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到不能倒:金融海嘯真相--Too Big to Fail

大而不倒/大到不能倒/DemasiadoGrandeParaFalhar

7.3 / 18,085人    99分鐘

導演: 柯提斯韓森
編劇: Peter Gould
演員: 詹姆斯伍德 約翰赫德 威廉赫特 Erin Dilly Amy Carls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曹豫生

2012-06-27 02:27:08

「大而不倒」是真實的毒瘤


前幾天在網上看了美國電影《大而不倒》,這是一部描述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倒閉前後美國政府和華爾街發生的故事。要說起來,這是一部頗為「應景」的類型片,根據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事迅速改編成電影,利用真事的影響力推銷影片。類似的影片我看過如央視放映的《倒塌的大廈》,一部描述安然公司破產的影片。這種「應景」的影片對我們了解部份事實真相以及民眾對該事件的情緒等多有幫助。

這部影片的主人公是雷曼破產時的美國政府財長保爾森,故事情節基本上圍繞保爾森展開。首先要說我本人是不懂經濟和金融的,看這類影片主要看的是熱鬧和人性的體現。下面就說說我看這部影片的一些零碎的直觀感覺和想法。

整部影片再現了那場金融危機發軔時的場景,故事情節和新聞報導多有切合之處。從整個影片的表現看,保爾森就像一位慈父,而那些華爾街鉅子們就像保爾森的不聽話的孩子。除了保爾森這位慈父外,還有幾位孩子的保姆,比如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紐約聯儲主席蓋特納(這位後來成了歐巴馬政府的財長),還有一位證監會主席,不過這位主席的名字我記不住了。而這些保姆,在影片裡都聽命於保爾森,顯示美國的金融體系中,政府方面是以財長為核心的。

而那些華爾街鉅子們,就像天下所有的孩子對父親的態度一樣,平時最煩的就是父親的管教,但是一旦出了什麼事,就都跑去理直氣壯的要父親幫忙。在美國的這次次貸引發的金融危機中,那些平時嘴裡不停嚷嚷放鬆監管,政府本身就是問題,都由市場自動調節的各路資本家們,都不管自己以前說了什麼,跑到政府那裡排隊要求政府紓困。在排隊的這些人中,華爾街鉅子們自然排在前列。除了華爾街,像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也受到政府的眷顧,把自己「國有化」了。我記得當年我看一些這方面的新聞報導,其中一個讓我驚艷的報導是美國的色情業(好像主要是製作色情影片的公司)也排在隊伍中,要求政府救助,並且告訴政府,尤其是在經濟危機中,色情業有很高的社會價值,可以緩解人們的焦慮情緒,所以政府不能坐視處於資金困境中的色情產業垮臺。

在影片開頭,雷曼兄弟公司的CEO富爾德要求保爾森給巴菲特打電話,讓巴菲特考慮收購雷曼公司,保爾森於是打了這個電話,影片從這個情節開始,後面幾乎都是保爾森及其手下如何出擊干預市場了,如把華爾街的大亨們拉到美聯儲關起門來,逼著他們自己想法為雷曼的轉賣而出血等等。這些情況真是是非常的不符合新自由主義的話語,但是美國人做起了好像沒有多少思想負擔,非常的務實。這一點中國的自由派真應該好好學學,因為中國的很多人是意識形態奴隸,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社會運作都要符合他們腦中的意識形態,且不顧任何代價。說實話,他們的意識形態恰恰是美國人教的,但美國人遇事非常的現實,不被教條所累,他們甚至不懼國有化,這一點,中國的知識分子可差的遠了,整天在國與民,進與退之間扯淡叫嚷。

在影片中,保爾森的形象相當的正面,一個勤勉肯乾的官僚,而伯南克像一個謹小慎微的小媳婦,說話都不敢大聲,那個紐約聯儲的蓋特納,卻是一個活力十足的人物,在這些人的努力下,加上被他們關起門來的華爾街鉅子們的配合下,英國的巴克萊銀行終於答應收購雷曼公司了,但是這個輝煌的勝利馬上就煙消雲散了,因為這次收購立刻被英國監管當局給否決了,影片中保爾森立刻給英國財政大臣打電話,這位財政大臣的回話是「我們可不想感染你們的毒瘤」。據我看的新聞報導,影片裡英國人的這句話的確是現實中真說過的話。影片中雷曼公司的四個潛在買家,巴菲特的收購因為富爾德嫌報價太低拒絕了,韓國的一家銀行因為富爾德高估雷曼的房地產業務而告吹,美國銀行的收購被另一家陷入困境的同類公司美林捷足先登,搶先被收購了,而已克萊的收購被英國政府否決了。影片情節發展到這裡,由雷曼和美國政府主導的收購大戰徹底失敗了,其實,影片中美國銀行和巴克萊的收購基本上由美國政府主導,雷曼公司已經喪失了發言權,靜等自己最後命運的到來。當所有的買家都收手後,保爾森面臨著抉擇,是放任雷曼的倒閉,還是由政府直接出資——就像房地美和房利美那樣——為雷曼紓困。保爾森的選擇是雷曼倒閉。

雷曼倒閉後,美國乃至世界的金融危機狂飆突進,股市狂瀉,華爾街其它的大公司一時間都風雨飄搖。影片中,雷曼倒閉後保爾森不停地接電話,華爾街的大亨們抱怨雷曼的倒閉讓自己也岌岌可危,搞實體經濟的通用電氣的CEO伊梅爾特也打電話抱怨沒有信貸資金,公司非常困難。而法國財長加拉德也打電話抱怨保爾森怎麼能犯這個「可怕」的錯誤,值得一提的是,這位法國女財長成了現在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總裁。於是,那個聲明再也不會替企業紓困的保爾森害怕了,他立刻自扇耳光,馬上為快倒閉的美國國際集團(AIG)提供資金,阻止其倒閉。影片的最後,美國政府為華爾街注資上千億美元,要求華爾街為企業貸款。於是,華爾街真的成了「大到不能倒」了。
就像中國的房地產商有能力綁架中國政府和中國民眾一樣,美國的華爾街綁架了美國政府和美國民眾,並且綁架的程度遠高於中國的房地產商。影片中保爾森曾經為這次綁架做了鬥爭,讓雷曼公司倒閉,但是影片的後半部表現了這些大金融機構真的不能倒,一個雷曼倒下了,美國乃至世界的經濟就面臨極大的困境了。保爾森終於屈服了,他持續的為華爾街各巨頭注資,他最終不過成為華爾街巨頭大而不倒的一個「腳註」。

即使到了今天,很多人仍不理解為什麼獨獨不救雷曼公司。不少人都認為如果美國政府阻止了雷曼的倒閉,金融危機就不會深化。有人說,如果救了雷曼,入主白宮就會是麥凱恩,就不會有「歐巴馬醫改」的威脅;有人說,如果救了雷曼,股市就不會狂瀉,那麼麥可•傑克遜就沒有必要答應在倫敦開50場復出演唱會。他就不會感到壓力那樣大,也就不會服用那些鎮靜劑,那麼,他可能還活著等等。種種這些說法,包括《大而不倒》這部電影,似乎都向人們傳遞著「大而不能倒」已經成為事實。眾所周知,歐巴馬執政期間,美國發生了「佔領華爾街」運動,華爾街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毒瘤(就像那位英國財政大臣說的),但「佔領」運動卻不能傷到華爾街,因為這個毒瘤已經和社會共生共滅,成為社會肌體的一個組成部份,摘了這個毒瘤,社會和經濟就會崩潰,不摘這個毒瘤,社會也會在一次次小規模的崩潰中慢慢窒息。尤其是經過雷曼倒閉的事件,大而不能倒成為社會的共識,那麼華爾街還有什麼可怕的呢?自己可以不顧風險的瘋狂斂財,出了事後政府買單,其實是全體國民買單。發財是自己的,出事由民眾拿錢,那麼,這顆毒瘤不會變小,只會越來越大,綁架能力越來越強,美國的危機就只能緩解,只能推遲,只能暫且壓制,不會消除,而且以後會一次比一次猛烈。

那麼,剩下最後一個問題,如果美國政府直接出資阻止了雷曼的倒閉,這一次金融危機是否真的可以避免發展成雷曼倒閉後的樣子?我不懂經濟和金融,讓有見識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吧!聽說保爾森有自己的回憶錄,不知他自己事後如何評價他對待雷曼公司的決策,如果回憶錄里有這個內容,應該是個很好的參考。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