瓶查理茲•塞隆給活活燒死了。

查理茲•塞隆又演了個花瓶,還炮灰了。作為Peter Weyland的女兒,一直無法得到父親的認同,她登上普羅米修斯號並不是為了尋找什麼人類起源,她只是想獲得父親的認可。還沒等得及讓她發揮演技,就在飛船巨輪下喪生。這條線單薄到不行。

下來船員ABCDEF還有船長,要嘛是成了異形試范活體,要嘛是成了人體炸彈,全然沒有血肉可言,3D的視覺,2D的人設,角色扁平。

機器人/生化人大衛,可能是在這次科研中唯一沒有目的,也沒有慾望的人了。他聽從於他的製造者,大老闆Weyland。

機器人有三大定律,有人說David不是機器人,是生化人,所以不用守三大定律。Anyway不清楚為什麼生化人不用守三大定律。但大衛卻是一直遊走在三大定律之間的。他是整艘船上最無知最天真的孩童,認真執行著Weyland的指令,同時把人類當成自己戲耍的對象。他給查理下了藥,一方面是遵從Weyland的命令,試驗有機物的作用(萬一是常生不死的靈藥呢?),另一方面,他像是我們小時候抓了蜻蜓撕掉翅膀一樣,想看看人類會有什麼反應。

誠說他自己所說,他是沒有感覺的,感覺不到悲傷,憤怒,失望。他挑中查理下藥,並非是對查理的語言攻擊產生了憤怒,而純粹只是一場試驗,在他面前猶如神靈的人類,在服食有機物後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但這場試驗導致了查理的死亡,於機器人而言,是觸犯了三大定律的。所以,他也有罪。

這幾個主要角色構架起了整個故事,每個角色的慾望是故事的鋼架。每股慾望縱橫交錯,引導他們去尋找他們的工程師,造物主。但結果卻是超出他們控制的,最後都一個個死亡。這便是導演的原罪感 ----- 導致人類末日的是人類的慾望。

在好萊塢科幻片中,無時無刻不充斥著對科技的質疑與恐懼。普羅米修斯把火種帶給了人類,人類卻如同孩童玩火,終有一天科技會超出人類的控制,最後導致人類的末日。

在上世紀冷戰期間,冷戰的雙方都擁有了核武器,於是大家都惴惴不安於等哪天醒來就被核彈蒸餾成氣體。中國,美國,俄羅斯,每天都教小朋友演練在核彈爆炸時進行自我保護,但是大家都知道,當核彈真的降落時,除非躲入防空洞,否則沒有生還希望。

這種日復一日近乎絕望的防空演練導使那整整一代人,對於人類科技都懷有一種恐懼的心態。從那裡開始,電影一改早期梅里愛的《月球旅行記》那般孩童的天真與樂觀,而轉入《2001太空漫步》的悲觀和驚恐的狀態。

與《普羅米修斯》同檔上映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簡單易懂,豆瓣評分完勝《普羅米修斯》,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一群壞人製造了一枚核彈,並試圖在5個月內引爆。

你看,儘管冷戰早已結束,但對於核戰爭,對於科技失控,對於世界末日,人類的恐懼從來沒有停止過。

人類懷著這種惴惴不安的心態仰視高大的神像,在神的面前,人會反省自己的慾望,自己的罪孽,祈求得到神的寬恕。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最終還是回歸於宗教的懷抱。

這就是為什麼女豬在幾番鬥爭後,堅持要回自己的十字架,她早已不是科學的信徒,只有宗教給予的力量能使她不再恐懼,努力為生存而反抗。

耶穌說,信我者得永生。

這就是慾望,原罪,科技,末日與救贖之間的關係。也是整部《普羅米修斯》的邏輯基礎。


4. 神的模樣

基督教說上帝依照自己的模樣創造了人。
中國人也說女媧是照了自己的樣子造了女人。
遠從古埃及的太陽神拉說起,凡神,立了塑像,上了壁畫的,都是一副人的長相。
伊斯蘭教說真主是不可以被描繪的,所以伊斯蘭教不見真主像。

佛教最初起源時,釋迦摩尼是絕對的超唯物論者,說凡物質都會消亡,不要迷戀有形的物質,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涅槃。涅槃指的是超出六道之外,不再受輪迴之苦。涅槃便是消失,下輩子不做人了,也不做六道中的任何生物。

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佛教建立最初的二三百年內是沒有立一尊佛像的。直到亞歷山大大帝親徵到北印度,把偶像崇拜的希臘雕像帶到了印度,釋迦摩尼為塑造成了神,這才開始有了佛像。但也一如其他偶像崇拜,佛都是人的模樣。

既然神都是人的模樣,那神便有了人性。奧林匹亞山上也是陰謀鬥爭,你死我活,宙斯是雄性象徵,四處採花,到處播種,天后赫拉也同凡人一樣,會吃醋,從來沒有停止過與小三的鬥爭。

既然人都是神的模樣,那人便有了神性。希臘神話中有半人神,如阿喀琉斯,特洛伊的英雄,死後被人尊奉如神。後來亞歷山大大帝佔領特洛伊後曾去拜謁阿喀琉斯的墓地,以祈求獲得他戰無不勝的力量。 耶和華降生為人,以犧牲自己,啟示了人類。武則天想要當皇帝,叫人把自己塑造成未來佛彌勒,現在去洛陽龍門石窟看看,武則天的模樣還在。

上帝用了自己的模樣製造人,人類又依照自己的模樣造機器人。科技可以使機器人無比接近人類,但又始終相差一個靈魂。從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開始,機器人一直如同一枚定時炸彈,分不清何時機器人就生出了人類的邪心,同人類一樣有了無限的慾望,時刻就會顛覆人類的統治,並開始毀滅,或奴役人類。

這與其說是人類恐懼科技,不如說是人類恐懼自己本身。

這種恐懼感也一直在《普羅米修斯》中若隱若現,大衛沒生出要顛覆人類統治的邪心,只是一點點不受控,馬上攪得大家危機重重,生死邊緣。

說到這裡,大家還想問工程師為什麼要毀滅人類這樣的問題嗎?

經上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

人類對於機器人的擔憂,正如工程師對於人類的擔憂。人類慾望無止盡,試探神僅僅是一個開始,最後顛覆神的統治,把自己端上神的寶座,那不過是片刻的事。

畢竟人長著神的模樣。

5. 新生

說了一堆關於神,人,機器人的關係,但《普羅米修斯》畢竟是異形前傳。那就讓我們來談談異形吧。

我不是異形迷,對各種異形研究不深入,需要詳細分析異形總類可以去搜專業的文章,有人已經歸納的很好了。我只說最簡單的幾點。

第一、 片子開頭工程師喝下的黑色液體和後來他們在外星球上發現的黑色有機體是不一樣的。前一種黑色液體是將DNA分解,然後重組成新的生命。後一種有機體是使本身DNA發生突變,產生異形。
第二、 他們在廢墟以及工程師的飛船里發現的有機體並不是異形,有機體不接觸生命體是不會產生DNA突變的。
第三、 最先攻擊船員的兩條蛇狀異形是由蚯蚓突變而來的。當人類打開那間如同神廟般的儲藏室時,空氣溫度濕度都發生了改變,使有機體不再穩定,流出了容器,被泥土裡的蚯蚓吸收,由此成為兩條蛇狀異形,最後攻擊了被困的兩名船員。
第四, 被蛇狀異形攻擊的船員最後也變成了異形,但還不是異形女王,等級較低,很容易就被解決掉了。
第五, 異形女王產生的過程:查理喝下了能使DNA突變有機物,然後使肖懷孕,肖孕育了異形胎兒,異形胎兒又吞食了工程師,最後從工程師腹中蹦出了異形女王。

異形女王產生的過程是非常有意思的,與前面遇襲船員的突變不同,她是經過了男女兩性交媾,在女性的身體中誕生,又併吞了造物主工程師的身體。這是完全打破了人與神在生物上的界限產生的強大怪物。這是在人與神的博弈中產生的物種,人的慾望與神的慾望相結合誕生的魔鬼般的物種。

這也是一種新生。

《普羅米修斯》的結尾是與開頭遙相呼應的。開頭便是楔子,說在天地初開的時候,工程師粉碎了自己,創造了人類,工程師的飛船遠去。到結尾時,驚堂木一敲,異形女王從工程師中而來,而給予新生命的女性主角駕著飛船遠去。

第一次創造出來的是人。
第二次創造出來的是魔鬼。

女主角留下最後的資訊:我要去問問他們為什麼要毀滅我們。

這句話讓我想起了當工程師被大衛喚醒,捧起大衛的臉,仔細看著,大衛露出孩子般天真的微笑。那是全劇中最溫暖的笑容。人類就是孩子,仰賴神的光輝。所以到最後仍是無法停止追問,神為何要放棄我。

人對神從來沒有崇敬過,有的只是對人本身無限恐懼。


───────────────────────────────工程師說要有分割線,於是就有了分割線──────────────────────────────

附送故事梗概和BUG點

故事梗概

我一週內看了兩場《普羅米修斯》,其中一場還是首映場,中途放棄觀影,甩手走人的不在少數,堅持看完的,也是一臉迷茫。中國首映當天,此片的豆瓣評分為7.5分,五天後,變成了7.3分,7天後,變成7.2分。但不急,當年《2001太空漫遊》上映時也是這種反應,觀眾說看不懂,影評人分成極端兩派互毆,電影公司虧到無法翻身。結果此片奠定了後來幾乎所有科幻大片的走向,包括這部《普羅米修斯》。

秏耗同學邀我看第二遍《普羅米修斯》,隨後我倆一路理順劇情,總算集兩人之力,終於搞懂了這TM是腫麼回事。

N萬年前,工程師們來地球創造了人類,這全然當是他們興緻所至,想看看自己能做出些什麼事。

約2000年前,這幫工程師們發現地球變了,TM這幫由他們基因組成的小崽子一下有了文明,同時也繼承了他們的慾望,陰暗,貪婪,陰險,嗜殺。他們覺得大事不妙,讓人類再發展下去,這是要逆天啊。於是,他們準備了生化武器-----能改變DNA的黑色有機物。他們在遠離母星的一個星球上開始準備,很多飛船,載滿這種黑色有機物,正準備出發去地球,他們要毀滅地球。然後,惡靈古堡開始了。黑色有機物洩漏,感染了工程師。於是工程師們鼠竄,一堆工程師們被異形從身體中爆開,有倖存的工程師進入睡眠艙進行深度睡眠,最後被一群來尋神的人類喚醒。

公元2089年,電影開始了。。。。。。。。。

此片受基督教教義影響堪多,可堪稱基督教寓言。
第一、普羅米修斯號到達目的星球時是平安夜,聖誕的前一天。
第二、異形女王的誕生是在聖誕這一天。
第三、工程師們約是在2000年前計劃毀滅地球的,2000年前正是耶穌生活的年代。


BUG點

我已經快寫不動了。但還是要堅持吐槽BUG啊!

原始人類是怎麼會指著那顆星球的?難道有工程師一直在引領他們?但是,就算有工程師引領,那也應該指著他們的母星啊,而不是指著一顆在很久很久以後才會醞釀用以消滅人類的異形的星球啊。

為什麼古代語言可以變成外星語?假設我們能從現代語言還原到遠古的語言,但為什麼遠古的語言就是外星語呢?開頭那個工程師可是完全分解了自己的DNA,重新組合才變成了人類啊,難道語言可以通過DNA傳播?不然,就只能指望工程師們派老師到地球上來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