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強‧艾德格--J. Edgar

胡佛/强‧艾德格(台)/J.艾德格(港)

6.5 / 133,676人    137分鐘

導演: 克林伊斯威特
編劇: 達斯汀藍斯布萊克
演員: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喬許盧卡斯 娜歐蜜華茲 德莫麥隆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哈哈怪

2012-05-16 07:31:56

Do I kill everything that I love?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普通同事叫他John,親近的人稱他Edgar,而他則以Hoover的姓而被更多人熟知。這就是上世紀在美國備受爭議的人物、目前聯邦調查局總部大樓的冠名者——約翰·埃德加·胡佛。
1924年,不到30歲的胡佛即成為了美國官方特務機關、當時還叫調查局(The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BOI)的局長。雖然打擊共產主義分子的行動並未被廣泛認可,但他在三十年代對一批銀行搶劫犯和綁架犯的追捕卓有成效,使得調查局名聲大振,並在1935年更名為現在路人皆知的聯邦調查局(FBI)。同時他還建立了當時最大的指紋庫和血樣庫,成立了實驗室用於犯罪調查,為推動科學刑偵做出貢獻。然而,隨著FBI權責範圍的逐漸擴大,這樣一個只對司法部負責的機構某種程度上已經對白宮構成威脅;而胡佛本人的強硬態度使得多任總統都想取締它卻又投鼠忌器。60年代,FBI對甘迺迪遇刺案的調查不利,以及對馬丁路德金的監聽和恐嚇,終於為其引來了空前的質疑和指責。1972年,77歲的胡佛因心臟病發去世;這位在任近48年(含之前調查局)、歷經八位總統的一代梟雄死前仍在國會中有著大量擁躉。
胡佛這樣一位以倔強不妥協而聞名的風雲人物,顯然是會受到硬漢伊斯特伍德的青睞的。本片的基調是在肯定胡佛幾十年來對維護國家安全所作的傑出貢獻的前提下,亦表現了其偏執易怒、愛出風頭、愛聽奉承、打擊報復等性格缺陷。雖然他的很多做法為人詬病,但他對國家的忠誠毋庸置疑,這從他每次進總統辦公室前都要瞅一眼門口的華盛頓像可以看出,也從他鄙視同樣憎恨共產主義的麥卡錫的話中可以聽到。導演的意思是,在這樣一個「體制外」的機構中,需要胡佛這樣一位激進強勢的鐵腕人物來掌權,至於附帶的種種問題只能算是打包而來的副產品。當然,有Milk的編劇在,胡佛的同性戀身份是沒跑了,他與副手Clyde Tolson過份親密的關係本就是大眾議論的話題。伊老頭子也絲毫不介意直白的表現兩人的戀人身份,甚至還用一個強勢的老媽壓抑了胡佛內心深處的異裝癖傾向。
影評對本片的敘事風格頗有微詞,顛來倒去的時間線似乎只是玩弄技巧,而未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小林白綁架撕票案在本片佔了很大篇幅,甚至可以說是主要事件,但被不斷的穿插和回憶分得支離破碎。影片最後通過Clyde之口揭示出一些事實的真相,倒是個意外地驚喜。
Leonardo的表現堪稱影帝級,但失意金球獎後奧斯卡連提名都沒撈到,眼看著同樣出演人物傳記的梅姨加冕影后,不知是不是糟糕化妝惹的禍(《鐵娘子》亦獲得了最佳化妝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