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MIB星際戰警3--Men in Black 3

黑衣人/星际战警(台)/黑超特警组(港)

6.8 / 388,512人    USA:106分鐘

導演: 巴瑞索尼
編劇: 大衛柯普
演員: 威爾史密斯 艾莉絲伊芙 湯米李瓊斯 喬許布洛林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有營養

2012-05-30 02:45:02

如果金三看了《黑三》


看完《黑衣人3》,第一個想到的竟然是金正恩,這個據說是地球上權力最大的80後,如果也看了《黑3》,會想些神馬?

聯想邏輯如下:

1,《黑3》結尾的大決戰,是在1969年7月16日卡納維拉爾角阿波羅11號發射架上開打的,從這天到四天後,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把美國國旗插上月球表面,發出「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的豪言,那時堪稱美利堅帝國的巔峰時刻。

2,發生在中國首映《黑3》當天的新聞則是,美國公司spaceX用獵鷹9號火箭把「龍」飛船送上太空,和國際太空站成功對接,成為歷史上首艘造訪太空站的商業飛船。技術上雖然沒法和阿波羅計劃相比,劃時代的意義卻絲毫不遜。

3,金正恩傾全國之力,用價值8.9億美元,價值等於足夠1900萬飢餓的朝鮮人吃一年的糧食的代價製造的銀河三號火箭,在上個月13號發射中失敗了……

4,據說金正恩崇拜喬丹,最喜歡的電影是成龍的動作片和007系列, 新聞里沒說金正恩喜不喜歡科幻片,但是聯想到他的父親金正日曾經執導拍攝了號稱朝鮮奧特曼的「科幻巨作」《平壤怪獸》,並且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電影資料館,繼承了「白頭山游擊隊光榮血統」的金三,肯定也得要買份《黑三》的拷貝收藏。

5,如果金正恩看了《黑三》,發現美帝國主義不但讓一家只有130人,員工穿著拖鞋T桖造火箭的公司在一個月後成功發射火箭來羞辱自己,而且竟然早就有秘密機構和外星人勾勾搭搭,會不會一怒之下再來次炮擊延坪島?(想起個段子,美國是想打誰就打誰,中國是誰打我我罵誰,朝鮮是誰罵我我打韓國)

其實朝鮮本身就是個很科幻的國度,不過應該歸類於軟科幻——《1984》真實版。

關於金三和黑三的聯想完畢。說點別的。

人類總是在不斷競爭中才能取得新的成就——如果不是蘇聯率先把第一顆衛星和第一名太空人送入太空,「太空競賽」也不會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打響,甘迺迪也不會咬牙切齒的宣佈「我們將在60年代結束之前,把兩個或者三個人類送上月球」。

而中國一直游離於世界的競爭之外———前幾天看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1928年拍的中國紀錄片,看了下他的資料,他把中國鎖定為他探險的目標,並非對中國有特別的熱愛,只是因為中國西藏新疆腹地以前沒人去過,在地圖上還是一片空白,第一個留下腳印的人會獲得極高的榮譽。實地在疆藏走了一圈,他的結論是:從新疆西藏外圍的崇山峻嶺進入中國,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中國的自然環境就足夠把敵人擋在外面。老大帝國沒有競爭對手,終於僵化成一潭死水。

不少50、60後的國外作家、導演的自傳里,回憶青少年時,對他們影響最大,或者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往往是電視直播的人類首次登月,那也是太空探險的大航海時代,對於外星人、外星文明充滿了玫瑰色的幻想——現在則是霍金的警告「不要和外星人說話,我們會變成哥倫布登陸後的美洲人」或者大劉的《三體——黑暗森林》,宇宙就是一片黑暗森林,每一個星球文明就是一個獵手,所有的其他文明都是獵物。

當時的中國人在關注什麼呢?

在網上查了半天找不到1969年的人民日報——與之相對應的是《紐約時報》可以查到1851年後每一天的每一版——只能查到的是1969中國大事記:1月1日《人民日報》元旦社論中,公佈了毛澤東的指示,「清理階級隊伍,一是要抓緊,二是要注意政策。」4月24日, 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宣佈林彪為毛澤東的接班人。11月12日,中國劉少奇同志含冤去世。中間的大事大部份是關於水壩或者貨輪或者大橋。

40多年過去了,雖然我們已經可以抱著胳膊望著朝鮮,保持微笑。卻仍然少有中國人能抬頭望望星空,想想不那麼現實的事情——2012年中國最多人關注的事情,依然是一起層層迷霧背後詭異的政治意外,以及,誰將成為接班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