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X戰警:第一戰--X-Men: First Class

战警第一战/变种特攻异能第一战(港)/战警外传之第一课

7.7 / 726,081人    132分鐘

導演: 馬修范恩
演員: 麥克法斯賓達 詹姆斯麥艾維 珍妮佛勞倫斯 蘿絲拜恩 珍妮艾莉瓊斯 凱文貝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魏紀衣

2012-05-28 06:44:41

誰也不能拯救世界


                                    誰也不能拯救世界
       這篇觀後感我拖了太久,並不是因為無話可說而恰恰是因為感觸良多。
       如今的超級英雄電影除了爆米花大片不可少的效果,也趨於拷問人性以及討論一些比漫畫中更為深沉的東西。無論是亦正亦邪的敵方首領還是將英雄故事嵌入歷史事件都已不罕見,而這部影片——x-man first class最為與眾不同的正是關於生命進化的探討。
       不同於機械傍身或者射線災難,這部影片中的變種人走了一條最為正確的道路成為超越常人的存在。生物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起到密匙作用的優勢變異基因不可或缺,也正是基因突變包羅萬象的可能性讓進化成為必然。
       但是,這些生物規律在漫畫和影視作者天馬行空的浪漫想像中早已畸變。所以我難以說,種內競爭在優勝劣汰過程中的地位,也不能說優良變異在自然選擇中留下的方式,於是我想從最貼近我們的一面——戰爭——探討這個不同世界觀中的奇妙故事。
       影片的背景設在二戰後的冷戰階段,這個時候比起說核威懾不如說核挾持,世界人民的生命都被兩極大國捏在手中,但是,本土從未發生戰事的美國和飽經戰火摧殘的波蘭絕對是兩種不同的景像。而我們的兩位主角就在這樣兩個地方長大成人。
       Erik是猶太人,被納粹追殺,我們甚至可以想像到童年的他會有一段艱難的逃亡,然後和家人一起被抓入了集中營。集中營對人的殘害不必累述。那麼Erik對於戰爭的態度就很明顯了,戰爭帶給他傷痛和離別,奪走他原本安穩的生活,奪走他的家人朋友,奪走了他作為孩子的一切幸福。他是厭惡戰爭的,也並不願意發起戰爭。他所求的是生存的權力和尊嚴,絕不是征服與殺戮。
       再看Charles,他生活在一個優渥的環境裡,遠離墼戰的硝煙生活安樂,不僅正確地了解自己的不同,身邊還有一個知心體己仰慕自己的妹妹,他和那時代所有的善良少年一樣嚮往穩定和諧。
       後來Charles又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同於Erik變異沒有帶給他任何不適反而給了他自信的資本。
       反觀Erik,他對自己身體的意識是在一個變態科學家手中培養出來的,他的異能甚至間接地害死了母親,所以他的驕傲可以說是在極端的自卑和自責中滋生出來的矛盾的情感。
       綜上兩點,Erik和Charles都是不願意看到戰爭,他們真正的分歧點在於人類和變種人的關係。
       這兩個人長達一生的糾葛幾乎可以理解為兩個理想主義者思想碰撞,交換失敗,分道揚鑣,然後再一次碰撞的過程。
       所以在第一戰的背景下,Erik基於同樣的反戰思想而非僅僅著眼於報仇留了下來,他拒絕警察,拒絕cia,是在於他對摺磨迫害過他的政府的不信任。但是他選擇留下,並不是覬覦團隊的力量,而是代表著他和Charles戰線統一的相互確認。
       在他們成功制止戰爭之後,面臨著變種人和人類社會的矛盾時,無論有沒有海灘上的以外,分離都不可避免。當然,那次意外也並沒有真的破壞這兩位的友誼。
       說到這樣一個故事,主角以外地精彩人物也不可或缺,其中最難以忽視的就是Shaw,他在兩位主角的關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先放下他作為變種人的這一點。他首先是一個納粹,而且曾明確的對獨裁以及殘忍的手段表示認可,哪怕作為我這個旁觀者的角度,他也絕對罪無可恕,該殺無疑。
       而誰能殺了他呢?政府甚至被他控制,做不到,而其他人不是沒這個能力就是不願意殺人,這件事無可避免地落在了Erik身上,而且當時的他也能意識到,如果不當機立斷殺了Shaw會造成怎樣的惡果。但是,這個時候,Charles在出言——也是第二次——出言制止了,從這裡還是可以看出,比起一直在黑暗中摸爬滾打的Erik,生活安逸剛開始接觸戰爭的Charles臨場判斷上的單純。這裡正是他們分叉的起始。
       而Shaw的死絕不是一個終點,他背後的勢力很難以服從於政府或是Charles,正確地領導和保護那些剩下來的人又是一個落在殺了Shaw的Erik身上的責任,這也是他們必須分開的又一原因。
       總的來說,的確是Shaw左右了Erik的人身,小時候殘忍的教育,成年後追逐的目標,連死後也留下攤子給他收拾,正是從Shaw到Erik這樣一次傳承,完成了兄弟會的基礎,讓xman以外的變種人由Shaw的極端反社會,到Erik主張的自我保護和利益的維持。也讓這兩派的變種人,在鬥爭中相處,成為了可能。
       最後必須談到的是兩位主角的友誼。他們間的影響不是單向或者簡單的善惡濡染,而是相互交流然後融合。
       還是從Erik說起,他的腦子裡有一端憤怒仇恨,一端溫暖祥和。一端是Shaw一端則是母親,但是由於自身的原因他失去了那個在集中營裡也會為他點起一枝蠟燭的母親,於是失掉了作為人的平衡,簡單來說,變態了。所以他不惜一切甚至罔顧生命要至Shaw於死地。但是這個時候,Charles出現了,他並不是幫Erik找回了母親而是用溫柔和體貼填補了他心中那塊欠缺的柔軟甚至真的給了他一個家,以致於兩人分離後,Charles對於Erik依舊是最為珍貴不可缺少的存在。
       再說Charles,他生活在象牙塔之中,第一次從面前的人身上讀到戰爭帶來的痛苦,他同情他,憐憫他,卻不止於此,他被Erik的果決堅毅所吸引,又從他身上學到現實的殘酷彌補了他性格中過於優柔的那一半。
       但是兩人差異太大,嫌隙無法避免,一個怪他殘忍不憐惜生命,一個怨他明明讀的到心卻不懂自己。就算如此他們也絕對是一對完美的結合,哪怕不能一直相伴。
       這個故事並不能說為一個悲劇,他們兩人成功的制止了核戰爭對地球毀滅性的破換,但是對於人類內部的鬥爭,對於人類和變種人的矛盾,集兩人之力也難以解決。
       爭鬥是生物的天性,最終,誰也無法拯救世界。但是那兩個人,都還在拯救所有人的路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