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andeloress

2012-08-16 10:32:57

葬禮上的死亡:用死亡戲謔人性弱點


       電影從戲謔死亡角度入手,利用葬禮這個舞台充分展現了人性的弱點,如:自卑乃至嫉妒,虛偽乃至偽善,自負乃至卑鄙,還有典型的自我中心主義、神經質般的潔癖、唯利是圖的拜金主義、陳舊呆板的世俗觀念等等的極端化、誇大化。或者正是在這種大是大非都失去話語權的時刻,才能真正展示出人性的另一面,如果說這只是西方人的專利,我不同意。
   雖然說中國人,無論是歷史風尚的傳承還是現實生活的感情,死亡與生存一樣,是另一種神聖,而不可褻瀆的實物,對於死亡之後的世界更是充滿想像和惶恐,所以我們更注重葬禮的莊重和對逝者的尊重。但是請細細回想一下今天中國社會生活,因為遺產、財產的分配問題而破裂甚至仇視的家庭的案例屢見不鮮,子女逃避贍養責任,因為房子而驅逐老父老母,像社會腐蟲般的啃老一族,打腫臉充胖子的無良奸商,因自卑仇視社會甚至心理變態者等等,而電視台中各類形形色色的「調解」節目隨著這些此起彼伏,加之各類所謂「苦情」、「悲情」的電視劇等等,都在浮躁的社會風氣下,把人性的醜惡充分的暴露。我不明白為什麼原本最純正的親情要背上銅臭氣?我不明白為什麼有的人非要把「白」說成「黑」?我不曉得為什麼傳承上千年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因為一句「人生選擇的多樣化」而「黯然神傷」?我真的不懂某些人所謂的「存在即是合理」。人性的複雜在娘胎里就已經註定,可是「自我」就真的那麼重要?但是地球沒了誰都一樣不會爆炸;難道金錢、財產、豪宅、豪車就能換來幸福?但是埋沒了從古至今的君子之心、廉恥之心。這部電影精彩就精彩在對於人性的露骨刻畫,我想導演的精妙之處和良苦用心同樣適用於如今的中國。
   當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逐漸淪為成為課本上要背誦的段落,當還有弱勢群體敢於發出聲音時,當憤青還能大聲斥責這社會的不公時,當一切醜惡還沒被司空見慣時,當還有人會為別人奉獻自己生命時,請停下追逐的腳步、爭奪的步伐、報復的怒火、掙錢的捨命,看看身邊 那些逐漸被遺忘的良知吧,重新聽聽自己的心跳,想想自己的作為。竊不要等到自己逝去後,連一點最後的尊嚴也被人踐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