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做夢的貓

2012-09-03 21:38:53

活在虛幻的大和魂中


給電影打2星並非是出於仇日情緒,而是單純從拍電影的角度分析,這也實在算不得一部及格的片子。

片中唯一的亮點,就是戰鬥場面拍攝比較用心,給非軍迷級別的外行看,還是找不出什麼破綻的。這在近年來低成本小製作氾濫的日本電影界中,算得上罕見。

接下來要吐槽的話,恐怕寫到天亮也寫不完,就摘要講講吧。
1、人物刻畫失敗。
    主角號稱「狐狸」,牛皮吹破了天,實際上戰績也只是在山中竄來竄去,零星殺死幾個美軍斥候而已,說保護日本百姓更是扯談,不是他們阻礙的話,老百姓早被美軍安全收容了。
   還有那女護士,全程帶著仇視的眼神,恨完了美軍又恨日軍,最令人莫名其妙的是,她明顯是有針對性地純粹為製造戲劇矛盾而恨,只恨萍水相逢的男主,不恨其它人,整個角色從設計到演繹都用力過猛了。
    美軍上尉路易斯這個角色尤其糟糕,感情用事,指揮無當,判斷失誤,偏偏還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臉孔來。完全是編劇意淫出來同情日本人用的。美軍如果真用這種多愁善感的慫貨做軍官,二戰歷史早改寫了。
    然後其它配角也好不到哪兒去,在他們齊心合力之下,使得整部片充滿了虛假和偽善,一場血腥醜惡的殘酷戰爭硬是被演繹成了溫情脈脈的傳奇詩篇。

2、在價值觀的傳遞上,對侵略惡行毫無自省,反以為榮。
    據我所知,戰後德國就沒有拍過關於二戰的戰爭片子,更不要說是為本國唱讚歌的二戰片了。從這點來看,德國人反省戰爭罪行的態度,直接甩開日本人幾個光年。
    當年宮崎駿拍《螢火蟲之墓》,只敢刻畫普通百姓的苦難,批判的矛頭也只是含糊地指向整場戰爭。但隨著時局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日本核泄漏危機後,日本人就越來越不甘於僅通過電影來博取同情。
    這部《太平洋的奇蹟》,從片名開始就是赤裸裸的歌頌體,然後全片人物都活在虛幻的「大和魂」中——為天皇死戰是一種驕傲,將士們通過「玉碎」來體現驕傲的武士道精神,即便戰局節節敗退,軍人還是要盡全力殺敵,為奪取最後的勝利用儘自己所有力量。。。。
    幸好有史實為框架限制了編劇的胡謅,不然就算竹野內豐這個角色最後跟美軍拚個魚死網破,全片在悲壯的日本軍歌聲中落幕,我也一點不會感到奇怪。


日本在2011年拍出了這樣的電影,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首先這不僅是面向本國做軍國主義宣傳,更是拍給美國主人示好。

片中塑造的美軍大尉是政治宣傳片中典型的高大全形象,導演更通過大尉之口,說出了:「日本人對君主是絕對的忠誠,之前會為了天皇而死,但如果被擊敗後,也向新的君主效忠至死。」這樣的舔腳板的話來。美國是日本的重要盟友,沒有美軍強大軍力做保障,日本在面對中、韓、俄三國的島嶼紛爭中根本無法討到任何好處。

但另一方面,日本又對美國充滿了不信任。不久後的福島核泄漏事件充分說明了問題:在關係到日本人生死存亡的重大災難面前,美軍只是採取隔岸觀火的態度,令日本人為之膽寒。類似的事例,令日本人認識到現實的殘酷——在災難面前,美國絕不會是一個好朋友。一旦發生戰事,美國人頂多會像二戰時對待蔣介石政權一樣,只給予有限援助,讓雙方火拼至元氣大傷再來收拾殘局。

所以為了生存下去,日本必須自強。目前經濟上的強盛已達到,但國民尚武精神的復興,卻還需要花大力氣。

對於這樣的情況,全亞洲善良的人們都要小心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