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美好2012--Beautiful 2012

美好2012/美好2012之大师微电影/Beautiful2012

6.1 / 37人    90分鐘

導演: 許鞍華 蔡明亮 金泰泳 顧長衛
演員: 吳鎮宇 李康生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頭大腦仁小

2012-05-14 20:11:06

微電影挑戰傳統電影?


        微電影能否微言大義?大師微電影《美好2012》作了一次有益的嘗試。微電影本是草根的、民間性質的,擁有短平快的媒介特徵,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適應了受眾們快速瀏覽的需求,因此它也屬於讀圖時代快速消費的文化娛樂產品。而《美好2012》請來了四位成名大導許鞍華、金泰勇、蔡明亮、顧長衛,一人一部微電影組成這個電影合集。四位導演繼續保持自己一貫的創作風格,都是藝術范兒十足,去商業化和浮躁味兒,我行我素地投入這種新形式的創作實踐。四部短片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2012現代人的生活狀態和精神病症,並且都富有鮮明的作者色彩。
    微電影這種新的創作形式可以說方興未艾、炙手可熱,尤其受到廣大年輕群體的關注。各大視訊網站紛紛策劃微電影主題系列,像優酷的「11度青春」、新浪的「四夜奇譚」等,各大門戶網站開闢微電影專區,舉辦微劇本徵集大賽。眾多明星大牌們也紛紛介入微電影的創作,各大品牌商們借微電影進行產品營銷。這些都使得微電影從小眾市場逐漸走向專業化系統化製作的規模。但是,對於媒體的熱炒和微電影的發展前景,筆者還是有一些疑問。
    首先,什麼是微電影?關於微電影,如今沒有一個確切和權威的定義,引用百度百科的界定「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閒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週期製作(1-7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訊(『類』電影)短片」。
    這個定義讀起來相當拗口,並且不很科學,它所規定的內容已經在眾多方面被打破。究竟多長、或者多短的電影才叫微電影?少於30秒就不能拍出微電影了嗎?超出300分鐘就不算微電影了嗎?這些都不見得。另外,拍一部微電影可以花幾百塊,但是如今許多微電影也耗資不菲,並非超小規模投資。如今的微電影,可以說是魚龍混雜,眾多商業定製的作品,充其量也就是個加長版的廣告。借用這個熱詞和時髦概念,眾多雜七雜八的視訊短片恨不能都給自己套上「微電影」的標籤。這也難怪別人混水摸魚,因為微電影本身就定義模糊,它似乎不具有一個鮮明獨特的媒體特徵。
    一部熱門的微電影,可以一夜之間被轉發幾千幾萬次,依靠可觀的網路點擊量,創作者有可能一舉成名。微電影的傳播主要依靠視訊網站、社交網路,但是網路是一種多媒體的傳播平台,是一個兼容並包的大熔爐,微電影這種視訊對它而言並非是唯一不可取代的。從硬件來說,微電影通過電腦、手機等設備傳播,行動網路技術的發展為它的傳播提供了眾多的便利,是它能夠獲得人們更多的注意力,但是它並沒有像傳統電影那樣,有著電影院這種獨立終端的支撐。從件和硬件雙方面來說,我認為它要發展為一種獨立的媒介和藝術,還不夠過硬。
    微電影是否會對傳統電影造成衝擊和挑戰?我認為恐怕不會,倒是這種碎片化、浮躁的網路新媒體時代,使得「去電影院觀看電影」這件事情,更具有一種儀式化的色彩。另外這個時代讓我感覺有些倒退,在電影發展早期,也曾是短片的時代,那時候充斥著很多關於聳動視聽新聞、滑稽幽默打鬧喜劇、每日生活掠影之類的短片,人們時常光顧所謂的「鎳幣影院」。漸漸的,這些片子和「鎳幣影院」都不能夠再滿足觀眾的需求,電影也逐漸由「吸引方式的」向「敘事性的長片」發展,逐漸走向道德正劇、早年西部掠影、歷史古裝題材等。並且通過大批影院的興建,電影有了自己最直接和穩定的盈利模式。而眾多的條件,對於如今的微電影來說,還並不具備或者成熟。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