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虛妄之冠:亨利四世(下)--Henry IV, Part 2

亨利四世:第二部分/空王冠3/虚妄之冠:亨利四世(下)

7.9 / 1,130人    121分鐘

導演: 李察艾爾
編劇: 李察艾爾 William Shakespeare
演員: Alun Armstrong Will Attenborough Conrad Asquith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listar

2012-07-24 05:54:14

也談比較


《空王冠》開播以來就一直關注著,在這裡看了一些關於Tom Hiddleston及Ben Whishaw兩位演員的比較,自己也來說兩句。
關於表演,我在乎的重點在演員所想呈現的感覺和最終完成的效果,至於劇本的改編和配角的因素就不多討論。

Whishaw版本的理查二世——把外界關於gay king的爭議丟在一邊——好就好在,演員完成了他想要完成的東西,而不存在「心有餘力不足」的問題,心之所至演繹所達,非常自如;

亨利四世,上下篇一起討論,Hiddleston把一個十六歲王子的朝氣和幽默表現的還是比較完全的。只是(當然這也和導演的方式有關),似乎表面的鬧騰多了些,雖說較理查二世,亨利四世更多群戲場面,但集中到個體(比如Hal),表現歡鬧的方法也應該是多樣的,不僅僅依靠大聲笑鬧,肢體語言也非常重要。有些同學讚揚Ben Whishaw,很大原因是驚喜於他豐富的肢體語言讓戲劇變得異常生動可信,而Tom Hiddleston的面部表達到位,遺憾在soliloquy-delivering時身體語言單調了些,有些時刻——直白的說——是乏味的。比如Hal在亨利四世的床前對著入睡的父親傾訴,此時的聲音、動作當然要追求輕、靜,但絕不等於「少」、「呆板」。
或者不談獨白演繹,拿亨利四世上篇來說,1小時20分左右,Hal準備離開,說著戰爭的設想,」The land is burning, Percy stands on high, and either we or they must lower die!」,這幾句話演員是扶著木樁幾乎靜止著完成的,沒有對話感,若原本就是在追求演講感,「不共戴天」又說得不夠怒火中燒,這是肢體語言欠缺帶來的缺憾。

就著再舉一個小例子:Richard II中理查被帶到波林勃洛克和眾貴族面前,放棄王權的那一幕(原劇本Act IV),關於王冠與深井的比較,Whishaw在Rory Kinnear碰到王冠的一瞬將自己拉向前,以及最後跪下將王冠先向後一收再更大力氣地推出去(」And send him many years of sunshine days!」),這些都不起眼,但是細節的累積造就了作品可感可信的素質。

話說回來,同為RADA畢業,Ben Whishaw在莎劇方面或有更多經驗,剛畢業時扮演哈姆雷特,後來的《暴風雨》,包括契科夫的《海鷗》都給了他對作品的更多感覺,多次劇院演出的經驗也是大大有益的,Tom是冉冉升起的新星,作品不少,也出演過《辛白林》、《奧賽羅》這樣的莎劇經典,但恐怕不似前者organized&polished,不過假以時日定會更加精純。

Whishaw在接受採訪時這樣描述過心中對於理查的印象(大意):someone being forced to confront the vulnerability, have their illusions shattered;在Shakespeare Uncovered紀錄片中,抖森這樣闡釋對哈爾的放縱的理解(大意):「哈爾有其cynical的成份……;我不會說他有一個什麼「計劃」,也許他只是在投入生活:知道這樣的時光是有盡頭的,所以在擁有這樣的時光的時候,就盡情享受。」

藉著奧運之機BBC推出了這個莎翁的歷史劇系列,讓我們也跟著重溫了英國曆史和英國文學的雙重舊夢,吸引了更多人對莎劇的注意,Richard II本身有獨角戲的性質,更容易出彩,Henry IV中Jeremy Irons領銜的一眾戲骨讓兩個過去的夏夜星光璀璨。
至於本篇著力討論的兩位演員,都盡力向觀眾塑造了自己心中反覆刻畫斟酌的形象,他們無所謂高低,都值得尊重和鼓掌。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