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貧民窟教室--Beyond the Blackboard

讲台深处/LetThemShine

7.8 / 1,740人    USA:95分鐘

導演: 傑夫布萊克納
編劇: Camille Thomasson Stacey Bess
演員: 艾蜜莉凡康 史蒂夫泰利 崔特威廉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半枝煙

2012-06-08 11:36:28

教育是一個民族的底牌


2011-07-18

1984年,鹽湖城為全美教育做出了表率,他們在一些無家可歸者的集中聚居地設立了幾所免費的公益學校。政府持續不斷地派老師到那裡,給流浪者的後代以足夠的啟蒙教育。這些地區治安非常糟糕,硬件環境更是無法和正式的公立學校相提並論,在流浪者中充斥著鬥毆、酗酒、家庭暴力以及毒品等種種惡習。在這樣的環境中給予孩子們以合格教育,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

斯塔茜•貝斯(Stacey Bess)是其中最傑出的教師代表之一。當她滿懷希望地進入教師行業時,她希望能夠被分配到一個像樣的公立學校,有著明亮寬敞的教室、聰明懂事的學生以及完善的文化體育設施。但現實很快給了她一記重擊,教育局讓她去往一個上文提到的公益學校,那只是一間四處漏風的大鐵皮房子,在偏遠郊區的高速公路邊上,周邊環境髒亂差,家長們普遍文化程度低下、終日無所事事,因為生源不足,她要把從一到六年級的適齡兒童集中在一起統一上課。

在這家甚至沒有名字的小學校里,貝斯度過了她最初的教師生涯。她抗議過,放棄過,也當著眾人或背著眾人哭過,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在強烈的責任感和日漸增長的依戀感支配下,她一年一年地堅持下來,把這個學校變成了一個人人互愛、充滿關懷的所在,成為了一名不僅僅是合格而堪稱完美的教師。後來她寫了一本書,《Nodoby don』t love nobody:Lessons on Love from the school with No Name》,講述了自己多年來的從教經歷。

她的班級里每年能接納400個孩子,這其中有在父母逼迫下吸食毒品的12歲男生,也有誤入邪教而無法自拔終於退學的5歲小男孩,還有夢想當個明星卻在16歲就意外懷孕的花季少女。貝斯自己也曾經中斷過一段時間的課程,因為她罹患甲狀腺癌,幸好後來得到治癒。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過程中,她為這些少不更事的心靈提供了一個屏蔽外來傷害的港灣,讓這些幼小的靈魂在她的課堂上保持了對世界的希望。

斯塔茜•貝斯能做一個如此了不起的老師,很大一部份原因是來自她的家庭。她的母親,蘇珊,曾經擔任過鹽湖城少年管教所的秘書,在貝斯小的時候,媽媽就經常帶一些沒有人管的幼童回家暫住。而她的繼父,羅傑•孔恩,是一家基金的募集者,同樣服務於公共利益。貝斯16歲就和她當時才17歲的丈夫結婚,至今婚姻美滿,撫養三個孩子。和她的母親一樣,她很多時候也會把班上暫時得不到家庭溫暖的孩子帶回家,和她自己的兒女同吃同住。

這是斯塔茜•貝斯的勵志傳奇,然而,在這種人性陽光的照耀之下,是許多冷漠、骯髒的城市暗角。當貝斯因為甲狀腺癌住院治療時,她9歲的學生達納送了一隻泰迪熊,希望傷痛能遠離敬愛的老師,而當手術成功、出院不久,貝斯聽說,達納送她的這隻泰迪熊,也是曾經支持達納活下來的親密伴侶,彼時,那可憐的小女孩被關在黑暗的地下室裡許多天,沒有水也沒有食物,直到警察把她解救出來。

貝斯的故事在很多年前已然感動了美利堅,今天,CBS把她的故事影像化,變成一部90分鐘的電視電影,仍然足夠打動人心。教育,是一個國家能夠持久前進、保持活力的發動機,一個國家如何對待教育,足以預示它的未來。斯塔茜•貝斯這樣的教育工作者,是一個民族最值得驕傲的形象之一,而片中所勾勒的教育體制,能夠充分保障教師待遇、激勵教師創造,以及為平民提供一視同仁的成長機會,這更是值得深思的制度背景。

我不由得想起了1994年中國故事片《鳳凰琴》——艱苦的偏遠山區,可怕的教學條件,民辦教師惡劣的生存環境,基層政府可憐巴巴的教育經費——這一切都和眼前這部《講台深處》形成了鮮明的對證。十七年過去了,無數民辦教師在謀求轉正的路上丟盔棄甲,有的被迫離開講台,有的遲遲得不到應有的補償,而他們離不開舍不下的,還是那些上不起學又極度盼著能讀點兒書的學生。

都說知識改變命運,他們坐擁書山,卻依然一貧如洗。小時候,一輩子當小學教師的父母叮囑我,長大以後千萬別當老師,這話如今已成一家之言,但「靈魂的工程師」這個詞,在今天的中國,仍舊浸透了浪漫的心酸。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