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novich

2012-05-26 15:42:09

從斧頭開始的犧牲觀妄想症


影片中的斧子很關鍵,據說小說原作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二十歲去店裡買了一把斧子」——我其實未讀過小說、或許理解有所偏差——光從影片看,很多問題都直接牽涉到開頭父親的童話,王國人口爆炸,國王要處死麵包師傅家人,父親提出砍去每位家人的肢體以替代死刑。於是,小女孩失去了她的腳。不過,童話以家人美滿團圓而告終。

斧子——正是那個布偶「心魔」(行刑者)砍斷所有人肢體的道具。童話中和現實中的父親把「犧牲」——被迫的付出,作為家庭圓滿、幸福、甚至是有錢(童話情節)的先決條件。顯然,父親也強迫家人和他一起如此「犧牲」。小女孩除了根據這個觀念,自己理解演繹出一套怪癖之外,還將斧子視為「犧牲」的象徵,她也需要這件象徵物時時提醒自己。

女孩成人之後,這個「執念」畢竟顯得怪異,所以她時時在偽裝,「撒謊」。買了斧子後,她特地將斧子裝裱粉飾為「7」,掛在教室裡,恐怕也是這個原因吧。這個教室是她最初愛上數字的地方,「斧子7」其實是對她自己的教具。之後,陰差陽錯,傷了自己的腿,恐怕是幼年童話的投射吧。不過,女孩走出「犧牲觀」的怪圈,亦是由此而起。

我覺得,這種「犧牲」觀在美國,自然有宗教的背景,可我們對此可一點兒也不陌生!從小到大,受的都是「犧牲觀」教育。被迫的付出,是成就從個人到國家種種目的的先決條件。影片之所以在最後觸動我,不是圓滿的結局,而是提出了這樣一個答案:靠傷害自己、被迫付出的「犧牲」都是某種妄想症(從國家層面來扮演父親角色,以「犧牲觀」來推廣教育民眾,就更是別有用心了),追求幸福圓滿的唯一道路,是積極去追求自己真正渴望的東西,去創造,實現部份(個體價值)的總和大於整體,而非相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