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Oslo, 31. august

奥斯陆,8月31日/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台)/奥斯陆,八月末尾

7.6 / 29,659人    95分鐘

導演: 尤沃金提爾
編劇: 尤沃金提爾
演員: 安德斯丹尼爾森李 漢斯奧拉夫布雷納 英格麗奧拉瓦 約翰娜凱萊維克萊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外外

2012-06-12 02:16:13

爛掉與後青春期的掙扎


出於對《重奏》的喜愛,追看了同個導演的這部新片。一個從戒毒所出來的年輕人的一天,更像是一篇影像的日記,上一部片裡的文學青年形象延續到現在,他已經快到中年------想死總死不成,想活又沒力氣活下去,更不願自我欺騙地偽裝出還有很令人興奮的活頭,8月31日既非結束也非開始,它是無數道掙扎的內心急流里浮現出的一小塊島嶼。電影平實、憋悶,和歐洲小城的寧靜生活對比,帶出一股令人窒息和焦慮抑鬱的色調。我沒有去過歐洲,但我想導演並非僅傳達出那種頹廢的歐陸氛圍,他更想關注的,是一類人的內心生活。

事有巧合,前段正好看了查理茲·塞隆主演的《青少年》,為了說話方便,我把此類人物在生命中的這個階段稱作「後青春期」。需要說明,這個詞是描述那些在我看來有過「青春期」的人的---------某種意義上,相似的特徵:放縱、反叛,藐視主流規範,尋求激情、自我解放和心靈感應,在藝術中感受對抗庸常生活的力量和漫無邊際的想像。按咱們中國人容易理解的話說,此類人大腦中,除了票子、房子、車子、面子、社會地位,以及為人社會屬性中的基本尊嚴和安全感,還有大量的另外一些東西,這些另外的東西,讓他們父母註定會感到不安的是,也會主宰他們生活的選擇,並徹底消滅掉基本底線,走向瘋狂和自毀。我不清楚,「文藝青年」這個泛娛樂化指向和大而化之的詞,是不是指的這類人。

終於,不可避免的,這一類人到了30-35歲,或許社會學家能給出更精確的年齡數據,他們周圍當年一起懷抱幻想一起爛混的朋友們都消失在還貸、生養、安逸和「正常」的日子裡,誰也不再談論和關注與自身利益以及被金錢捆綁的狹小現實無關的事情。更令人沮喪的是,原來,那些吸引一個熱愛幻想的年輕人的一切,那魔力,也消失了。對於他們來說,變老成為一種令人不安的罪過。

起碼,在中國的環境裡,目前我還沒有看見任何描述這一類人失落無歸的這個階段的故事,可能,如果這個國家有那麼一桿筆和攝影機,那它一定在忙著掙錢,時刻對準那些風光無限的新鮮貨色,這其中,不乏大量自認為沿著文藝之路走過來的華麗轉身的成功者。一個超速發展的社會,必忽略那些所謂的「失敗者」。而現實中,我總能看見影片裡男主角的影子,他說:那些幸福的人是愚蠢的。

從影片的似乎流水帳的情節來看,男主角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想要戒掉毒癮,健康起來,重新進入有活力的生活,那些周圍人將他視作廢物和毒蟲的眼光,時刻提醒他這個世界裡沒有他的位置;另一方面,自青春期養成的「墮落」和逃離的快樂,無時不刻地在誘惑他回到自我麻醉的老路上去。他的思想中,愛情和藥片,拯救或解脫,不能梳釐清晰地混作一團。在這一天中,他經過的每一個人,每一場談話,都鏡子般映射出他這種焦慮和沮喪。他重回PARTY,發現被莫名地同情和敵視;他去求職應聘,發現自己不能適應;撥通了前女友電話,留言後又後悔---------不合時宜的可憐蟲,多餘的人,掛起來被遺忘的人,無路可走的局外人。他能找到自己這樣順流而下的理由嗎,還是那些十年前的道理,依然可以拿來武裝一個厭世者?如果說影片有什麼社會意義的話,那麼,對於那些無形中壓迫和壓抑甚至捆綁異見者的社會環境,導演的態度是很明確的。

我記得問過一個生活態度和價值觀不那麼「積極正確」的年輕人,你以後怎麼辦?現在你都這樣了,對一無所有並無羞愧,發白日夢後還身體力行。

他說,實在不行,就去死。

爛掉還是治療,將永無答案。在我看來,主人公比那些口若懸河、得意洋洋的說謊者,更能接近活著的本質,更清醒也更痛苦。這部電影裡開始的那個水邊場景,以及結尾主人公來上一針以後的昏暗房間,圍成了外面清晨將臨、大片的光明世界所無法照亮的隱秘空間,那是每一個經歷過精神震盪的人,所賴以殘喘的終極之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