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

复仇者联盟/复仇者/复联

8 / 1,460,341人    143分鐘 | 173分鐘 (extended cut)

導演: 喬斯溫登
演員: 克里斯伊凡 小勞勃道尼 史嘉蕾喬韓森 克里斯漢斯沃 傑瑞米雷納 山繆傑克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2-05-06 23:20:51

觀後:關於《復仇者聯盟》的三個關於


1.關於兩派恆久爭執的影迷

從首映場出來,筆者腦中第一個念頭是,本片大概會延續《變形金剛》這幾年的口碑分佈,引發兩派影迷的激烈對峙:

一派認為,徒有視覺效果而不重劇情銜接、硬傷多過牛毛、漏洞大過漁網的爆米花電影,簡直是電影的恥辱和倒退,不讓其遭到萬眾唾罵、不能橫掃金酸梅,不足以告慰電影大師們在天之靈;

另一派則祭出娛樂至上論,其萬能金句包括「科幻片不就看個特效,誰是去看情節的?」,「反正我看的很爽,腦殘才在這種片裡挑BUG」以及「你們這些XX,要劇情去看XX」等等,大有電影被拍成MV也要繼續買票支持的勢頭。

筆者以前大致屬於其中一派,近年來逐漸有往另一派靠攏的趨勢,但儘管投入了多數人群的懷抱,佔據了人多勢眾的戰略至高地,卻漸漸放棄了和「敵對派」爭論此類問題。假如不考慮影迷群體的觀點對電影工業發展的影響(舉個理想化例子,如果所有要求商業片必須有精緻情節的觀眾不進影院,不買碟,並造成相當規模的負面口碑,製片商下回拍片一定會多在情節上下點工夫,但如今鋪天蓋地的大片營銷,造成了觀眾的資訊不對稱,自由選擇權被剝奪,是贊是罵都是出場後的事了),此類爭執歸根到底都是口味問題,而口味只有異同,沒有高低優劣。因此辯論本身就失去了意義。

其實好萊塢就像一座包羅萬象的美食城,菜式五花八門,即使將範圍縮小到漫畫電影,既有刺激眼球、震顫鼓膜的快餐食品,也有按摩大腦皮層、錘擊心靈深處的「黯然銷魂飯」,既然口味不同,各取所需即可,完全沒有必要爭得不可開交。大不了開個賭局,看誰家票房高。

2.關於漫畫與電影的實力設定

經典美漫角色往往跨域幾十年,作者繁多,畫風紛雜,再加上偶一為之的世界重啟等,英雄實力像彈簧一樣伸縮是再常見不過的事。即使是同一個作者畫的同一套劇情,某天作者多喝了幾杯,可能就一時興起改了某個小設定,都屬於司空見慣。

大眾熟知的劇情中就有:隊長昨天還能徒手揍掉鐵人的頭盔,今天就被區區一顆子彈擊斃;浩克去了外星進修後暴虐地球,連哨兵也不是他對手;更別提金剛狼這麼多年來潮漲潮落般的攻擊力。連官方都聲明別信他們網站上「英雄實力數據」那一套表格。

官方尚且如此,非官方的歪傳更是隨心所欲,國內網際網路流行過一本短篇《懲罰者殺死Marvel所有英雄》(你沒看錯,包括浩克),故事講得一本正經,給很多經典設定大甩耳光子。

直到今年的英雄集結前,Marvel電影還在正邪激抗的老路上徘徊,你看隊長與紅骷髏,浩克與布朗斯基,索爾與洛基,惡人自有英雄磨,一個蘿蔔一個坑,而且正反派實力在伯仲間,鬥起來旗鼓相當,此消彼長,標準的回合制。但如今換了群戲,要照顧所有英雄出鏡率(你知道得罪某個角色的粉絲會引發多大災難嗎),難免要從漫畫邏輯取經,採用一點模糊化策略,於是就有了如下種種怪現狀:

隊長與洛基初次交手被扔的滿地滾,後來卻能抗住索爾暴怒下的雷霆一擊(不錯,他的盾牌是稀有金屬,可臂力呢),但到了飛船突襲,又因槍法不濟而遲遲搞不定一個雜兵,讓鐵人大吃啞巴虧。

血肉之軀的鷹眼和黑寡婦僅憑冷兵器對付奇塔瑞人,左右開弓大殺四方,似乎也並不比索爾和隊長吃力太多。

浩克自然是最無敵的存在,高潮氣拔山兮的一記足以蔑視群雄,但之前同樣處於暴怒狀態時,索爾竟勉強能與之肉搏,再往前看,黑寡婦這個凡人挨了他一下重擊竟然轉身就力敵鷹眼。

幾乎和所有英雄交過手的洛基實力最是飄忽不定,考慮到權杖在手與否,更是無法給個定位。要是劇情安排他和浩克摔跤幾個回合,轉身跟獨眼龍過上幾招,又被黑寡婦的剪刀腳制服,我也絲毫不會驚訝。

這大概是好萊塢大片首次大規模借用漫畫的邏輯設定,我相信浸淫在漫畫文花幾十年的美國觀眾不會有絲毫不適,但在美漫尚未普及的地區,尤其是受武俠小說影響甚深的我國(金庸、古龍高手排名是網上長盛不衰的熱貼),還是得「慢著點」,否則容易叫人迷糊。筆者在影院外聽到一對情侶爭論電影裡到底誰更「能打」,舉出片中掐架的例子各執一詞,聽起來雙方都有道理,只能苦笑了。華納要拍《正義聯盟》,這個問題更是要擺上檯面,動畫裡蝙蝠俠挨過超人一擊連肋骨都沒斷,放在螢幕上可是要出人命的。

3.關於一對不易調和的矛盾

觀眾都知道電影是假的,但高度擬真的畫面仍會帶來心理誤導,尤其是時下電腦科技高度發達,審查制度往往就要來橫插一腳。很多漫畫迷納悶,原著中隨處可見的熱血場面,怎麼電影中從不見蹤影。這絕不是電影特效不夠發達的緣故。筆者曾在《超能失控》中略談過拍超能力科幻片的制約守則,相比之下,投資龐大、採用3D巨幕放映的《復仇者聯盟》面臨的掣肘要千百倍於前者。如果觀眾留心,可以發現如下情形:

外星飛船在城市中摧毀摩天大樓,鏡頭總是選擇從建築的另一面拍攝,或者從側面展示被撞碎而紛紛散落的磚石,唯一一次正面鏡頭有浩克力挽狂瀾,只劃破了一層玻璃。還記得911事件的新聞畫面嗎,電視上反覆播放的撞擊錄像總是從另一面拍攝,見不到飛機與樓直接接觸,那是為了「防止民眾情緒過激」。

外星飛船和其他交通工具墜毀,劇烈撞擊水泥地,總是籠罩在一片煙塵中,塵埃散盡後才可見碎石遍地,全靠觀眾想像那摧枯拉朽的撞擊力,絕沒有「金屬撕裂水泥地」的直接展示。與之類似的是《變形金剛3》中對鑽地怪的處理,摧毀地面時全部採用遠景+煙塵遮蓋,看不到金屬撞擊地面的詳貌。

對各位英雄「堅硬」身體素質的描寫時,鏡頭總是十分消極,雷神逃脫牢籠墜地那一幕,鏡頭壓的很低,只能見他身體撞起的塵土;浩克勇攔飛船時腳下大地碎裂,但此處還需要呈現飛船失控,順理成章給了俯瞰遠景;浩克救鐵人時抓裂牆壁,但在快速移動的鏡頭下一閃即逝;只有洛基被浩克暴扁那一幕似乎打破了規則,但導演在這裡採用喜劇基調,影院笑聲一片,自然產生「不必當真」的感覺。

毫無疑問,很多場面如果倣傚漫畫,採用正面直接表現,無疑更會驚心動魄,更具視覺衝擊力,也更復原漫畫中那無所拘束的爆發力,但因為太寫實,太過逼真,將無法通過上映審查,這幾乎存在於所有科幻片和動作片中,是一對無法調和的矛盾。

正因為此,本片的成效讓我對導演喬斯•韋登充滿敬意,在符合審查制度和爆發視覺能量之間,他做出了最接近兩全其美的選擇,從每一個層面都無限靠近了審查底線。雖不足以全盤再現漫畫式的鏖戰,但已經足夠捕捉到那份誇張神韻,讓非漫迷們也能管中一窺那個異能世界的繽紛多彩與天馬行空。同時,本片也給掌握電影生殺大權的保守派們吹了吹枕頭風,提醒他們是時候調整一下對觀眾心理承受力的過低估計了。在這一波特效大片的狂轟濫炸下,區區毀城行動已經邁入視覺糖果行列,看看那些走出影院時笑靨如花的孩子們,你還有什麼理由不給他們更豐富的體驗呢?

文/方聿南
評論