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男人四十--July Rhapsody

男人四十/JulyRhapsody

7.1 / 1,119人    103分鐘

導演: 許鞍華
編劇: 岸西
演員: 張學友 梅豔芳 林嘉欣 葛民輝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日暮流火

2012-05-28 00:29:16

由《前赤壁賦》而想到的


    第一次看《男人四十》,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久到那時只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在長江紀錄片的音樂中,林耀國和阿靖依偎在沙發上,痴痴地誦著「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兩把醇醇聲音的氣息靜謐而安定,我心中想,粵語的音律真是適合來朗誦古詩詞,那麼動聽悅耳每字每句都如同暮風翩翩,聽者彷彿被吹起了衣袂飄入了雲中。縱使林耀國的頭髮上還沾染著粉筆灰,面容被枯燥的生活打磨的鬱氣沉沉,阿靖穿著圍裙,剛摘完菜心的手還殘留著泥土,身上是揮之不去的油煙氣味。可他們誦著《前赤壁賦》,眼中的光華讓人不敢直視,神情卻是懶懶淡淡的,用低低的聲音輕聲和著,就只是誦給對方聽。他們遠離了令人沮喪的平淡生活,心又回到了青春韶華,那被《前赤壁賦》所圍繞的時光。在那一刻,我愛上了《前赤壁賦》,或者更準確的說,我愛上了林耀國和阿靖心中的《前赤壁賦》
       才華卓著的蘇軾在最失意的時期寫下了震爍古今的千古名篇《前赤壁賦》,文篇宏大悠遠蒼鬱壯闊的大格局大意境,清朗峻疏的用詞遣句,發人深省的深刻內涵無不令人傾倒。可是,心中湧動著《前赤壁賦》的林耀國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在一間只注重理科成績的學校當著不被重視的國文老師,一直暗戀著的中學同學是因為意外懷孕而和他結婚,家中的細仔不求上進叛逆任性,財大氣粗的同學們總在他面前流露出高人一等的驕傲······林耀國是一個平庸的男人,他像溺水已久的人一樣極渴望衝出水的包圍卻已經被水無聲無息的牽扯慢慢拖進了深淵,總有一天他的心會被淹死。這樣的人生境地和他心中的《前赤壁賦》相差何止千里!
        胡彩藍低頭畫著,在炎熱的課堂上,在林耀國故作老成的調侃學生的色情錄影帶,開著魯迅的玩笑時,胡彩藍在國文課本上畫著他叼著一朵玫瑰的頭像。胡彩藍總是在若即若離的逗引著林耀國,用行動反覆表白著「我喜歡你,我喜歡你」,然後戲謔地看著林耀國不知所措的尷尬摸樣。我相信林耀國是有動心的,胡彩藍冷清不羈的性格,叛逆自我的行事作風,熱烈的眼神行為和他古井無波的生活多麼不同!可是呢,畢竟是四十歲的男人,總不是衝動的小男生了,現實和理想在林耀國這裡界線分明,他始終躲避著胡彩藍的「攻擊」,有分寸的和胡彩藍進行著正常的師生交往,《前赤壁賦》中澎湃的江水儘管在林耀國的身體里長流不息,卻被他自己築起的洪閘所擋盡數西歸。
        林耀國對於長江的執著,林耀國去當國文老師,全是受了盛老師的影響。儘管林耀國肯定不願意承認,但事實上他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都印著盛老師的影子。盛老師把他帶進了李白杜甫蘇東坡的世界,將長江三峽的滔滔江水引入他的身體,教給他「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摘下中天的一抹月光灑在他身上,那是給了林耀國夢想的完美無缺的神。當美好的幻境被打碎,背後黑暗的現實總是令人作嘔。無暇高尚的盛老師竟然是一個怯懦的情感騙子,在傷害了阿靖之後不負責任的一走了之。兩個十幾歲的孩子,驚恐不安的置身於瀰漫著消毒水氣味的醫院,耳邊傳來女人的哭聲,倆人的手應該只有緊緊拉著吧。林耀國就這樣結婚了,尚顯稚嫩的肩膀上擔負起了妻子和孩子,小心翼翼又無可奈何的走上了通向平淡無味的道路。而毀了林耀國夢想的盛老師,成為了他想都不願想起的怨恨。沒錯,盛老師就是林耀國的怨恨,是曾經那麼真摯熱切的信仰過的事物毫不掩飾的露出骯髒無恥的真實面目時才會留在心裡的怨恨。
        林耀國和胡彩藍的關係之所以會有那麼突飛猛進的飛躍,很重要的原因是阿靖決定去照顧盛老師。阿靖心中深藏的怨恨絕對不比林耀國少,曾經那樣傾心的愛人在她最無助的時候竟然一走了之,讓一個年輕女孩該怎麼辦!但在見到盛老師風燭殘年的悽苦現狀時,阿靖的心又有些動搖了吧,阿靖決定去照顧盛老師,但並不代表就是原諒了盛老師。阿靖以為自己可以放下,可事實是她太高估自己了,她冷眼看著盛老師痛苦的咳嗽費力地去夠水杯時眼中流露的冷漠怨寒,最能體現她的複雜內心,她絕對放不下。阿靖告訴林耀國要去照顧盛老師時,林耀國的表面平靜但其實他被徹底激怒了。本來那些恨意隨著時光流逝生活平淡已經淡然了,可現在盛老師又跳出來影響他的生活家庭,林耀國心裡燃起了一團火,燒得他不復安寧。可從深圳回來,林耀國惴惴不安,面對忙碌的阿靖,他想說,卻只吐出一句「我昨天在深圳過夜」。就像每個人在年少的衝動之下做過不顧後果的傻事之後一樣,林耀國已經為昨晚的事情後悔了。(不過老實講我真的很懷疑林耀國和胡彩藍到底有沒有發生什麼?)林耀國始終是林耀國,那個骨子裡平凡溫吞的普通男人,那個偶爾讓長江水在身體中流動卻仍要面對繁瑣生活的男人,這就是他的性格,改變不了。林耀國的心結終於能夠鬆散一點了,他要去見見那個影響他一生的盛老師。在病床前林耀國又誦起了《前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
」這是盛老師留給林耀國的最明麗的記憶,年少的他,被《前赤壁賦》中的慷慨意境壯闊胸懷蕩滌心靈,是再深的怨恨也掩蓋不住的。
        林耀國不適合波瀾起伏的人生,他就是一個勤勤懇懇教書老老實實為家的居家型男人,一時的義無反顧只會讓他不知所措。阿靖提出分手,林耀國吃了一驚,望著阿靖小心翼翼的臉,林耀國放下手中的報紙,摘下老花鏡悽然一笑「對啊,你識中文打字哦,房子也供完了。有空回來吃個飯,看看兩個兒子」那樣平靜的訴說,卻句句戳著阿靖的心窩,怎麼能夠捨得下?!阿靖撲進林耀國的懷裡放聲大哭,林耀國擁著她,輕輕撫摸著她的肩膀,說「我們遊玩長江回來再說吧,我們讀過許多李白杜甫蘇東坡的詩詞,也該去走一趟。現在天氣熱了點,但如果不去,不久三峽一灌水,很多地方都會淹沒,很多東西會消失······」去看看長江,游游三峽,去那靈秀峻美的大江大河大山大川感受古人的幽思情懷,這夢想已經縈繞在林耀國心頭幾十年了,如今他再也不要讓夢想只是在心頭痴纏。真正的去一次長江三峽,林耀國的心頭被這個念頭塞得滿滿的,這才不枉活了四十歲,他可不願讓自己在後悔了。
        那麼結局怎麼樣呢?林耀國和阿靖會離婚嗎?和胡彩藍又會有什麼新的發展?電影沒有交代,也沒有必要去交代,林耀國已經決定去完成一直以來的夢想,擺脫生活的痴纏,拋棄自己的膽怯,去追逐一次心的渴望,我相信這就是電影最好的結尾,勇敢無畏起來的林耀國,在觀影者的期盼中面目逐漸清朗,竟是那般讓人醉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